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宏嘉:韩国人还记得“训民正音”的初心吗?
关键字: 韩文节韩国宪法法院徽章汉字文化圈训民正音民族主义谚文禁乱大韩文典此后30年汉字在韩国教育中被彻底剔除,这也是当下大多数中青年韩国民众(即所谓的“谚文世代”)除了自己名字外完全不会书写汉字的直接原因。
1998年金大中当选韩国总统后,开始着手恢复汉字的使用,不过这一政策很大程度已经不再是对汉字以及书写汉字的历史的承认和尊重,而是受到1997年韩国爆发的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影响。由于韩国当时近一半的对外贸易输出对象都是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不了解汉字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韩国的经济行情。
同年,韩国“全国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在李在田(此人是朴正熙时代的陆军参谋总长)的领导下宣告成立,联合会强调汉字的地位,主张必须在小学进行汉字义务教育。不过2004年李在田突然逝世,联合会的活动也随之走入低谷。
最后再说说这个韩文节吧,1926年“朝鲜语研究会”在阴历9月最后一天9月29日举行纪念“训民正音”颁行48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于当天将谚文正式命名为“韩文”。1928年开始正式以该日作为韩文节节日纪念,不过随后又在30年代改为每年的阳历10月29日或28日纪念。
1940年,失传五百年的“训民正音”解例本重新出土(也就是前文中在燕山君“谚文禁乱”中失传的世宗朝版本),根据解例本的记载,学者们又将纪念日改为了每年9月上旬的最后一天即阴历9月10日。1945年新政府又将其改为了阳历的10月9日,此后韩国政府又将其定为国庆公休日。
有趣的是,1991年,由于公休日过多,韩国政府认为其影响了经济发展,韩文节被无情地从公休日中剔除,虽然仍保留了其国庆节的地位,但这一行为还是激起了了一心想要放假的韩国民众的普遍不满。
2007年,韩国媒体就是否恢复韩文节的公休日地位展开了一场广泛的调查,其中支持韩文节恢复公休日地位的最主要依据竟然是:如果不能将韩文节重新列为公休日,就难以引起国民足够的重视,难以体现韩文在国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迫于民众压力,韩文节于2013年起再次成为国庆公休日,直至今日。
2015年5月19日,韩国首尔,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与布拉德-皮特(Brad Pitt)的蜡像现身首尔光化门广场纪念杜莎夫人蜡像馆。(图片来源:东方IC)韩国光化门,原朝鲜王朝景福宫正门,日据时期曾遭拆毁,1968年,2006年两次重建,但在2010年新光化门落成后,其题写汉字的匾额遭到诸多韩国社会势力的激烈反对,主张将其改为韩文。虽然2012年韩国文物厅文化遗产委员会宣布坚持保留汉字匾额的原则,但近年来反对的呼声仍旧不时出现。今年8月,韩国总统文在寅宣布将未来总统办公地点迁至光化门附近的政府大楼后,光化门匾额问题再度高调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韩国光化门,原朝鲜王朝景福宫正门,日据时期曾遭拆毁,1968年,2006年两次重建,但在2010年新光化门落成后,其题写汉字的匾额遭到诸多韩国社会势力的激烈反对,主张将其改为韩文。虽然2012年韩国文物厅文化遗产委员会宣布坚持保留汉字匾额的原则,但近年来反对的呼声仍旧不时出现。今年8月,韩国总统文在寅宣布将未来总统办公地点迁至光化门附近的政府大楼后,光化门匾额问题再度高调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那么,在韩国人眼中进行了600年的“汉字废止”运动发展到今天,究竟带来了哪些成效呢?按照韩国学者的观点来看,主要有三点。第一,通过实行谚文书写,基本实现了对韩国民众的扫盲工作。
这不禁使人感到疑惑:掌握了谚文的书写方式,就等同于摆脱文盲吗?前文所述,韩文是一种表音文字,或者说是一种标记语言,不具备任何意义,因此通过废止汉字实现扫盲是否可以理解为“既然大家都不会写汉字,那不如就废除汉字吧,这样大家就都会写字了”?
第二,通过全民书写谚文,从而破除了旧时代上层人士掌握汉字的垄断,实现了等级制度的废除。
这就更加匪夷所思了,打破上层垄断,实现全民教育,难道不应该在韩国全体民众中普及汉字教育吗?而不是干脆废除汉字。这就好比在中国,由于高考成绩区别了双一流,一本,二本,所以为了实现公平公正,干脆取消所有大学来解决问题一样,根本站不住脚。
第三点就是直到今天还根深蒂固于韩国民众内心的,韩文在韩国民族主义塑造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多次指出,谚文是为了解读汉字而创制的,汉字是表意文字,韩文是表音文字,二者相辅相成,表音文字和词语不在语境内是无法区分开的,可以说韩文的存在恰恰说明汉字在韩国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汉字被废止后,且不论表音文字在解释意义上的混淆而带来的诸多不便,由于韩国千年历史的优秀文化遗产都是使用汉字书写,不了解汉字的韩国青年一代可以说再也无法直接感悟其民族历史的文化精髓了。
虽然近年来韩国各项古籍数据库都将纷繁复杂的汉字资料进行了韩文的转化,但由于其文字本身的属性,以及语法上的隔膜,根据笔者自身的使用经验来看,反而增加了使用难度。长此以往非但不能发扬其“优秀的民族文化”,反而可以说是亲手为其挖掘了一座富有民族大义的坟墓。
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韩国的历史中已经深深铸刻于韩国的文化深层之中,韩国政府希望通过废止汉字,进行彻底地“去汉化”运动,从而树立本民族文化自信,增强其脆弱的民族自尊,显得更为自相矛盾。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由于汉字废止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一批韩国民众以及部分社会团体也开始逐渐意识到汉字在韩国的重要地位,重新恢复汉字书写以及汉字义务教育的呼声也开始出现。而在此时,韩国政府却选择进步一废止汉字,强行继续推崇韩文的存在感,并非明智之举,这不仅是对韩国历史进程的否定,更是对其本民族文化根基的一次摧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7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1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