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海霞: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制造业大国?
【文/王海霞】
对印度而言,如果不能破除制造业发展障碍,仅由产业保护政策支持的制造业发展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
全球制造业已经历多次产业转移,形成以北美、西欧和东亚“三大中心”为主导的产业链供应链。近年来,部分制造业企业正将产能转移至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中国曾抓住产业转移机遇,推动制造业大规模发展、迎来高速增长。印度能否把握新机遇,成为下一个制造业大国?
01. 印度的制造业发展雄心
印度并未走传统工业化道路,而是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由于信息技术产业就业人数有限及制造业总体上不发达,印度多年来面临“有增长无就业”窘境。为了促进制造业发展,印度政府提出“印度制造”“自力更生”等发展战略,希望将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提高至25%,将印度打造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为落实制造业发展战略,印度政府推出一系列举措:
一是推出“生产关联刺激计划”。2020年3月以来,印度先后将手机制造和特定电子元件、原料药和中间体、医疗器械制造、汽车和零部件、药品、特种钢、电信和网络产品、电子/技术产品、白色家电、食品、纺织、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先进化学电池、半导体、无人机等十多个领域纳入“生产关联刺激计划”,通过提供政府补贴鼓励企业增加“印度制造”。
二是增大资本支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21-22财年,印度的资本支出占GDP比重约为2.5%,明显高于2009-20财年1.7%的长期平均水平。根据2023-24财年预算案,印度的资本支出将增长33%,略低于2022年35.4%的增速,比2019年增加三倍。
三是增加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出口。印度政府2020年以来,推动或重启与澳大利亚、阿联酋、以色列、英国、欧盟等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已与澳大利亚和阿联酋达成协定降低自印度进口产品关税,可便利印度制造业产品出口。
四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减少进口。为了促进产业向上游转移,印度通过提高手机、家电产品和汽车零部件关税,试图让企业转移到印度生产。为限制玩具、鞋类等产品进口,印度还加大对“质量控制令”的出台和实施力度。
经过印度政府的努力,印度在手机、玩具等制造业领域取得一定进展。印度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商,2014-2022年手机制造业复合年增长率达23%,国产手机出货量突破20亿部大关。印度商工部部长高耶尔称,2022年4-12月,印度玩具出口达101亿卢比,比2013年同期增长六倍多。
图源:新浪科技
02. 印度制造业发展总体进展有限
尽管印度政府积极宣传,印度的制造业发展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印度政府数据,印度制造业2022-23财年增速仅为0.6%,低于2021-22财年的11.1%和2020-21财年的2.9%;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17.7%,较2021-22财年的18.7%和2020-2021财年的18.3%略有下降,虽高于2019-20财年的17.1%,但与印度政府的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在印度政府奉为成功案例的手机行业,虽然出货量可观,但实际上以进口零部件在印度完成组装为主。以苹果手机为例,制造费用约占30%,但组装和测试仅占价值链的4%。印度希望向上游发展难度较高,其缺乏符合苹果公司品控要求的零部件厂商。印度塔塔集团在霍苏尔设立的苹果外壳工厂良品率仅50%,与苹果公司希望的零瑕疵相去甚远。同时,手机产业属于半劳动密集型、半技术密集型产业,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土地、劳动和基础设施短板。这意味着类似成功经验也不易向其它行业复制。
印度“生产关联刺激计划”的实际效果受到质疑。印度前央行行长拉詹称,在印度完成的手机组装在价值链中占比较低,印度政府为手机增量销售额提供4%-6%的补贴,令外国企业因有利可图而在印度设厂生产。
考虑到政府补贴支出,这种过程带来的经济利益有限。政府实际上在“购买就业”,难以证明印度已经成为真正的手机出口大国。政府承诺的补贴资金能否有效落实也存疑。富士康与韦丹塔的半导体合资项目曾向印度政府申请补贴资金,迟迟未能获批。
此外,“生产关联刺激计划”的关键之一是提高零部件关税、鼓励企业迁往印度。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很多企业的产品来自数百甚至上千个最具竞争力的厂商的零件。印度的做法将增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反而可能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欲望。
部分企业已经在用脚投票。根据印度商工部长高耶尔提供的数据,2014年初至2021年11月,多达2783家外国公司离开印度。这一数字约占在印外企总数的六分之一。2020年,哈雷摩托宣布停止公司在印度的销售和制造业务,通用汽车公司停止在印度生产。2021年,福特汽车撤离在印度的生产线。2023年,富士康宣布从与韦丹塔的半导体合资项目撤资,苹果代工厂纬创宣布撤出印度市场,它将在印度的生产线打包出售给印度的塔塔集团。
- 原标题: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制造业大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史岱君 
-
广州:放开120平方米以上住房限购
2024-01-27 09:25 观网财经-房产 -
自身不正的国企领导,竟公然提出尽量减少纪检监察机构编制
2024-01-27 08:55 廉政风暴 -
男子推倒他人商铺货架并殴打店员,已被警方依法刑拘
2024-01-27 08:39 -
这一互认安排生效后,在港资产可被内地直接充公?香港律政司澄清
2024-01-27 08:26 香港 -
唐山警方通报:派出所副所长持刀伤人,自首后被刑拘
2024-01-26 23:05 依法治国 -
156亿全没收!拉锯8年,国民党党产终被“充公”
2024-01-26 22:12 台湾 -
住建部:各城市可因地制宜调整政策
2024-01-26 21:52 观网财经-房产 -
钧正平:不能让爱国主义被“高级黑”所抹黑
2024-01-26 21:44 -
雷政富出狱,网友质疑:“赃款未退清为何能减刑?”
2024-01-26 21:29 依法治国 -
“在一声声‘尚书大人’中,我迷失了自我”
2024-01-26 21:29 廉政风暴 -
李强: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多发连发势头
2024-01-26 21:05 -
证监会原主席周道炯逝世,享年90岁
2024-01-26 19:46 -
浙江:机关单位等如拒付迟付市场主体款项,公务消费将被限制
2024-01-26 18:39 -
国务院成立江西新余“1·24”特大火灾事故调查组
2024-01-26 18:14 -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戴道晋被查
2024-01-26 17:42 廉政风暴 -
国开行原副行长何兴祥一审被判20年
2024-01-26 17:15 廉政风暴 -
“重庆12秒不雅视频”案雷政富出狱
2024-01-26 16:44 廉政风暴 -
不到一个月,曹德旺投资汽车玻璃90亿
2024-01-26 15:53 观网财经-金融 -
预告 | 非遗过大年—青浦区2024年新春非遗系列活动
2024-01-26 11:13 爱申活·暖心春 -
留沪过年的他们,收到来自“娘家人”的惊喜丨爱申活 暖心春
2024-01-26 11:12 爱申活·暖心春
相关推荐 -
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176“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23“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229“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101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8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