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中国PM2.5浓度下降32%仅用4年,美国却花了3倍时间
关键字: 环境保护防止污染污染防治攻坚战【编译/观察者网 唐莎莎】“打响治污战4年后,中国赢了。”昨天(12日),《纽约时报》报道称,从2014年至今,中国以创纪录的速度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上初战告捷。
不过,针对外媒的肯定,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10日的表态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回应,“当前大气污染治理还处在负重爬坡、任重道远的阶段,来不得半点松懈。”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2014年3月4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对近3000名代表表态,将重拳出击强化污染治理。如今,4年过去了,数据显示“中国赢了”,而且是以创纪录的速度打赢了这场污染治理战——城市细颗粒物浓度(PM2.5)的浓度平均下降了32%。
中国到底如何做到的?
《纽约时报》报道称,在李克强讲话的前几个月,中国发布了一项空气质量计划,要求所有城市的PM2.5浓度至少减少10%,对北京的要求则是降低25%。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中国禁止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建新的燃煤发电厂;并要求现有工厂减排。另外,在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则严格限制路上的汽车数量;同时降低了钢铁产能,关闭部分煤矿。
2017年10月18日,北京海淀一社区内,海淀区无煤化空气能集中供暖站。 图自视觉中国
如今,这一系列措施明显有了成效。根据遍布中国的250个环境监测站数据,《纽约时报》记者发现,中国的环境确实有了极大的改善。
其中,北京的PM2.5浓度下降了35%,河北石家庄下降了39%,在2015年被称为中国污染最严重城市的保定,这一数据也降低了38%。
报道称,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如果空气污染指数持续下降,根据从204个县获得的数据推算,中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将延长2.4年。
随后,报道将中国此番取得胜利的污染治理与几十年前的美国进行了对比,尤其是铁锈地带。(观察者网注:“铁锈地带”最初指的是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传统工业衰退的地区。)
美国“铁锈地带”
1970年的《清洁空气法》颁布之后,美国花了4年时间让空气污染指数下降了20%。随后,又用了12年甚至经济大萧条作为代价,才完成了中国仅用4年就降低32%的成果。
肯定完成绩,《纽约时报》也没忘记趁机“安利”一波“美国经验”。
文章称,中国目前的污染指数依然远超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达到WHO标准之后,中国人均寿命将增加4.1年。
而中国能否保持如今的环境改善趋势,取决于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之间是否平衡。“毕竟,早期的污染治理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靠的是特殊的行政命令,而不是通过市场寻找到降低污染的廉价方法。”
在实行《清洁空气法》之后,美国过尝试大量减污措施,最后证明基于市场的监管最为合算,而中国目前尚未尝试类似的方法。
图自福布斯网站
文章最后称,在美国只能“间歇性”地利用市场机制治理污染时,如果中国能够采用这种方式打赢环境保卫战,那将具有非凡意义。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唐莎莎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26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17“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76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94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