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年,故乡在我的照片上
关键字: 四川南充老照片故乡摄影杨麾嘉陵江10月26日,新浪图片发布了一组摄影作品。这些照片来自于一位生活在嘉陵江边的老人。40年来,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家乡的爱,为故乡留下了几万张照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老人的作品,也听听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我是摄影师杨麾,今年六十五岁。我的故乡在四川北部的小城南充,湍急而平缓的嘉陵江穿城而过。我从小听着嘉陵江的水声长大,除了短暂的出差和出游,几乎没有离开过故乡的土地。时代在变,故乡的风物也在变。别人的故乡存在记忆中,我的故乡在我的照片上。
我的祖辈生活在长江边的重庆涪陵,而我的父亲和母亲在南充相识并生下我。我母亲出身不好,从南充师范毕业以后就分回到原籍南部县乡下教书去了。图为1980年龙门镇,4月的嘉陵江,水清流缓,码头岸边是当地人洗衣涮物的天然之地。
我八岁那年,开始在母亲教书的老寺庙或者古祠堂里读小学。那正是“大跃进”年代,母亲作为教师,要“检查”老乡挖地深度够不够。我发现她和老乡之间有着浓浓的亲情。图为1984年南充城区。傍晚,从广元前往重庆的货运船停靠南充中渡口修整,埋锅造饭,洗晾衣物。
1969年秋天,我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跟老乡们一起干农活、抓黄鳝和泥鳅、听故事、看戏,那些年的春夏秋冬、农闲农忙,至今想来仍难以忘怀。由此,我跟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图为1987年南充城区。嘉陵江畔挑夫们把自带的大米装进搪瓷盅一起蒸煮。
我1974年从南充医专中专毕业,被分配到南充县卫生防疫站宣传股工作。那时我用的是海欧牌黑白相机,全国统一售价124元。单位有暗房,我自配药水冲洗照片。图为1989年龙门镇。到镇上卖肥猪的的农户刚把猪弄下船,就遇到了在码头上寻找商机的猪贩子,两人开始讨价还价。
- 责任编辑:杨秀楠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166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