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麦叶的熏笼精:怀念高天明月,阿拉伯人心中那个“完美的少年”周恩来
最后更新: 2024-05-09 04:40:06《周恩来——选择站在阿拉伯与巴勒斯坦一边的中国领导人》实际上是对半岛稍早一篇文章的缩写,后者发表于同年的1月10日,是专为纪念周恩来逝世四十一周年的长文。作者伊扎特·沙鲁尔当时是驻北京的青年编辑,其文章的标题十分感人:
《深沉夜色中怀念皓洁圆月》
标题里的“圆月、满月”(音译为“白德尔”)一词同时还有“品格完美的少年”之意,在阿拉伯-波斯文化里,世界上最美的就是纯洁的青春少年,比起其他一切美丽的生命都更美。因此,同一个标题也可以理解成:
《深沉夜色里怀念完美的少年》
中东传统文化那种充满力度的诗意,从一个标题就倾泻出来了。
此文倾力歌颂周恩来一生的辉煌业绩,但在我们读来却是又感动又啼笑皆非。作者如同绝大多数中东精英一样,难以理解中国近代史,又深受西方“汉学”影响,结果形成了彻底的误解。沙鲁尔丝毫不清楚晚清民国风雨如晦的局势,于是,竟按照西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艺的模式,对了解到的资料任意剪裁,放纵想象。那位作者真诚的笔下,周恩来成了《故园风雨后》主角一样闲逸多金的贵族子弟,成了中国版的尼赫鲁、中国版的罗斯福:
“他是贵族(原文直接使用了aristocrat的阿语音译词)家庭的后裔”,“他的家庭选择让他远离动荡的气氛与血色的事件(指五四运动),于是将他送到法国,让他在启蒙之都巴黎完成学业,再在德国和英国的西式大学游学。”
沙鲁尔的介绍里处处都是误会与错误,然而,仍然能让读者感受到一枚金子般放光的人格:
“他成为1919年的学生运动——被称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最终,在入狱一年后,他变为一名革命的学生领袖。他爱上了在监狱里遇到的一位名叫邓颖超的女孩,她成为了他的妻子、他征途与生活的伴侣。但两人并没有能生下儿女来延续血脉,不过,也许他们根本不需要,因为他们的业绩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东西,足以令他们不朽。
他暗中潜入上海,从内部组织了中国所见证过的最智慧的秘密暴动。但是,孙中山去世后,共产党人和民族主义者之间爆发内战,使国家陷入了大屠杀。周恩来的头颅遭通缉,不管他是生是死,赏金都是与体重同等的黄金。但他设法迷惑探子们,并摆脱了他们。”
不过,这篇错误百出的文章不应当一笑置之,其中呈现出我们很难料到的情况,那就是,当今,中东采用一神教的教义来理解、定义并阐释中国近代史。最堪作为证据的是,作者如此介绍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
“在适当的时刻,历史的必要性浮现出来,将他变为一个三人组合中的第三人,而前定要由那一个三人组合改变中国的面貌。”
哪三个人呢?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周恩来与邓颖超
所谓“前定”,原词为“gadar”(音译为“盖德尔”)。在伊斯兰教里,“前定”是最关键的概念之一,按照信仰的要求,信徒必须相信“前定”。其大意是,一切都是真主早就安排好的,是无法更改的,人无法预知,更不可能加以根本性的改变。
我们必须注意到,无论西方还是中东,都用一神教的思路想象和讲述整部中国历史,这一方法顺滑地延伸到对中国近代史的“建构”里。在目前的中东,类似的历史观念已经确立起来,即,中国近代发生的一切,都是真主早就设定好的,恰恰证明了真主是万能的,也是神秘的,非凡人可以理解,其意志是不可能被凡人改变的。说是历史观念,其实已经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不管怎样,周恩来在中东人心目中熠熠生辉,他已近似“历史偶像”,开明的知识分子们喜欢在写文章时引用他的格言。2017年,阿联酋英语报《民族报》上一篇书评《被选中的少数?》在开篇便谈道:
“1971年,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由亨利·基辛格邀请评估1789年法国大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时,暗示了他对历史的长远看法。他的回答是:‘现在判断还为时过早。’”
不过,由于对周恩来充满误解,阿拉伯媒体上引用的一些所谓格言以讹传讹,匪夷所思。2014年,《海湾报》上一篇痛斥伊拉克乱局的《伊拉克与选举闹剧》中便有如此的讲述:
“当有人问中国总理周恩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会有怎样的未来?他回答说:‘世界的一切都会陷入混乱。’”
最离奇的一例是,2022年,埃及作家伊米尔·安敏在《海湾报》发表一篇专栏文章,讨论佩洛西窜台事件,其中的分析不无见地,但在最后一段,却忽然冒出一句:
“中国已故总理周恩来曾经说过,我们的战略耐心长达一千年。”
然而,有一则情况是个例外,值得我们重视。《海湾报》有一位专栏作家贾米鲁·马塔尔,昔日曾经在埃及驻中国大使馆任职,不止一次见过周总理,聆听他关于世界局势的理论。马塔尔对那段经历颇为珍视,至今仍然保留着当初的现场记录,有时会拿出来重温。因此,他在文章中一再引用周总理当初的观点。
例如,在2023年的《针对不同世界的不同政策》中,他认为,如今已然形成一个新的世界,中国是新世界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埃及却处于新世界的边缘。然后,他感叹,如今,埃及与其他国家的很多青年人都不知道,当年,埃及等国曾经率先承认中国为“发展中的世界大国”,接着,他回忆道,周恩来作为外交部长应邀来埃及驻华大使馆午餐,餐会期间赞扬了埃及的这一外交政策。
该文截图
更具价值的是,在2021年的《世界峰会今与昔》、2022年的《充斥谎言的当今世界》中,马塔尔都提及那样一桩往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金字塔基金会赞助下刚刚成立的“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马塔尔是该中心的创立人之一)组织了一支考察团,开启了一场“泛亚之旅”,中国是第一站。文中说:
“我们怀着信心而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都相信,不用太多时间,就将看到亚洲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大陆。我们还坚信,中国和俄罗斯(原文如此,其时为苏联)之间的差距将扩大。毫无疑问,我们的同事穆罕默德·赛义德·艾哈迈德和周恩来之间就意识形态展开的激烈讨论,是最有力的证据,展示了我们一方与中方的那一预期的重要性。”
那是一场持续数小时之久的会议,气氛活跃,与会每个人都开动创造性思维,踊跃发言。其时是在基辛格访华之后,在马塔尔看来,“与基辛格合作,让中国摆脱了西方强加给它的孤立状态”。在那样的形势下,埃及编辑艾哈迈德与周恩来谈及中苏冲突,追问他如何定义“超级大国”?周总理指出:“超级大国是一种状态,而不是靠体量来决定。”(2021年文)同时,他谈道:
“在我们的意识形态所形成的思想里,世界的一部分为‘城市化的世界’(直译为‘世界范围的城市’),包括美国、欧洲与苏联,还有另一部分,我们称之为‘农村化的世界’(直译为‘世界范围的农村’),包括中国以及你们的国家——即埃及——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
接着,文中说:
“他补充指出,因为这些国家曾经长期遭受帝国主义霸权的苦难,所以现在不会像西方国家和苏联那样建立霸权,今后也不会那样做。”(2022年文)
《充斥谎言的当今世界》以俄乌冲突为主题,马塔尔抚今忆昔,坚定地得出结论:
“在发展中国家的眼里,它(中国)仍然保持着在其复兴初期(原文如此,是指新中国初期)的品质之一,多年来一直加以坚持,并真心为之自豪。”
到了2022年,在中东的媒体上,仍然回荡着周恩来几十年前的铿锵之音,伟人的智慧穿越了时空,始终在照耀世界,让人怎不心潮澎湃!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看似非常简单的话,但只有在领略到中东媒体上的总理风采时,才能理解那朴素话语的分量。周恩来不仅从来没有离开我们,他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中东,他就像高天的皓月,鼓励阿拉伯的无数“少者”踏着深沉夜色奋勇前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相关推荐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081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11“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30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辛杜尔”是什么意思?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
结巴、颤抖、不知所云…美财长被彻底问崩了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
“形势变了,加拿大过去那么对中国,太蠢”
-
巴西豆农笑了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