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精酿:外媒渲染天宫一号坠落会伤人 这个“高级谣言”怎么破
关键字: 天宫一号5. 哪里是传说中的航天器坟场?
对于返回地球的废弃航天器,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大气密度无法精确预测、返回过程中遭受到的震动和冲击力巨大,因此在高速运动时几乎不可能通过主动的动力来实现实时控制 。
而那些能够正常返回的航天器能幸存通过地球大气的过程着实不易:不仅要做好复杂的热防护,底部覆盖满能隔热2000多摄氏度的材料;而且还要调整好姿态返回。单单返回角度这一项就要求极为严苛,例如联盟飞船和神舟飞船要求再入轨迹角度在1.5°左右,航天飞机也要求在5.5~6.9°。稍有偏差,就意味着即便是经过了复杂热防护的返回舱也会被焚毁。
实际上,载人航天器在返回过程中,其实围绕地球转了半圈,和大家想象中的降落过程完全不同。即便靠近地面,还需要降落伞和反推火箭继续工作来减速。
航天飞机的返回也要瞄准角度才行 ©NASA
在世界范围内,废弃航天器(不同于有巨大翼面的航天飞机或者受到保护且带有降落伞等装置的返回舱)精确落点的预测都是个顶级难题。更何况天宫这种形状不规则且毫无防护的废弃航天器,基本只能大概划分一个巨大的潜在残骸落区。目前人类最常用的落区是巨大的南太平洋,这里几乎没有人类生存。当然,即便是划定残骸落区,也只能尽力提前控制(发动机剩余燃料最后工作)让航天器落到这里,甚至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有残骸会坠落下来。
南太平洋是个巨大的航天器坟场 ©dailmail.co.uk
实际情况如何,说是听天由命也不夸张。比如当年美国巨大的天空实验室就落到了澳大利亚大陆上,但残骸数量极其有限,要知道这可是个70多吨庞然大物的坠毁。而更大的重达130吨的和平号空间站,则在一艘货运飞船不断辅助下才擦着新西兰的北部落回南太平洋,单单是它空中解体后燃烧的轨迹就延续了超过1000千米。它的绝大部分都在空中焚毁,在茫茫大洋中也无法确定残余碎片的情况。这毕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块空间垃圾的返回,付出一艘货运飞船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6. 天宫一号到底会不会砸中地面呢?
天宫一号长约10.4米、直径最大3.35米,仅重8.5吨,返回时重量应该更小。比起上述那些老大哥们可谓是“小不点”了。
因此,对于天宫一号的体型、质量、初始设计(没有热防护)而言, 可以说即便精确瞄准、调整好角度都几乎不可能幸存过返回大气的过程,它甚至远不如一个执行过任务的火箭第二级和更高级威胁大。有些任务火箭第二级等飞的较低,大气无法全部处理掉它们,它们的轨迹完全无法准确预测。
但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天宫一号的返回过程受到很多因素决定,几乎没有办法预测它解体后是否一定能烧完,以及万一存在残骸的话到底会落在哪里,这换作是任何国家,也都无法做到。我国早在去年就向联合国大会汇报过我国正在持续密切跟踪监视天宫一号的实时动态,并报告了造成损失的概率很低。
中国驻联合国(维也纳)代表团2017年5约4日致秘书长的普通照会
这个很低的概率是个什么概念呢?
人类航天已经开展了60年,还从未出现过一例在轨航天器返回地球时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天宫一号造成损失的概率应该还远低于你连续随机买号而连中彩票头奖的概率。
中国能明文说,可以说这个负责任大国的态度还是没毛病的。
而这么多外界媒体如此杞人忧天,可能主要是由于天宫一号是人类航天史上在50多年内第一个打破美苏(俄)载人航天垄断的选手吧。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太空精酿团队制作,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监制。“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科学大院
ID:kexuedayuan
从此,爱上科学~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标签 天宫一号- 原标题:天宫一号离轨重返地球,会“击中”我们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孙武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