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敏梓:靠这份行政命令,特朗普想把华盛顿变成梵蒂冈?
关键字: 美国政教分离美国宗教自由约翰逊修正案这种多元化是美国宗教信仰的典型特点,也为政教分离奠定了基础。
建国后初期的两位总统,无论是受启蒙运动影响的杰斐逊还是出身清教徒的亚当斯,都坚定地支持政教分离,尤其杰斐逊所认同的宗教自由,即既不支持也不禁止,他在1802年给浸信会教徒的一封信中强调了这一点,同时提出了那句著名的树起一道“教会与国家分离的墙”(“I contemplate with solemn reverence that act of the whole American people which declared that their legislature should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thus building a wall of separation between Church and State.”)。
尽管政教分离从未出现在任何官方文字中,但随着宪法第一修正案及约翰逊修正案的出台,政教分离这一原则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此后最高法院更是通过多次的判例,反复确认了这一原则。在1862年的恩格尔诉维塔案中,最高法院判定禁止在公立中小学中继续推行课前宗教祈祷,认为这一要求与第一修正案的规定相违背,作为一个遵循判例法的国家,此后在涉及教育中遵守政教分离方面的裁判均为一致。
此外,参考美国在涉及宗教的相关判例中,既要了解并尊重宗教教义,同时结合法律维度同道德维度进行裁决,这其中,宪法第一修正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约翰逊修正案的内容正是维护了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对于宗教信仰不确立也不干预的立场,限制了宗教组织通过支持竞选活动、政治献金等可能干预政治的行为,维护了教会与国家分离的这面墙。
誓言要摧毁约翰逊修正案的行政法令
2013年5月,奥巴马政府接连爆出政治丑闻,其中包括2012年在政治竞选期间,隶属于财政部的国税局涉嫌利用501(c)条款,向批评奥巴马政府的保守组织进行额外的税务调查。这些组织主要为支持共和党的非营利组织,或在教会活动方面有相关的涉及。
由此可见,特朗普所签署的行政命令,强调政府部门不应该将宗教组织出于宗教立场发表的政治或道德话题的言论处理为参与或干预了竞选活动,并以此剥夺其免税资格是有其背景的。IRS丑闻这正是支持废除约翰逊修正案的论据之一。
特朗普签署的这份行政命令全称为《Presidential Executive Order Promoting Free Speech and Religious Liberty》,翻译过来则是“促进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总统行政命令”,全文篇幅并不长,主要涉及政策、宗教及政治言论、政府行为等方面进一步强调了宗教及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政策:强调行政部门的政策应该实施联邦法律保障宗教自由,美国宪法保障公民的第一权利,即最基本的宗教自由;联邦法律保障民众及组织行使宗教自由的权利,不受联邦政府的不当干预。
关于宗教及政治言论:所有行政机构和部门均应在法律允许的范畴下,最大程度地尊重并保护民众及组织进行宗教及政治言论的自由。
此外还要求司法部长出台关于宗教自由的指导意见,解释联邦法律中关于宗教自由的保护。
纵观全文,该份行政命令反复强调的是,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宗教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政府机构应该最大程度的保障宗教组织和个人,从宗教角度发表的政治言论或者道德话题的言论自由。这赢得了福音派基督教领袖的支持。
今年2月,特朗普在祈祷早餐会上向参加者誓言要摧毁约翰逊修正案。而此次行政法令的签署,无疑使人联想到特朗普反复强调的废除修正案的决心,甚至会由此而产生巨大的不安——美国长期以来的政教分离原则是否就要终结了呢?
为政客背书?允许参政议政?——太离谱
事实上,约翰逊修正案并非明令禁止宗教组织参政议政,而是通过免税资格和参与政治活动二选一来限制宗教对政治活动可能的干预和影响。教会通过保持政治中立,换取免税资格,避免了政客同教会之间可能的利益输送,维护了美国第一修正案的地位。
在约翰逊修正案中,明确指向的是参与、干预竞选、提供政治献金或竞选经费等,并未禁止宗教的言论自由。而在实际操作中,历次的美国大选,有影响力的教会领袖均会发表各自的意见,而并不会因此被剥夺免税资格。
很显然,从这份行政命令的内容来看,强调宗教的言论自由同约翰逊修正案的内容并不冲突。而行政命令的全文出现了3次“符合法律”的前提(consistent with law),2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to the extend permitted by law),正是表示不会同现行的法律相冲突。仅仅从内容来看,将这份行政命令理解为允许宗教组织可以为政客背书并参政议政,似乎有些太离谱。
“特朗普现象”:隔三差五来个“爆点”
特朗普签署的这份行政命令,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引发了对美国政教分离原则终结的担忧。但事实却是从行政命令本身出发,无论是最终废止约翰逊修正案,还是要突破政教合一的原则,目前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简单的说,如果美国宣布政教合一,那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则是设立国教。而美国长期以来宗教信仰自由的现状,将会直接导致各宗教教派展开激烈的辩论与争夺。美国目前主要宗教教派有基督新教、天主教、摩门教和犹太教,其中基督教毫无疑问占据绝对优势。但基督教内部也有不同的派系,内部角力一直在持续。
其次,美国的基督教将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无可避免的,随着福音派和宗教新右翼的逐渐走下坡路,美国宗教的“衰退论”也开始盛行。尽管广义的基督教徒占比仍有七成,但是下降的速度也是非常显著的(这一比例在2012年是73%,1990年则为86%,2014见下图)。有学者甚至表示世俗主义才是当今美国生活的基本事实。而前述的民调中,多数民众并不认同由圣经原则来治理国家,因此打破政教分离并不具备现实基础。
如果废除约翰逊修正案,那么如何避免教会同政客之间可能的利益输送?这一点毫无疑问会对信仰产生负面或腐蚀作用。
最为矛盾的一点是,极端反对穆斯林甚至发表“猪血子弹”言论的特朗普,是否考虑过如果是天然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成为美国盛行的宗教,那么一面通过清真寺捐献政治献金支持穆斯林,一方面又可以享受免税的权利,这样的情况是特朗普愿意看到的吗?
特朗普从竞选时各种让人跌破眼镜的言论,到上任后一系列主张,如禁止穆斯林入境、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等,即使共和党拿下了参众两院,特朗普依然因为政治不成熟、缺乏治理能力的形象而在党内举步维艰。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非典型总统,无论是当选还是号称要推动的法案,都全方位的打造了一种“特朗普现象”,这种激进的方式,既不代表主流,也不容易归结为某种政治倾向,但正是这种话题性和爆炸性,反应出了美国社会对于长期以来政治正确的厌恶,对于现状的焦虑和不满。
因此与其说特朗普会终结政教分离,不如说终结的是某种政治生态死气沉沉的平衡。特朗普所谓废除约翰逊修正案的誓言,在真正提交国会之前都只是引发社会讨论的一个“爆点”,而岿然不动的宪法第一修正案将继续从法理上维护美国政教分离的原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987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8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