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务卿蒂勒森在华引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原则 美高层首次认可
关键字: 中美关系习特会在“特朗普总统让美国重新强大起来的路经过北京”这一核心信息框架下,白邦瑞列举了几条特朗普团队密切关注中方动向的几个领域,其中就包括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理念发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
白邦瑞当时表示:“很多中国人觉得奥巴马对中国好,这个不一定对,比如对于新型大国关系,奥巴马没有接受,国务卿克里讲话的时候也没有接受,特朗普就不一定。”
后来在中美双方学界密集交流活动中,有关信息反复得到美方不同机构人员的确认。
据悉,蒂勒森身边的工作人员在蒂勒森访华前提出了“结果导向型的对华关系”概念(a results-oriented relationship with China)。这一概念的提出或许可以被拿来用作“美版相互尊重”的附加注解。
什么是“结果导向”?就是搞外交、处理对华关系很实际,要看双方处理每一件事的结果、效果决定下步怎么走、干什么,对对方究竟该奉行什么样的政策。当然,这个概念是蒂勒森强调的,白宫高层怎么看还要观察,但不管怎样,特朗普处理对华关系重实效,看具体问题的协调结果,这一点不应有什么疑问。
蒂勒森此次访华成效如何将决定两国元首会晤究竟能否尽早举行,而两国元首会晤能否尽早举行及其能达成什么样的共识将决定未来四年中美关系的基调。
中美关系无疑对中美双方都是极为重要的,如何良性互动走好开局每一步需要精确判断、精准发力。
正如媒体评论的那样,中美关系是一组高度复杂的战略关系,对其应有合理期待。特朗普政府对“相互尊重”张开臂膀固然令人高兴,但我们必须始终头脑清醒,对美国单极霸权思维的强大惯性保持足够认识,对后面的艰难曲折有充分估计和足够准备。不应因对方几句好话就“狂喜”,做了坏事又暴怒、“必有一战”,这样的进退失据,是战略幼稚与浮躁的表现。中美关系的运作也要避免陷入空洞概念的堆砌,谨慎乐观十分必要,“狂喜”大可不必。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美国前,被德国媒体称为“自由世界领袖”。今年1月,习近平在达沃斯论坛发表重要演讲后,有德媒形容,中国首次把自己展示为自由世界领袖。
观察者网综合新华社、中国网、环球时报、路透社等报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