-
吴蒙蒙:靴子即将落地,网联为支付宝财付通戴上紧箍咒?
关键字: 网联支付宝财付通清算体系金融监管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互联网支付线上支付支付宝、财付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网联并不是一开始就想提防支付宝和财付通的。
今年6月,央行发布《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靴子终于落地。当时盛传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以工行为代表的银行机构,都可成为银行卡清算市场有力的竞争者,来终结银联独霸的银行卡清算市场。
不过,网联开始筹建之后,是否应该由支付宝或者财付通来主导筹建,却引起了各方争议。如果是他们两家来主导,这事就简单了,只要给支付宝或财付通一张银行卡清算牌照,就算拉入监管体系了;因为支付宝和财付通多头连接银行,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网上银联”——即网上转接清算组织。
但支付宝和财付通并不乐意这么干。因为持有卡组织牌照就意味着要发行自己的标识卡,成立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商户,并且需要搭建自己的支付结算网络和风险控制体系。
这对于一直跑在监管前面的支付宝和财付通来说,一方面需要极大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在已经完成了直连银行的情况下,再重新对接一遍实在是没有必要。
支付宝财付通这一不乐意,监管层的主意就改了。
依照改动后的监管方案,目前监管层打算对支付宝和财付通采取严防死守的态度。其结果是,这两家目前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上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巨头,在将来被纳入网联体系后,其影响力很有可能会被刻意削弱,从而难以在新的体系中继续风生水起。
事实上,两巨头被纳入网联,受到冲击的还不只是其在网联体系内部的话语,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资源。
支付宝和财付通能有今天,最重要的资源——与银行的对接渠道,当初可都是费尽千辛万苦,一家一家谈下来的。
对于第三方支付来说,银行渠道代表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竞争力(对接的银行越多,可覆盖的用户越多),而网联一出,支付宝、财付通此前辛辛苦苦搭建的这些优势渠道一切白费,反而是让巨头之外的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开心心地搭了便车。
根据财新曝光的消息来看,借用支付宝、财付通原有系统的方案被推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他支付机构的强烈不满。
有央行人士称,“原方案属于外包的方式,建起来快,但是后期改造难度大,加之后期如何运作不透明,外界无法了解;新的方案是所有参与方共同讨论的,包括构架、技术路线和标准等,将实现最大程度地透明、公开,这样其他支付机构就都放心了,也就没有那么大争议了;虽然前期建设慢一些,但是一旦确立统一的标准,后面的实施就会相对快。”
11月初,新的网联平台建设方案已向业内通报。拉卡拉一位高管对财新记者表示:“我们对这个新的方案还是比较支持的,没有流失客户信息、信息保护方面的担忧了。”。
为何第三方支付巨头不能主导网联建设?
监管层拒绝让支付宝和财付通直接插手网联平台的搭建,除了想要“一碗水端平”、重新建立由央行主导的互联网线上支付新格局之外,也确实是因为两巨头自身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中最主要有两个:一是这两巨头自身就达不到目前的监管要求,二是把如此关键的工作交给他们并不能让监管层放心。
两巨头达不到目前的监管要求有主要体现备付金和实名制上。
为了保证第三方支付机构能够应对账户交易的资金需要,此前监管层就作出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需根据自身的沉淀资金,也即备付金规模,留存相应的自有资本。
央行此前对备付金规模的具体要求是,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0%。
对于这一点,财新称,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基本落实了这一规定,但支付宝和财付通由于体量过于庞大,均远未符合监管要求。
此外,央行还有另外一个规定——为了便利监管,保证资金安全,第三方支付机构开设的备付金账户最多不应超过五家银行,但为支付宝和财付通开设备付金账户的银行远远地超过了这一数字。
支付宝最多曾拥有超过两百个备付金账户,至今还在70多家银行分支机构中开设有备付金账户;而财付通的这一数字也达到了几十家。
在落实实名制的要求上,目前监管政策对支付机构的要求相比银行已经宽松了许多,但支付宝和财付通还是不达标。
根据2015年底央行发布、今年7月正式施行的“网络支付新规”,支付机构会根据风险等级分为ABC三类,其中A、B类机构分别对应的Ⅱ、Ⅲ类账户实名开户比例要分别超过95%、90%。而对银行实名开户的要求是百分之百落实。
“理论上,只要有哪怕0.1%的账户没有落实实名制,就足以构成洗钱的漏洞。”一位银行人士表示。
同样因为体量庞大,没有落实实名制的账户肯定在两个巨头中是最多的,而存在这样的窟窿,就不可能完全将借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过滤掉。
除了支付宝和财付通执行监管要求不力以外,高层之所以否决由支付宝和财付通来主导建设新平台的计划,还因为技术问题。
网联平台一下子对接几十家甚至几百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整个系统的技术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在监管层看来,这个事情也不是只有支付宝和财付通才能做到。
财新在最近的报道中称,考虑到突飞猛进、快速增长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监管层要求网联平台将采用服务化、平台化、分布式技术,并已招募了多位来自市场的分布式技术专家。目前网联平台的筹备人员有60多人,包括从各家支付机构借调的业务人员。
这样一来,用支付机构的人,但不用支付机构,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技术得以实现,还可以杜绝因支付机构搭建的平台被留有“后门”而使其他机构的信息安全遭受威胁的后果。
所谓“后门”,是指一些可以绕过安全性控制而获得对系统访问权的程序。据相关专家称,如果网联平台的源代码留有“后门”,那么不需要触发任何条件,就能偷偷摸摸保留一份信息;甚至只要系统开发者想要拿到数据,就百分之百可以拿到,从技术上来说,这很容易做到,想挡根本挡不住。
而且这样的“后门”外界不易察觉,很难被发现;若是想要在技术上对其进行检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读一遍源代码,但这样的工作量十分庞大,相当于将整个系统重新开发一遍了,代价太大了。
在互联网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的大势已不可逆转的今天,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正走在全球的最前沿,而且即将引领着这一浪潮走向纵深,走得更远。
从现在起,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加强监管,从表面上看,会对支付宝、财付通这样的巨头形成一定的压制,造成一些牺牲,甚至还会“得罪”银行、银联等其他机构,但从长远来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改变当前第三方支付市场鱼龙混杂的状况,重新树立严整的市场时序是必要的,也是会促进机构更好发展的。
事实上,建立一套更高水准的线上支付监督平台,本就应该是监管层独立进行决策的事情,支付宝、财付通成熟体系的搭建值得借鉴,但规范整个市场的话语,终归不该由一两个巨头掌握。
况且,若因“偷懒”而对巨头进行格外“偏袒”,很有可能会导致巨头对市场进行垄断,使本来活力旺盛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受到打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吴蒙蒙:靴子即将落地 网联为支付宝财付通戴上紧箍咒?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吴娅坤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9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