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韬:莫迪又做了件印度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
关键字: 莫迪印度印度税制印度经济现代国家统一税制【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韬】
从2016年8月印度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之后,至2017年3月29日,印度议会完成了《商品服务税法(Goods and Services Tax Bill, GST)》的最终立法工作。这标志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全印度统一税法出炉,统一的印度国内市场即将建立。原本中央及各邦的条块分割,宛如一个个国中之国、独立王国的前现代局面终于要走向终结了。
这不仅仅意味着印度缩减优化原本纷繁复杂的税收体系,而更重要的是印度上千年来第一次,凭自身的意志而非外力压迫,向统一之路迈出一大步。毫无疑问这是总理莫迪的丰功伟绩。
莫迪完成了印度千年以来未完成的全国统一税制
半成品——外力而成的印度共和国
外界可能很难想象,印度近一千年时间,只有被外力逼迫才能做成重大的改变,没有外力逼迫就举步维艰。这可是一千年啊。以至于印度独立了70年,竟然在好几个领域至今都不是统一的现代国家。
英国侵略印度时,源自中亚帖木儿帝国支脉的印度卧莫尔帝国,已经陷入王朝末期各土邦封建主群雄混战、分裂割据的局面。以王家特许东印度公司为组织架构的英国侵略者,趁此良机,对这些土邦封建主威逼利诱、鲸吞蚕食,最终或是消灭、或是割地、或是征服,终于建立起了庞大的英属印度帝国。
英国侵略者为了更有效的压榨和持续掠夺印度财富,也向印度导入了近代化的国家运转体系。但这个近代化的运转体系,是以掠夺为目标,以分而治之、防范印度人为基本前提,以英国人统治印度人为运转核心的体系。
二战中,英国遭受重创,战后又面临美苏两强挤压,因而不得不放弃这块殖民地,才有了印度的独立。所以,印度自身并没有受到独立战争的革命性洗礼。这使得独立后的印度始终缺乏具备全局性见识的高层人才,倒是继承了英国的官僚主义、文牍主义,以及纠缠细节遗忘整体的作风。
末代印度总督、最后的副王——蒙巴顿元帅,应当说是印度人民之友。毕竟,印巴分治及其多年的仇恨,是他之前历代总督分而治之政策的积累性结果,而并非他本人新埋的地雷。恰恰是借助蒙巴顿元帅的帮助,印度和巴基斯坦才得以将存在了数百年的众多土邦加以兼并,回收了这些土邦封建主维持数百年的世袭权力,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得以将自己分得的土邦消灭,重新调整了国内各邦的边境,如海德拉巴和迈索尔这样英国当年都需要多次战争才能征服的强大土邦,都得以拆分并分别划入相邻的印度几个邦的辖区之内,从而消除了国家上层建筑中封建割据的最后一部分。
可是,当蒙巴顿元帅完成英国撤离印度的任务离开之后,印度自身竟然不存在更进一步消除各邦的独立力量,进一步走向统一的现代国家的力量、能力和意志。这才是可悲可叹之处。
在尼赫鲁-甘地家族为首的印度国大党的漫长领导时代,始终无法凝聚出足够的力量,做到统一国内市场、国内税收、国内法律等等本应该早就去做的事情。于是1947年以来的70年中,印度只能长期维持建国之初那种不完全现代化的局面,而这其中,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是所有这些落后中危害最大的一个,也让如今莫迪总理的成功解决显得意义非凡。
活化石——拥有边境税关的国内各邦
印度各邦由披着民主外衣的地方豪强势力长期控制,这是印度不能真正“统一”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总理莫迪本次要消灭的对象——邦的征税自由权和边境关税权。
在GST得以正式实施之前,邦的征税自由权和边境关税权分割了市场,使得印度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内部市场,没有统一的内部税收。各邦之间的边境税关,将印度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小市场,俨然一个个独立王国。
一个国家内部被分隔成不同的税务区域,跨省也需出国过边关,对中国人来说,这可真是太过久远的追忆:
中国在封建时代有所谓税关,设于交通要津之处,以征收商业税。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湘淮军曾国藩等开始在全国各地密集地设立税关,征收厘金/关口税(一开始是每过一次关,就征收一厘/1%的税率,因而得名,但越往后各地纷纷越征越高)。厘金作为地方性财源,一方面妨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地方势力分裂割据提供了财力支持,特别是为民国前期大大小小军阀割据势力的存在提供了财力途径。
从清末新政有识之士提出废除厘金税关以后,中国到1920年代,较大的军阀才纷纷决定消减厘金税卡,在所控制的本省内先实现内部市场统一,以消灭小军阀分裂割据的生存土壤。
而更进一步,完全彻底地建立起包括统一的国内市场和统一的税制在内的各种要素的现代国家,则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完成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评论 58“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评论 87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评论 180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评论 230“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评论 135最新闻 Hot
-
丹麦也怒了,“不可接受”
-
这幅“发福丑画”,将被换成“符合当代形象”的
-
“担心特朗普不可靠,欧洲呼吁建立自己的核保护伞”
-
“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
受特朗普重创的欧洲密集展开“对华外交攻势”,效果几何?
-
“印度打算与中国和解,向美国发出信号”
-
“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
全美哗然!绝密战争计划居然这样泄漏,特朗普都懵了
-
“美国律师党投降了”
-
欧洲三国:USAID关门前先还钱!欠1500万呢,听见吱声啊…
-
“再也不买了!要给美国人上一课”
-
土耳其“乱了”,埃尔多安喊话:像个男人一样站出来
-
“不打算去美国建厂,政策多变没优势”
-
“美国完全低估中国,以后可能只有追赶的份儿了”
-
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
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