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距全球科创中心还有五方面差距 社科院公布亟需追赶名单
关键字: 上海高校高校培养高校人才理工人才高校理工上海理工重点理工科上海理工科上海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缺少什么样的人才?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企业家、科学家、科技创业人才和风险投资人才,而其中最大的“短板”是企业家。
目前上海每万名常住人口中,理工科类本科毕业生仅为15名。(资料图)
澎湃新闻5月19日获悉,上海社会科学院与中国工程科技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上海)联合课题组发布新书《转型升级的新战略与新对策: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研究》,这也是上海首次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智库的合作研究形式,为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把脉”。
建议关注五大领域,高校重点发展理工科
课题组提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在基础科学研究、前沿技术研发、创新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市场、创新成果产业化等五个方面,打造五大功能中心,即全球领先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中心、全球领先技术的研发集聚中心、高科技领先企业的全球性集聚中心、科技创新资源的全球性配置中心、科技创新成果的全球性转化中心。同时,课题组初步拟出一批重大工程与重大项目建议名单,提出应重点关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能源及智能汽车、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五大创新领域。
课题组根据对纽约、硅谷、东京、新加坡等国际创新地的科技指标调查,提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20项核心指标。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些指标非常的细化和具体,例如根据上海交大2014“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上海没有高校进入前100名,指标提出上海要争取2030年1-2家高校进入世界前50强大学,2050年争取1-2家高校进入世界前20强大学。2014《财富》500强总部中,东京有43家,上海只有8家,指标提出,上海要争取2030年拥有全球500强企业总部30家,2050年拥有全球500强企业总部50家。
指标还提出,目前上海市每万名常住人口中,理工科类(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本科毕业生数量为15名,到2030年上海要争取每万人常住人口中,理工科类大学本科毕业生有50名,到2050年要达到每万人常住人口中,理工科类大学本科毕业生有100名。
对此,课题组副组长、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坦言,不得不承认,在科技创新上,理工科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从硅谷、深圳的成功经验看,它们都形成了规模化集聚的创客簇群,这是一批受过理工科学历教育、很多都有高科技企业从业经验的科技人才,他们为追求创新创业而来到一个城市、一个园区,甚至环绕一所大学、一家高科技先锋大企业形成集聚。这样的创客簇群在上海的张江、杨浦等已有雏形,但影响力还不大,与深圳、北京相比已有差距。
王振认为,“上海的大学专业设置有偏差,松江大学城集中了6所文科大学,但大学城对松江没有多少溢出效应,反过来在嘉定就不一样。”王振指出,上海在未来的学科设置,要支持综合性大学进一步发展理工科专业,可以在基础设施、教育经费、师资编制、招生规模等方面提供倾斜性政策,甚至可以考虑适当压缩文科招生规模和资源配置。同时,鼓励和支持一些文科类大学发展理工科院系。
- 责任编辑:李建辉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