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上任首访中南美“过境”美国,然而槽点满满……
关键字: 蔡英文蔡英文访问中南美蔡英文访问巴拿马九二共识蔡英文上任首次出访“外交”首秀尽添堵,不知小英苦不苦?
本以为上任以后的“外交”首秀总是风风光光,即使不期待什么实质性成果,也希望能在象征性意义上取得突破。
只是蔡英文上任后首次出访中南美显得有些局促与尴尬,这个被称为“英翔专案”的出访行动从一开始似乎就无法顺利“飞翔”。
从“英翔专案”提出以来,蔡英文首先面临的是经费问题,在预算案中,台湾“外交部长”李大维曾宣称还差4000万新台币的口子,虽然这个缺口的责任最终是推给了马英九,也没有外人知情“外交部”是如何从其他项目中匀到了这笔款项,但这一切并不能缓解蔡英文出访的窘境。
乃至蔡英文巴拿马亮相后,各大媒体报章都是报以略显讽刺的口气,纷纷要求蔡英文的心理阴影面积,绕了地球大半圈参加巴拿马运河开通仪式,结果眼睁睁地看着大陆货轮首航通过,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走了这么久的路,却始终绕不过你的套路。
其次是“过境美国”的斡旋问题。毕竟很多手段无法轻易使用第二次,无论是陈水扁时代的“烽火外交”,还是马英九时代的“活路外交”,一是民众没这么容易蒙混,二是今非昔比、现在的国际局势早已发生巨大变化,蔡英文既不能像陈水扁那样高调——何况扁时代的“烽火外交”一败涂地,也不能像马英九那样顺利——因为蔡英文、民进党给自己下了套。
陈水扁在2000年5月就任领导人后,8月13日展开“鸿祥专案”首度出访中美、西非等6个“友邦”,共14名企业家随行,各党派民意代表也有5人参加,规模浩浩荡荡。2008年8月,马英九上任后首度出访“友邦”巴拉圭与多米尼加,以简单、低调为原则,不仅废除“五院”院长前往机场接送机的惯例,马英九更取消“元首”专机、减少随行官员、不带企业代表,更放弃过境美国东岸,格外低调。
这招是“里应外合”“借刀杀人”?
蔡英文出席巴拿马运河扩建竣工仪式
这次蔡英文团队试图打着“踏实外交”的旗号,但并未正式宣布,以至于外界将这种模棱两可的风格称为“迷航外交”。蔡英文想要“单纯过境”美国,确实也花了不少力气协商。虽然结果是争取到了可以在迈阿密和洛杉矶过境并安排简单会面仪式,却显得小心翼翼,甚至更加低调。
不过,也有台媒大肆报道了蔡英文在美国的实际待遇,认为与马英九时期的规格基本相同,尤其是27日蔡英文专机直接飞过古巴、墨西哥领空,被视为具有重大意义。1997年李登辉曾访巴拿马,是由夏威夷飞过去的,未经古巴;陈水扁2007年出访尼加拉瓜,结束时原本规划越过墨西哥领空直飞洛杉矶,但因墨西哥突然拒绝,导致飞机绕道公海,航程增加近5个小时,无奈之下只能取消原定在洛杉矶的活动。
蔡英文到达迈阿密后,由美在台协会(AIT)执行理事唐若文以代理主席身份接机,随后与美国联邦参议员卢比奥会面。比较蔡英文与李登辉、陈水扁等人过境美国时获得的待遇,可看出台美关系的变化。1994年5月,李登辉从中南美洲过境美国时,美方只安排他在夏威夷机场贵宾室休息,为表达不满,李拒绝下机,并穿睡衣在飞机上会见时任AIT理事主席白乐绮。陈水扁第一次过境是在2000年8月,地点在西岸洛杉矶,美方要求侨胞与扁见面不能超过15人,且只能在旅馆房间。2004年3月陈水扁发动“公投绑大选”惹怒美国后入境待遇转差,2004年9月美国只准陈水扁去程停留夏威夷,回程在西雅图加油,严禁任何公开活动。不过在马英九看来历次出访获最高规格礼遇的是他今年3月出访中美洲,过境休斯敦到台塑厂区参观途中,美国在高速路封路。
不过,蔡英文留给外人的印象是让人“摸不透”。2012年“大选”前蔡英文曾访美,人还没离开美国,《金融时报》就援引美资深官员的意见,称“她给我们留下很多疑问,她是否愿意并能够继续维系台海两岸近年享有的稳定关系?”然而这次卷土重来的蔡英文应该也认识到,影响台湾“外交”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两岸关系,因此她此行“自我克制”,甚至比美方要求的更低调,比如蔡英文抵达迈阿密后就与随团记者“失联”,在迈阿密行程完全不对媒体公开。
台湾《联合晚报》称,虽然蔡英文看上去与美方互动还不错,但台美之间还是有许多重大待解问题,台湾在TPP、南海议题与国际空间上期盼美方给予更多协助,势必得在美国猪肉开放问题上做出取舍,当然反过来美方这次给蔡英文这些待遇也是为了将台湾作为制衡东亚和中国的工具。然而台湾想要讨好美国也没蔡英文政府想象中那么容易。上次美猪事件是台湾农民运猪进“立法院”,再有下次就保不准是什么了。
更微妙的是,在蔡英文过境迈阿密期间,美国媒体发布一则美国在台协会执行理事薄瑞光接受采访的新闻,在谈到台海关系时,薄瑞光成为美国首位公开宣称不存在“九二共识”的高官。
薄瑞光声称“九二共识”这一说法是直到2000年、由马英九的第一任“国家安全顾问”(“国安会”秘书长)苏起首次使用,用以描述 1992年达成的这项共识;此前,在所有他和汪道涵或是辜振甫的会面中,他们从没有管它叫“九二共识”,因为这名字不存在,辜振甫有时候会说“九二谅解”(1992 Understanding)。
这段访问是预先进行、媒体于6月25日公开的,看似是为蔡英文首访过境美国预热,却又暗箭重重。薄瑞光坦言这次蔡英文过境对美国来说很有用,他们可以和台湾领导人直接对话,也可以安排台湾“国安顾问”和美外交部长同车而行,双方有很多议题要讨论。
尽管薄瑞光一直强调,无论是辜振甫口中的“九二谅解”或“九二共识”或其它说法,这跟美国没有关系,这也是美方一贯立场。两岸要用哪种形式来对话,这是他们要解决的问题,美国试图卷入谈判进程或者在到底用哪种形式的问题上发表意见是不合适的。
同一天,6月25日,国台办表示,5月20日后因台湾方面未能确认“九二共识”这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已经停摆。
偏偏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美国媒体完整公布美国现任对台官员有意无意地用与辜振甫的互动回忆,质疑“九二共识”,提到“九二谅解”,似乎呼应了民进党论调。究竟是默契,是试探,还是暗助,或许美方将矛头直指中国大陆。而薄瑞光自己前后矛盾的说辞也让人难以信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