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建:台湾旅游业“变天”后,从业人员讲了几个故事
最后更新: 2019-09-20 08:16:55【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吴建】
9月20日起,厦门、福州两地恢复受理赴金马澎个人旅游签注申请,这是继8月1日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后,两岸人员往来交流出现的首次松动。然而受此前取消自由行的影响,尽管仅仅只过去了一个多月,台湾旅游业已经感受到了压力。为了解当地实况,笔者采访了三位台湾领队。
今年上半年,接待大陆游客的导游突然数量不够了
问:根据台湾方面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人数有167万多,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那么,从你们领队的角度来看,能感受到游客变多了吗?
领队A:2019年上半年,我个人感觉应该比2018年好一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台湾当地接待大陆游客的导游突然数量不够了。自从2016年5月民进党重新上台,由于大陆游客减少,以前的很多老导游都不做了,2019年则多了不少新面孔。
比如,我3月份去的一个团,上来的就是一位新导游。说是新导游,也有40多岁了。台湾接待大陆游客的导游,一般都没有年轻的,至少在40多岁以上。这位导游是第一次接待大陆游客,基本什么都不会讲,讲解的时候还要时不时看一下手机。我和司机天天教她要讲什么,给一个框架,告诉她今晚要准备哪些东西,明天要讲什么。结果到了第二天,依旧什么都不会。
更夸张的是,去高雄打狗英国领事馆,旅游大巴要先开到停车场,游客换乘公交车过去。我们到了停车场,在寒风中等了40多分钟,原来她不知道公交车的具体班次。等了40分钟,大家坐车到了领事馆附近,再走路上去,谁知道闭馆!导游对景点的开放时间也毫无概念。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上半年由于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回温,台湾开始缺接待大陆游客的导游了。
领队C:上半年,我台湾就去了几次,但还是能明显感受到大陆游客的增多,比如景点、酒店、夜市等地方,跟旅游相关的方方面面都能感觉到。而且,台湾的司机、导游也都很开心,毕竟从2016年5月份以来,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人数持续降低,当时很多旅游大巴被处理掉,司机、导游转行。现在大陆游客又多了起来,很多大巴公司重新贷款购买大巴车,其他行业的人也转行来做导游。按照台湾司机、导游的说法,他们感觉上半年大陆游客的人数又回归到台湾游一开始的样子。
在台湾看台媒的报道
问:2019年上半年,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人数为何会回升呢?跟去年台湾“九合一”选举有关吗?
领队B:2019年上半年,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人数有所回升,肯定跟去年年底的“九合一”选举有关。当时15个蓝营胜出的县市长明确表示认同“九二共识”,不少蓝营县市长前往大陆推介观光旅游和农渔特产品。所以,上半年大陆游客赴台旅游行情再次被看好,主要也是因为我们大陆在表达善意。
领队C:我觉得韩国瑜挺有代表性的。他竞选高雄市长时承诺“货出得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当了市长后没多久就到了香港、澳门、深圳和厦门,签了50多亿新台币的订单。新闻不也报道了,他返回台湾时,大批台湾高雄市民到机场迎接,还高举着“货出的去,农渔民发大财”“市长看这,农民爱您”等标语。上半年大陆赴台游客人数的增多,跟很多人去高雄有密切的关系。
自由行的游客,消费能力很强
问:我在2013年的时候去过台湾,环岛8天,感觉挺匆忙的,还挺想找机会去台湾自由行呢。你们觉得,大陆为何会先暂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呢?
领队A:自由行客人对台湾的经济贡献比旅游团客人大啊。大陆游客前往台湾旅游,完全没有语言障碍,我觉得这是大陆游客前往台湾自由行最重要的因素。自由行的大陆游客不仅到的地方多,消费能力也强。比如说台湾的百货公司比较多,像远东百货、太平洋百货、新光三越、微风广场等,大牌虽然没有欧洲便宜,但还是有退税。就我碰到的接待大陆游客的司机、导游介绍,他们当年真的是赚到钱了,去台湾的团费一开始都要1万多,8、9千,客人经济能力强,消费自然就好,他们感慨现在的旅游团就不行了。
领队B:大陆游客赴台自由行是从2011年开始实行的。在那之前,大陆游客前往台湾旅游只能跟团,可以说,95%的客人走的是环岛路线,8天环岛一圈,行程大概1800公里路。跟团游台湾只是扫盲,对台湾有个大致的了解。所以,当年为了满足大陆游客的需求,为了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大陆开通了台湾自由行。
自由行开通后,大陆前往台湾自由行的游客越来越多,根据相关数据可以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显示,民进党上台后,即使旅游团、自由行的人数都有所下降,但自由行人数所占比例却越来越高。由于台湾政治现状跟当年开通自由行的初衷相违背,大陆居民赴台自由行只好暂停了。
领队C:是的,台湾电视节目也有报导,大陆赴台自由行的游客人数,不仅逐年增加,并慢慢超过团队人数。据说,自由行人数已经占到赴台游客总人数的六成了。现在,旅游团一般都是低价团,虽然也有纯玩团,但还是以购物团居多。购物团的团费,有时只要1000多、2000多,客人都觉得很划算,说是去趟云南都要3、4千。这种团费的旅游团,消费水平一般都不会太高。与之相比,自由行不仅人数增加了,消费也超过团队游客很多,起到拉动台湾GDP增长的作用。
很多琐碎的事情,台媒都能报导3个礼拜
问:你们去过台湾那么多次,根据你们的观察,台湾社会大致是什么样的?
领队A:我从事领队工作3年多,带了十几次台湾团,我就举两个例子吧。一是我跟一位导游聊天,在台湾,国民党和民进党都有各自的电视台,各自报导对自己有利的新闻,于是这位导游的家里便分成两派:他老婆的父母与国民党有一定渊源,所以支持国民党;他的父母当年吃过国民党的苦,所以支持民进党。由于支持的对象不同,家里便买了两个电视,平时看电视就各看各的,到投票的时候虽然会发生争执,但不会强迫对方的观点与行为。不过,在台湾导游看来,国民党的表现太软,行事作风不果断,他想支持国民党却又看不上国民党的做事风格。
还有一个例子是,我去澳大利亚的时候,一位当地导游聊到,他的老婆是台湾人,他是怎么评价台湾的呢?他说,以前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时候,一心搞经济,后来换了地方领导人,便开始搞政治,搞政治肯定不行,一搞政治,经济发展便停下来了。虽然台湾的医保做的挺好,生大病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对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发展进行对比,的确有差异。从这个角度来看,台湾的确让人很沮丧。你看韩国瑜,目前来看,他就比较聪明,就搞经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民警破坏军婚被判1年2个月,明知是军嫂仍同居
2019-09-20 07:50 基层治理 -
一颗牙500,“美牙”怎么这么贵?
2019-09-20 07:50 -
很多人问我他是不是李世民后代,我能说什么
2019-09-20 07:45 科技前沿 -
记者举报排污电话遭泄露,山东应急厅就“举报保密”下发通知
2019-09-20 07:40 基层治理 -
联合声明提“双普选”?人民锐评:荒唐
2019-09-20 07:37 香港 -
山东: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全部进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
2019-09-19 22:13 -
何君尧:名下马匹暂停参赛,直至动乱平息
2019-09-19 22:10 香港 -
习近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19-09-19 21:11 -
牢记初心使命 赓续红色基因
2019-09-19 21:10 -
这项工作事关“最柔软的群体”,市委市政府今天这个现场推进会划重点
2019-09-19 19:54 上海观察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加强新型载运工具研发
2019-09-19 19:24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港府澄清:《中英联合声明》未规定“双普选”
2019-09-19 19:14 香港 -
医生拒给产妇剖宫产遭家属殴打,打人者被判9个月
2019-09-19 18:55 医患关系 -
死活不让“女儿”读南大,陶虹一扭头就真香…
2019-09-19 18:49 中国电视剧 -
蔡英文回应“论文造假”:假不了
2019-09-19 18:40 台湾 -
特朗普联大演讲可能提涉疆问题,外交部回应
2019-09-19 18:19 中美关系 -
戏份删减、电影演唱会延期…周柏豪在内地彻底糊了?
2019-09-19 17:59 香港 -
汪涵赴任湖南省监察委
2019-09-19 16:31 廉政风暴 -
10000吨中央储备猪肉投放市场
2019-09-19 16:27 观察者头条 -
香港星岛新闻集团主席:若警队也给搞垮,覆巢之下无完卵
2019-09-19 16:17 香港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45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1“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0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2“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6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