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婚姻和嫁妆制度究竟是怎么“吃人”的?
目前印度社会的现实是:一个家庭如果在嫁女儿时给了很多嫁妆,他们在给儿子娶媳妇时就会设法索要更多,要把付出去的赚回来。当彩礼或嫁妆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后,一定程度上会形成经济闭环。越贫困的地方,由于缺乏经济能力,就会越依赖彩礼或嫁妆收入,也就更难打破这种闭环。[全文]
-
印度股市优于中国股市?这些因素不容忽视……
印度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其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的巨大潜力,掩盖了这些短期的障碍。印度政府宣布的一系列开放政策进一步刺激了投资者的信心。[全文]
-
“扶老携幼”游泰国,遭遇两个惊险时刻
我岳父母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享受泰国的旅行……[全文]
-
拖家带口“泰囧”,从有生以来最难熬的一趟航班开始……
这次,鬼子来了——哦不,馒头来了。[全文]
-
拉达克岳父母拉萨寻根,多天下来开始看懂中国…
拉达克人民通过岳父母的拉萨见闻,接受了一番鲜活而有说服力的“统战教育”,意识自己原来长期以来都受到了虚假宣传的愚弄,有生以来第一次对中国有了正面的憧憬和向往……[全文]
-
带拉达克岳父母拉萨寻根,这是最好的“统战教育”
对我岳父母而言,为了跨越拉达克到拉萨这一千多公里的直线距离,他们飞了上万公里。在时间的跨度面前,这点距离又显得微不足道了。从1959年算起,足足等了64年,才第一次有拉达克家庭来到拉萨这座圣城。[全文]
-
带印度岳父母逛江浙沪,一路遭受“心灵冲击”
印度人民哪儿见过这种格局和架势,就好像从没谈过恋爱的人遭遇网恋杀猪盘,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全文]
-
这次中国行,我的印度岳父母体验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天堂”
在中国的期间,他们将会经历无数个“人生第一次”,很多事物都是他们前所未见闻所未闻想都不敢想的,对他们内心的震撼不亚于刘姥姥进大观园。[全文]
-
印度构建国族认同,要跨过哪些坑?
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务实的态度,不去挑衅印度,以免唤醒其国族意识,加速其中央集权,迫使其社会改革。我们还要进一步拉开中印之间的差距,给印度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他们大概率会自乱阵脚。[全文]
-
印度不愿接受中国援助,因为不想低人一等……
在印度人观念里,他们虽然比欧美白人低一等,但比黄种人要高一等。而且印度社会的话语权是掌握在少数上层人手里的,他们会引导下边的人一起歧视中国人。印度媒体不忘强调,之前中国给印度的医疗物资,是通过“商业协议”购买来的,以显得自己从未受过中国的“恩惠”。[全文]
-
疫情“反季节爆发”,让蔑视病毒的印度人开始慌了
莫迪说,大家不用担心,我们去年战胜了疫情,今年一样会胜利。这话纯属扯淡,疫情早晚会结束,只要印度人没死绝,那就是胜利。这世界上恐怕没什么事情,印度人是不能使用“精神胜利法”的,1962年印度被中国打得兵败如山倒,都能宣布自己是“胜利者”。[全文]
-
我应该是第一个完整接种印度疫苗的中国公民
我接种完第一剂,果然在之后的36小时内出现了反应。我太太很可爱,第二天跟我说担心我晚上死掉。所幸到第二天晚上所有症状都消失了,第三天满血复活。加拿大友人发来贺电,说印度简直都是特权阶级,加拿大现在眼巴巴等着印度疫苗,目前只有老人能打,普通人可能要到夏天才能轮上。[全文]
-
假如《山海情》发生在印度会怎么样?
印度的运行模式是政府跟富人一起联合起来收割中产。由于国家根本价值观的扭曲,他们并不愿意消除贫困,只是谁都不敢承认而已——消除贫困的本质是在消灭阶级。只有当一个国家有着缩小阶级差距、甚至消灭阶级的愿望,才有可能真正地消除贫困。[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