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麦叶的熏笼精:孔子怎么成了“坐在河岸等待敌人漂浮尸体”的使徒?
最后更新: 2024-05-09 04:53:28千百年来,那项重大争论凝聚成一项宗教信仰的分歧,即,人类当中会不会出现救世主,带领大家逃脱苦难?由此衍生出的一项争论为,耶稣是不是救世主?如果耶稣是救世主,那么他是不是一个活生生、有血肉的人,是人类的一员?
法国的精品喜剧影片《岳父岳母真难当》便有一段相关情节:圣诞节时,传统法国白人女主角身为天主教徒,给外孙解释马槽里的小耶稣:“这是我们的救世主。”她的北非裔穆斯林律师女婿顿时慌了,趁岳母转身,赶紧告诉怀里的小宝贝:“外婆有一点说错啦,耶稣只是一位先知。”一旁,同样抱着娃的犹太投资家女婿立刻一脸同意,与连襟彼此会心点头。
《岳父岳母真难当》里法兰西正宗老八旗白人夫妇的一把子四根水葱似的女婿
在伊斯兰教内部存在着同样的争论,并且也是尖锐到极点。其教义强调“默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含义之一便是人世间不会出现救世主,唯有到了世界末日之时,真主会做出最终判决,引导虔信者升入天堂。亦即,只有真主能最终拯救人类。可是,什叶派却坚信,神派遣默罕默德传达神意,同时指定阿里具体实现那神意,所以,默罕默德由阿里与法蒂玛一脉传下的后代无比神圣,并非凡人,乃是由真主的光生成,负有引导信徒得救的使命,能够最终带领他们在地上进入和平与幸福的时代。这就意味着人类能够在人世间得救,而且救世主能够以人的形象出现。按照什叶派的信仰,目前,阿里与法蒂玛的后代、真正的“伊玛目”只是遁入了妙隐的状态,一旦真正的伊玛目重新出世,便会引领信徒在地上实现救赎。在逊尼派看来,如此的信条实属大逆不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比异教和无神论都更可恶。因此,什叶派与逊尼派势同水火,是源于在信仰上的根本分歧。
我一位特别开朗的老朋友与伊朗人做生意,忍不住问伊朗合作者:“什叶派和逊尼派究竟有什么不同啊?”对方斩钉截铁地回答:“比佛教和基督教之间的区别还大!”老朋友转述给我们,大家顿时笑趴在桌面上。为了那些在我们看来非常虚幻的问题,一神教的不同教派曾经在历史上打得一塌糊涂,归根到底,是因为那些问题的实质并不虚幻。伊斯兰世界便不断有反抗者自命“马赫迪(救世者)”,率领民众进行大起义,统治者当然极端痛恨相关的教义。
有趣的是,达都什竟然以为,儒家思想也必然有类似救世主的观念,还把那一观念用到孔子身上:
“甚至一些人把他(孔子)几乎提升到神的行列,不少人更将其等同于天神。”
这个真没有……
一神教思维下的“历史必然性”
在亚伯拉罕三教传统里长大的人们,不管内部有多少分歧,当面对一个遥远的东方古国时,却反应很一致。从小耳濡目染的影响,让他们无法相信:
古老的中国文明及其每一项成就、中国革命的成功、新中国的腾飞,是人类努力的结果。
于是,西方人与中东人就在没意识到的情况下,按照从小熟悉的神学路数,去解释关于中国的一切。
例如,关于茶叶的发现过程,中东媒体上流行着一种说法,《中东报》2023年12月的一篇散文《茶叶之友》便提及:
“据信,这种芳香饮料起源于公元前2737年的中国(不知为什么比半岛的版本提前了十年)。据传说,一位中国皇帝坐在茶花树下,当他的仆人正在将饮用水煮沸时,风将树上的一些叶子吹入水中,而皇帝决定尝试他的仆人意外制作出来的饮料。”
这个说法其实表达的是,公元前2737年(半岛的版本是公元前2727年)的某一天,出现了一个神启的时刻,上帝让风把茶叶吹落到为皇帝煮的水里,并且让皇帝福至心灵地愿意去品尝,茶就此诞生了。——上帝说,要有茶,于是,世上就有了茶。
至于为什么非是在公元前2737年那一年上帝让风去吹茶树叶呢?为什么不是一万年前或者公元2024年?没原因。上帝就是那么神秘,或说“幽玄”(伊斯兰教的概念)。
将之与“神农遍尝百草”的传说对比,最鲜明地体现出一神教与中国文明的深刻鸿沟。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仓颉造字……那些神话人物用创造活动改造世界、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才被后世奉为神灵,人们纪念他们,是感激他们的贡献,也是为了自我激励。典型如妈祖信仰,宋朝时一位普通女性,因为在救援海难人员时不幸牺牲,便在后世获得那么高的地位。说起来,由女娲搞原始化学起头,中国传统的大神多数倒是领域专家、是劳模,更不要说各行各业的行业神——梨园供奉李隆基,那是因为他真懂音乐啊!大概,我们中国人是最大的行动派和实践派吧。
但是,在一神教里,一切的一切,都是神忽然降下来的。
不管我们觉得多么荒谬,阿拉伯世界的主流观念就是如此想象关于中国的一切。
2020年10月1日,中国的国庆节当天,半岛官网在首页推送了应节长文《中国奇迹——是这样地在七十年里实现了龙之预言》。然而,文章里根本没有介绍新中国筚路蓝缕的奋斗史,相反,用很大篇幅分析龙在新一阶段的目标为欧洲。那么“中国奇迹”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该文中称:
“在建国整整三十年之后,出现了领导人邓小平的‘预言’:‘国家需要半个世纪才能完成现代化进程以及对政治和经济的掌控。’”
句中的“预言”与标题中的“龙之预言”采用了同一个词,nubu’at。原词恰恰是从nabi’a演化而成,有两层含义:
“(真主传给圣人的)默示、启示;预言,预测,预兆。”
2023年3月,半岛的一篇《发展中“大国”中国》竟然出现了同样的说辞:
“……前领导人邓小平认为,其国家力量的要素之一在于‘隐藏自己的能力,静悄悄地矗立起来’,他还推出了一种有助于实现国家重大经济复兴的经济前景。他在1978年预言说,中国需要半个世纪才能完成现代化进程以及对政治和经济的掌控。”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都在为中国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探索真理,提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目前的阿拉伯世界,竟被描绘成那样一种形象!
同样荒谬的是,在如此的“历史叙事”里,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靠着中国人民一百多年里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不是靠着建国后几代人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努力,改革开放也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是上帝到点儿派了一位特使说出神意,然后就依照神意,自动生成了中国的繁荣与富强!
那位阿语作者相信,既然邓公预言了五十年的期限,那么到了时间点,预言肯定就能实现。如此的唯心主义观点,公然出现在具有世界范围影响的权威阿语媒体上。
也是在2020年10月1日当天,半岛官网还发表了一位左派编辑哈默德·布伊宁的文章《国家的崛起——是历史的宿命还是取决于“榜样中国”的自觉意志?》,题目中的“宿命”,原词为hatmiyat,有两个含义:
一为必然性,决定性;二为决定论,必然论;宿命论,定数论,神意论。
这位数次到过中国的编辑努力试图让他的同胞明白,中国人民全凭清醒的意志与实干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才实现了民族的复兴,那一切都与神意无关。由此反而见出,目前,在中东,神意论盛行,人们就是相信,中国能有今天,完全是神意在起作用。
实际上,中东人包括文化精英在内,就是如此理解中国的近代史。2017年1月10日,半岛阿语官网发表了一篇纪念周恩来逝世四十一周年的文章《深沉夜色中怀念皓洁圆月》,倾力歌颂周总理一生的辉煌业绩,但在我们读来却是又感动又好笑。
该文截图
那篇文章很真诚,但几乎每一句都存在着错误,不过,真正成问题的是,作者如此介绍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
“在适当的时刻,历史的必要性浮现出来,将他变为一个三人组合中的第三人,而前定要由那一个三人组合改变中国的面貌。”
那三个人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所谓“前定”,原词为“gadar”(音译为“盖德尔”)。在伊斯兰教里,“前定”也是最关键的概念之一,按照信仰的要求,信徒必须相信“前定”。其大意是,一切都是真主早就安排好的,是无法更改的,人无法预知,更不可能加以根本性的改变。《古兰经》中即云:“我确依前定(gadar)而创造(halagaa)万物。”[原文音译:Inna(我确实) kulla(所有) shay’in(事物) halagaahu(将其创造) bi-gadar(凭前定)](54;49)
我们生活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不管是否信佛,总会接触到佛教的因果说,所以容易用“业力”去理解“前定”,误以为其意思是指:
由于前世的行为导致现世的结果。
例如我们会开玩笑:“我家猫上辈子拯救过一座城,所以这辈子吃了睡睡了吃光享福。”然而,前定恰恰否定因果律,其意思是:
一切都是真主早就设计好的,而真主的意志是绝对的,也是凡人无法领会的,那些安排之间并没有人能够明白的因果联系。
实际上,亚伯拉罕三教都拥有同样的信条,英语里的“destiny”(命运、注定、宿命)的含义就近似前定。
我们面对一神教里的“前定”,还容易产生一项误会,以为上帝的意志具有时间性,在时间当中,他先产生了某种意志,然后根据形势变化,再做出另一项新的决定,即他的决定有先后产生顺序,他会不断做出新的决定,并且,上帝不断变化的意志之间有因果关系。然而,一神教的正统观念里,神的决定没有时间性,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是从来就存在的,早就存在,并且一直存在。
因此,不要把前定理解成:
神一看欧洲人不大争气,眼看着要闹出一战来,就决定启动B计划,让中国那边发生辛亥革命吧!
非也,一神教信念的本意为,一切的一切,包括中国的一切,从中华帝国,孔子,秦始皇,到鸦片战争,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等等等等,都是上帝的意旨早就安排下的,基本上在上帝说要有光的那一刻,就都已经设定好了,随后,便是在神意指定的“适当的时刻”,一件一件地顺序出现而已。这,就是唯心主义指导下的所谓“历史的必然性”。
影片《十诫》当中,摩西高声宣布:“上帝会为我们完成战争。看他的全能的手!”然后劈开了红海——摩西只是上帝的工具,是上帝的意志借助摩西实现了劈开红海的神迹
在中东主流媒体上,作者们均非原教旨主义者,相反,他们都受过良好的西式教育,其中一些人掌握了各种西方现代理论,他们也是真心地向往现代文明,希望中东能够步入现代化。但是,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着他们在一神教的思维里理解中国。
对比之下,我们不禁要感慨,中国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社会科学建设,引领我们走出了唯心主义的泥沼。同时,上述介绍也让我们明白,由于文化的“底层逻辑”存在本质性的差异,中东文化人很难读懂中国出版的文化书籍。他们更信赖西方精英关于中国的作品,不仅因为迷信西方,也因为那些书籍里弥漫着一神教的种种观念。我们恐怕很难改变中东人的思想,不过,掌握实际情况却是必要的,而我们对那一方面一向存在着盲点。
从中学时代起,我们所受的教育便持续批判唯心主义的毒害,然而,生活在新中国的唯物主义环境中,其实很难想象唯心主义究竟能怎样捁挃心灵。观察中东文化人对中国历史的误解,恰恰可以让我们形成生动的感受,让我们幡然醒悟先贤们奋斗与牺牲的可贵,他们赠与我们的绝不仅是物质享受的改善,还包括心灵的清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导演陈英雄出任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2024-04-29 15:18 -
网络短剧,如何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新质生产力”?
2024-04-26 11:58 -
知名女星演唱会全场喊退票?官方回应
2024-04-21 15:31 -
热搜第一!黄子韬就不当言论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会的毒瘤——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组数据看出行新特点
2024-04-04 12:13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
2024-03-22 10:45 考古 -
民进中央:建议加大教育捐赠的税收减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馆新馆下周开馆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来年味在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恼的不是图案不够多样,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太过于丰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
“我代表泰国人民,向所有中国游客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2024-02-01 14:34 -
我“嘉”年货带回家,亲戚家的小孩都馋哭了
2024-01-30 11:22 爱申活·暖心春 -
何立峰: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2024-01-29 19:00 -
书生在官场的365天,建了座“不网红”的图书馆
2024-01-27 14:31 观察者头条 -
去年国外撤回大量中国学者论文,教育部:开展高校撤稿论文自查
2024-01-04 15:46 -
这次,他们要为“男声”正名!
2023-12-29 13:03 -
破译一个字奖10万元的甲骨文“悬赏令”,公布第二批获奖名单
2023-12-02 22:52 -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2023-11-29 11:30 考古 -
7名干部集中轮训期间到私企内部食堂违规吃喝,官方通报
2023-11-10 11:40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7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1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