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个平台默认公开用户来访等轨迹 专家:泄露用户隐私
关键字: 隐私个人隐私阅读轨迹浏览记录据“央视网”2月26日报道,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大都知道,五花八门的软件、APP经常会出现“系统升级”或者“版本更新”的提醒,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而近日,网上一张疑似微信系统更新的简介图片引发了大量用户的关注。这张被冠以“微信系统7.0.X更新操作提示”的图片,有着和微信一致的LOGO和配色,并配有文字说明,称“本次更新:将新增朋友圈来访功能,告诉你他来过;同时新增朋友圈停留时长功能,告诉你他来了多久。”
文内图片均来自央视网
两段看上去平淡无奇的文字,引发了网友的大量讨论。反对开通该功能的网友表示:“很喜欢没有访客记录的朋友圈”,更有人表示“如果开设该功能,将更换微信号”;赞同开通朋友圈访问记录的网友表示,这样的功能可以“知道谁惦记你,谁懒得理你”。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朱廷劭:因为从目前的这种预测的角度来讲的话,如果能够得到这个人他在各个朋友圈里的这种轨迹信息的话,就能够对这个人的一些相关心理指标做一个比较好的预测了。就等于说我通过你看到不同朋友圈的这种轨迹信息,就能知道你这个人的情况。
微信辟谣:新版本未显示朋友圈访问记录
针对网友的奇思妙想,2月20号,微信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别慌,网上流传的图片是假的”。记者也从腾讯公司获悉,微信会保护用户隐私,在新的版本中并未增加朋友圈访客记录功能。
多个平台默认公开浏览记录 用户无法取消
据了解,微信平台日登录量达到10亿,海量的阅读记录,已经成为了用户信息的大数据。而网友们之所以在意朋友圈会不会公开浏览轨迹,是因为有着“前车之鉴”。央视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多个用户量达到千万级的网络平台,都存在用户浏览记录被平台主动公开的情况。
QQ空间访问轨迹被公开 隐身访问需交钱
同属腾讯公司旗下的老牌社交平台——QQ,就具有“QQ空间的访客记录功能”。记者发现,QQ的设置中并没有提供“关闭访客记录反馈”的功能,但却提供了“隐身访问他的空间”和“隐藏他的访问记录”两个收费功能,用户想要使用无痕浏览需要开通QQ的黄钻会员,而黄钻会员的收费为1个月12元。
“钉钉”是一款主打社交类的互联网平台,记者通过数据搜集发现,仅在苹果的iOS系统,“钉钉”近一年的预估下载量超过了3000万次。而记者发现,“钉钉”在群聊的使用环境中,用户发表的留言前通常被标注了“消息未读”反馈信息,并用不同颜色的字样标记,比如这条消息有几个人未读,当记者点击“未读”的字样后可以清楚查看到究竟是谁“未读”这条消息。
记者发现,“钉钉”在其用户协议中明确“服务内容包含消息未读列表等技术功能,这些功能服务可能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服务版本不同、或服务提供方的单方判断而被优化或修改”,而记者并没有在“钉钉”中找到关闭阅读记录的选项。“钉钉”的客服人员也向记者表示,该功能的开通并不由用户自行决定。
钉钉客服人员:这块出现一个“已读”和“未读”,比如说他们老板或者说咱们领导发送信息之后,他可以很一目了然知道哪些同事已经读了,哪个同事没有读,这样的话已读的情况下可以他去操作,没有别的时候可以提醒一下您,就是我发送什么信息您去看一下,就这个意思。
记者:我如果想关闭,现在目前来说是没法关闭的是吧?
钉钉客服人员:这边是没法关闭的,先生。
调查中记者发现,用户阅读、浏览的轨迹在未征得其本人同意就反馈给他人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微博平台。“微博私信”作为网络匿名聊天的工具,曾被用户反映因为无法关闭“私信”的已读和未读反馈功能,对信息的接收者带来了困扰。有网友更表示,这一功能直接暴露了用户是否登陆和浏览微博的隐私。2018年11月1号,微博平台通过发布公告,称下线“微博私信的已读功能”。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 胡钢:这实际上是传统电信和互联网的差别,电信是一定要健全的,就说我一定要搞清楚对方是谁,因为我们传统的电信的环境下,你电话的固定电话一定清楚的知道对方是谁,另外电话公司都有登记的。互联网或者说移动互联网、移动通讯把这种规则改变了,总体来说互联网对于个人信息的影响应该说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在这种个人信息隐私权益意识日益高涨的今天,对于这种情况更多一份警醒,应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专家:浏览轨迹属隐私 平台不应无视
有法律学者表示,目前互联网社交平台中用户的阅读记录被反馈的功能类似于传统电子邮件中的“收到信件的自动回信”。而不同的地方在于电子邮件的阅读反馈是否显示,其决定权在于收件人,但目前多个网络社交平台的阅读反馈却成为了发送者掌握的权利,既不符合用户自由选择的原则,也涉嫌泄露用户数据隐私。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网络浏览的行为信息也属于隐私的范围,必须要把退出的机制和无痕浏览的体制让用户去自己选择,不能强制用户去用它们这种新功能,不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之下把自己的轨迹暴露给别人,即便这个人是你好友,这个也不行。这个“已读”和“未读”相当于一个电子邮件的回执,应该由用户自行来决定是否开通。如果剥夺了用户自己设置的权利,直接强制性的要发一个回执给对方,这个可能涉及到一个消费者自由选择权。
今年1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明确App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不以默认、捆绑、停止安装使用等手段变相强迫用户授权,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与用户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有学者就表示,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消解信息的不对称性,而互联网平台对用户的阅读轨迹进行的不对称反馈行为也应当被关注,避免成为监管的真空地带。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 胡钢:从互联网的一贯的逻辑上来说,首先我是要记录你的整个的行动,但是记录完了以后,你不能把这个数据你再去加以利用,再去商业化转给别人,这是不可以的。某个IP地址或者是某个好友哪天访问了我,他感兴趣是什么,我知道了这些信息,然后我比如说未经相关的权利人的同意,把它告诉别人,然后这种可能就会造成这种个人信息的这种滥用。未经他人同意,这样做是不可以的。
(央视记者 马力)
- 原标题:网传微信更新版本引关注 朋友圈浏览记录或被公开成焦点
- 责任编辑:连政
- 最后更新: 2019-02-27 10:04:51
-
央视质问内蒙古矿企事故:下矿井的车踩不住刹车?
2019-02-26 07:28 煤矿安全 -
渤海发现1000亿方大气田 百万人口用百年
2019-02-25 11:27 能源战略 -
吉林:用实干作答 以发展求变
2019-02-25 09:03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泄密!多名公务员因微信办公被处分
2019-02-22 08:14 网络战线 -
九天揽月!习近平这样引领航天强国梦
2019-02-21 20:0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央视:违建别墅为何拆得快查得慢?
2019-02-21 20:01 依法治国 -
习近平会见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2019-02-20 20:21 嫦娥奔月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19-02-20 08:44 聚焦三农 -
赵正永落马35天后 他的外甥被双开
2019-02-19 15:00 廉政风暴 -
今天,我们这样诠释习近平三年前的一篇重要讲话
2019-02-19 14:47 -
“削山造地建别墅”,省委书记:立即调查!
2019-02-18 19:34 基层治理 -
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 习近平强调这十六个字
2019-02-17 09:1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019-02-16 17:46 依法治国 -
【总书记的牵挂·一枝一叶总关情】战旗村里看振兴
2019-02-10 20:2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医院来了对母女一番话后拿出5万现金,医生们都愣住了
2019-02-10 16:01 医患关系 -
幸福中国年:投身奋进新时代 我们都是追梦人
2019-02-09 10:42 -
总书记来过我们家 黄土高坡致富路
2019-02-08 14:4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川剧+RAP+吉他弹唱 新春“快闪”打卡成都网红地标
2019-02-07 17:10 -
总书记来过我们家 坝上人家万户春
2019-02-07 08:4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相关推荐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43“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17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6“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0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