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国出台“限奶令” 针对中国顾客
关键字: 奶粉奶粉限购令多国下达奶粉限购令限购令中国顾客拖粉族全世界都在限奶
继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出台针对中国大陆消费者的“限奶令”之后,英国各大超市日前也对奶粉实行“配额制”。英国乐购、莫里森等超市规定,每人每天限买两罐奶粉。
外国奶粉制造商不满
奶制品生产商达能公司第一时间发布声明,对限奶令表示惋惜。“我们知道,一些奶粉通过非官方渠道出口到中国以满足中国父母的需要,这增加了奶粉的需求。”“对此造成的任何不便,我们深表歉意。绝大多数父母每次只购买一罐,所以我们希望该政策不会对英国父母造成太大影响。”
英国零售商协会发言人理查德·托德表示,“一些零售商对婴儿奶粉进行限购,这是为了让每位顾客都能买到奶粉。”
各大奶粉生产商对这一政策颇有微词。达能公司就委婉地表示,公司会加大奶粉供应量,确保不会断货。而同在限购之列的雀巢公司发布声明称,“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奶粉批量出口造成了货源紧张,本公司正在跟所有的零售商沟通确认,并向他们表明,雀巢没有、也不希望婴幼儿奶粉出现任何存货问题。”
外有政策 内有对策
尽管境外多地都进行了严厉的限购,但记者调查发现,跨境“拖粉族”的业务事实上并未因此受到预期的遏制。
日前,记者在广州一家港货行里见到,多个畅销品牌的港版奶粉一应俱全,甚至连前段时间在香港超市都紧缺的1阶段奶粉也一个都不少。
据店家透露,经过了短暂的适应期,拖粉生意已经重新恢复正常。过去一个“水军”一次要拖8―10罐奶粉,每罐人工费10元,在新政之下,现在虽然只能每次拖2罐,但每一罐的人工费相应大涨,令水军的收益跟以前持平。“以前要专门拖很多罐奶粉太重,只有水军做,现在很多人都愿意随手帮带2罐,就当补贴路费了。”
而这部分大涨的人工费当然都落到了内地消费者头上。年轻妈妈于小姐反映,她家宝宝一直食用的港版美赞臣奶粉的3段婴儿配方奶粉在广州、深圳的部分港货行里,每罐的售价较新政实施前已经提高了30元左右。虽然价格更贵了,于小姐依然表示:“没办法,为了孩子的安全也只能买。”这代表了大多数内地父母的心声。
各国和地区奶粉限购一览
美国 2012年6月,美国Walmart等大卖场宣布奶粉限购5至12罐
新西兰 2012年9月,新西兰的部分超市贴出中文标注的“奶粉一人一次限购两罐”
澳大利亚 2012年10月,澳大利亚多家大型连锁超市、药房贴出中文限购标识,每人限购3罐
德国 2013年1月,德国大型超市“DM”对当地的婴儿奶粉实行限购,每人限购4罐
荷兰 2013年1月,荷兰商业企业进行了自发的限购,当地各大超市、百货店、药店购买奶粉,每人限购从1罐到3罐不等
澳门 2013年1月,澳门特区政府宣布优先接受澳门居民登记买奶粉
香港 2013年3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限带令”,每人携带奶粉出境不得超过1.8公斤
英国 2013年4月,英国部分超市两种婴儿奶粉单笔购买不得超过2罐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杨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924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6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