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立华:林彪、彭德怀都反对,毛泽东何以赌上红军全部家底,决意东征?
最后更新: 2024-10-25 11:43:26【文/ 王立华】
第一部分:扭转历史车轮
二、面对“东西南北中”争议坚持东征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主要矛盾的认定不是一个说辞,而是一个坚实的依据和前提。主要矛盾变化是一系列方针政策调整的依据,同时也是确定军事战略方向和方针的根本依据。
瓦窑堡会议确定了什么军事方针?就是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要把国内战争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把红军作战的主要方向,放在东面的山西和北面的绥远。为什么是这样的方针呢?因为日本侵略者军队在华北,向东越过山西才能去打日本。
但这个方针却遇到了众多不理解和反对意见,从会前酝酿和会后实施,甚至一直到红军东征期间,不同意见一直存在。为什么?因为,红军刚刚摆脱长征中的围追堵截,落脚后打退刚刚“围剿”陕北根据地的敌人,毛主席就主张集中红军主力东征,向山西发起进攻,能做到吗?虽然在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但在领导层中分歧很大。
瓦窑堡会议旧址新华社
多数人主张先把根据地搞巩固再发展,不要冒险进攻,发展方向有的主张往南,有的主张往北,有的主张往西,概括起来就是有东、西、南、北、中(不动)5种意见。
为了更好地理解各种意见的背景,先介绍一下陕北敌我力量的形势。
中央红军到陕北时7000余人,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合编为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是彭德怀,政治委员是毛主席,参谋长是叶剑英,政治部主任是王稼祥。下设两个军团:一个是红一军团,由原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合编而成,军团长是林彪,政治委员是聂荣臻;一个是红十五军团,由从鄂豫皖根据地到陕北的红二十五军、陕北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合编而成,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是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是刘志丹。两个军团一共13000余人。
当时,陕北根据地只有三四万平方公里,就这么小个地方,还被敌人切成陕甘、陕北两块,除瓦窑堡这个镇子以外,大小城镇都被敌人占领着。还有地瘠民贫,群众连穿衣吃饭都成问题,有的地方连人畜吃水都无法满足,根本无法供养大批部队和机关。根据地的东侧是黄河,北面靠沙漠,西面一片荒凉,人烟稀少,南面有唯一一条通往西安的公路,早已经被敌人切断封锁。
中央红军到陕北前,蒋介石在西安成立了“剿共”总司令部,自己亲任总司令,张学良任副总司令代理总司令职务,统一指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4省国民党军作战。
根据地周围一共有多少国民党军呢?南面和西南方向,是张学良东北军约16万人,还有杨虎城十七路军6万余人;东面,是阎锡山的晋绥军超过20万人(山西8万人),其中4个旅在陕西一侧,部署在根据地东北方向吴堡一带;西北面,是马鸿逵的部队约4万人;北面,有“榆林王”井岳秀八十六师,还有高桂滋八十四师一两万部队;蒋介石的中央军,陈诚在洛阳以西控制着3个军放在机动位置上,有两个师已经调入陕西,虎视眈眈。[1]
蒋介石在这个地区的总兵力约50万人,这是国民党军的大概数量(不同的资料数量有些差别),直接用于“围剿”陕北根据地的兵力10余万人,[2]敌我兵力对比非常悬殊,而且已经对陕北根据地形成合围之势。
在这样的险恶处境下决策,领导层有些什么不同意见呢?
首先提出不同意见的是红一军团长林彪,他的主张是离开陕北,到陕南另谋生路。林彪对陕北到处都是荒凉衰败的景象很悲观,瓦窑堡会议召开前征求军团领导干部对战略问题的意见时,林彪写信给毛主席,要求带领部队到比较富裕的陕南,依托秦岭打游击,认为这比在陕北巩固和扩大根据地更重要,首先能解决吃饭问题。
他还开列了一个长长的名单,几乎把红一军团主要干部尽数调出,由他率领南下,甚至说宁愿受处分也要离开陕北。瓦窑堡会议后,他还在电报里与毛主席软磨硬争,要求中央批准他去。
军团政委聂荣臻曾是他在黄埔军校的教员,推心置腹地劝他:你不要看目前这几个破窑洞,去陕南搞不好连破窑洞也找不到,但他听不进去。[3]按照他的说法,人的上帝是自己,只要有信心,就会胜利。[4]还有的看不到局势的变化,认为我们的主要敌人是蒋介石,因此应当南下。[5]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又有新发现 已辨认出19种原料材质
2024-10-21 22:12 考古 -
二里头文化是不是中国历史进入文明的“临门一脚”?
2024-09-15 10:21 -
突破16万公里!中国铁路塑造世界铁路新格局
2024-09-14 13:32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美国人借口拍照偷偷带走我国文物,重要物证首次披露
2024-09-11 21:06 考古 -
首次!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集中亮相
2024-09-08 17:33 考古 -
海外旅行使用它,或将面临重罚
2024-08-26 14:28 观出行 出行·纪录 -
朝鲜三池渊将向外国旅行者重新开放
2024-08-15 12:4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79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
2024-08-15 08:28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2024-06-29 23:14 -
宁夏一村民驾驶铲车取土损毁宋代古城遗址被判刑
2024-05-25 08:28 考古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