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寒凝:长津湖老兵,我平生有两大遗憾
最后更新: 2021-10-02 14:31:31【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寒凝】
清晨六点,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的一个早餐店外,又响起了熟悉的声音“老板,来一笼包子、一碗稀饭,打包带走”。
来买早餐的是一位没有了双腿和双手的老人。早餐店的老板熟悉地将食物打包好,放在老人的手摇三轮车上。很显然,老人是这里的常客。
周全弟独自上街购物
老人名叫周全弟,虽然已经四肢残缺,却基本能够生活自理,洗漱、穿衣、吃饭、摇着三轮车四处“散步”、打电话、甚至用手机上网看新闻、和群友们聊天,这些生活日常都难不倒他。初次见到周全弟老人这一系列行云流水的操作时,我极力掩饰着内心的惊叹,而这样的生活,周全弟已经过了近71年。
周全弟用手机浏览新闻
周全弟曾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1营2连的一名战士,在71年前的长津湖战役中,极度的严寒让他失去了双手和双腿。如今,他是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里的一名一级伤残军人。
一、最寒冷的冬天
说起71年前打响在朝鲜的长津湖战役,“冷”、“残酷”、“惨烈”、“悲壮”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几个关键词。而把这种残酷和悲壮书写到极致的,是一个极为撼人心魄的名字——“冰雕连”。
深夜的长津湖畔,零下40度的极寒,100多名志愿军战士埋伏在雪地上,静静地等待敌人进入包围圈。
当黎明终于到来,美军嚎叫着发起了进攻,意外的是,他们竟然没有遭到丝毫反击。疑惑的他们小心翼翼靠近山顶,随即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白茫茫的阵地上,100多名志愿军战士手握钢枪,以战斗姿态俯卧在冰雪之中,但他们居然没有开枪,只是朝着冲锋的方向一动不动,像一座座冰雕,却又仿佛下一秒就要跃然而起、冲向敌阵。一整夜的狂风暴雪将这些年轻的生命凝固成了永恒。为了把志愿军战士手里的枪拿走,美军不得不掰断了他们的手指。
后来,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在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战况的电报中这样写道:战斗打响后,该连无一人站起,到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细查尸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
像这样整建制冻死在阵地上的连队有三个,他们分别是20军59师177团6连、20军60师180团2连和27军80师242团5连,而这样的情景在整个长津湖战役中比比皆是。
长津湖战役冰雕连(电视剧《三八线》剧照)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可能很难真正体会到,是什么样的精神和信仰,支撑着这些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宁愿饿死也要坚守在阵地上,宁愿冻死也绝不暴露目标,在变成一座座冰雕之前的最后一刻,他们在想些什么。或许从周全弟老人身上,我们能找到答案。
周全弟向笔者展示年轻时的军装照
“我们是秘密入朝的,有八一标识的全部把它弄掉。不知道去哪儿参战,领导就说我们是保卫边疆。”
出生于1934年的周全弟当时才刚满16岁,跟着部队一路徒步行军,直到过了鸭绿江之后30华里部队停下来休息时,上级才正式向大家宣布,这一次的任务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大家都要写保证书,我就表态,不打死美国鬼子,我绝不回祖国的,我有那种决心。”虽然当年的青葱少年早已白发苍苍,但说起彼时保卫祖国的决心,周全弟的语气立刻变得铿锵起来。
“零下40度,说老实话冷得慌,南方人到冷冻的地方,确实遭不住,冷得冻骨头。”周全弟是四川人,所在26军隶属于华东野战军的九兵团,战士们大都来自温暖的南方,很少感受过严寒的天气。入朝时,他们都只穿着一件薄薄的棉衣和胶鞋。
长津湖战役(张崇岫摄)
长津湖地处朝鲜北部的盖马高原,历来都是一个苦寒之地,而据史料记载,那一年的长津湖地区又恰逢50年不遇的极寒,九兵团入朝的第一天就冻伤了800多人。
“我认为所有战役都是残酷的,而这场战役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在这么寒冷的条件下作战,实属罕见”,美国作家汉普森·塞兹曾这样评价长津湖战役。但对于志愿军的指战员们来说,需要与之抗争的不止是寒冷的天气。
长津湖战役中的美军
“我们的任务是黄草岭,主要是阻击,阻击美国陆战第一师。第一师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打过败仗的,王牌的”。爬雪山、蹚冰河,周全弟和战友们奔赴指定地点准备迎击强敌。
“在行军的路途当中,把雪铲在铁锅当中炒化,化了以后把辣椒面倒在里头,搅了之后就给每个人舀,一天一个人只喝一瓢,多了没有,一路走一路喝”,周全弟回忆道。
除了应付食物的短缺和后勤保障上的困难外,他们还要随时提防美军的侦察。为了不被低空飞行的美军侦察机发现,志愿军只能在晚上摸黑行军;为了便于隐藏,他们还把衣服裤子翻过来穿,让白布里子冲外,借冰天雪地来伪装自己。
经过半个月的急行军,躲过了无数次美军的侦察,他们终于来到长津湖南边的黄草岭。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埋伏,趴在雪地上,静静地等待敌人进入包围圈。埋伏的过程至关重要,稍有不慎被敌人察觉,之前的艰辛就功亏一篑。
长津湖战役
“睡觉也是趴着的,哪能睡觉,眼睛都不敢眨”。在寒冷的时候,越是睡着越冷,人可能在睡眠之中不知不觉失去生命。周全弟回忆说,当时有两个班长把他夹在中间,他只要眼睛一闭,班长马上就会戳他一下,把他弄醒。“睡不得,你如果睡了,敌人跑了怎么办”。“解小手都不能站起来去解手,只有解在裤子里头,然后用体温把它烘干,自己焐干,很多时候都把裤子冻成冰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相关推荐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16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