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中国遇上“小基建狂魔”孟加拉国
帕德玛大桥是中资工程承包企业在中国境外建造的最长桥梁,对孟加拉国来说更是意味深长——不但展现出孟加拉国自掏腰包推动建设的勇气和实力,更是其走向自立自强的“强心剂”。[全文]
-
手里有粮的印度,为何刚说要当救世主,转眼就“鸽”了?
“印度农民不仅将确保印度本国,且将确保全世界都得到照顾。”然而,没想到,印度这是在给全世界“画了个大饼”,且反水速度之快令人大跌眼镜……[全文]
-
印度为何屡对小米下狠手?
当前全印上下都弥漫着诅咒中资企业失败、本土产品取而代之的情结。在这种背景下,打压小米无疑是烈火添柴,既能增强莫迪政府经济民族主义强人的形象,也迎合着印度对于“自力更生”的想象。[全文]
-
跟着中国,尼泊尔才能“站着把钱赚了”
我们更需要担心的,其实是美国对尼泊尔舆论传媒的渗透,尼社会对我国的态度至关重要。受印影响,尼国内反华活动延绵不绝,但规模、数量、影响力均难成气候。然而,2021年初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加强在尼活动,导致尼国内反华活动明显增多。[全文]
-
莫迪罕见妥协,究竟如何影响印度大国运势?
莫迪改革尽管方向正确、目标宏大,但细究起来,往往准备草率、过程扭曲,导致成本高昂、配套缺失,最后不免一地鸡毛、不了了之。可以说,这种执政风格体现出“情况不明决心大、事实不清信心足、胸中无数点子多、决策失误态度牛”的特征。[全文]
-
“全世界每隔四年羞辱一次印度”
“全世界每隔四年都会花费数十亿美元竭尽所能羞辱印度中产阶级。随着奥运的进行,他们将印度获得的奥运奖牌除以印度的人口;他们反复提及那些人口只有印度零头的零头却拿了更多奖牌的国家;他们还不忘提一嘴印度从未举办过奥运会。”[全文]
-
印度地方突然推行计划生育,不想在人口上赶超中国了?
印人党亟需寻找新议题巩固选举基础,人口议题就成为其攫取选票的应急策略。在人口问题上,印人党急于管控的,并非激增的人口总量,而是精确瞄准印国内穆斯林群体人口……[全文]
-
美国炒作“实验室泄露论”,印度:跟上跟上
印人党的逻辑是:“由于边境问题,中国利用新冠病毒攻击印度,以此作为报复”。更有甚者,将印度描绘为所谓世界保护者——为了全球利益在一线同时抗击“中国侵略”和“中国病毒”。[全文]
-
莫迪不抱团抗疫,反抱团“抗中”?
印欧合作并非一片坦途,以最为迫切的抗疫为例,印度是全球“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倡议的发起国之一,而欧洲国家对此整体持负面态度。在经贸投资领域,八年前“逼停”双方谈判的分歧至今仍然存在。[全文]
-
号称重化工业初具规模的印度,怎么就“缺氧”了?
2020年下旬疫情“好转”以后,莫迪热切希望推动经济恢复,因此这个时期印度全国产出的氧气,50%仍用于工业生产而非进行战略储存用于医疗用途;同一时期,印度对外出口的氧气更是同比上升近一倍。直到今年4月22日,莫迪政府才依据法院禁令,将90%的氧气产量限定于医疗用途。[全文]
-
印度正酝酿一场史上最疯狂的疫情爆炸?
印度第二波疫情无疑促使人们怀疑此前疫情数据的真实性,而志得意满的印度政府、满不在乎的印度民众、不断变异的病毒变种、规模巨大的大型集会,更像正在酝酿一场史上最疯狂的疫情爆炸。[全文]
-
这次,印度对中国制造中心地位的挑战是认真的
不可否认的是,在“印太”框架下,印度确实拥有极佳的发展机遇窗口……在如此有利的条件下,如果印度内部改革取得突破,就能大举借重美、日、澳联动之势,撬动自身跨越式发展所需动能,不断朝取代中国的总目标迈进。[全文]
-
“印度已准备好用两支‘印制’疫苗拯救人类”
自制疫苗的推出对于饱受疫情折磨的印度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然而,印度疫苗真是莫迪口中能够拯救世界的“银色子弹”吗?[全文]
-
想趁“疫”打劫的印度,为何最终受损最大?
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中国,印度欲趁火打劫利用中国短期断供吸引制造企业离华赴印,其定然不会想到自身最终会沦为受损最大经济体,而其制造业订单反而加速向中国流动……[全文]
-
欧洲智库起底印度情报机构:为抹黑中巴,满世界造谣
在总部位于德里的集团的领导下,这一虚假信息网络以日内瓦、布鲁塞尔为基地,遥控分布在116个国家、地区的750家虚假媒体、冒牌智库、虚构NGO,借由印度主流通讯社洗白信息并放大影响力,每天诋毁中国、巴基斯坦,并大肆鼓吹亲善印度。[全文]
-
印度刚登上美国的小船,就要翻了?
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大势下,让印度成为域内遏制中国的“排头兵”已成为美国两党的共识,不会因拜登上台而改变。不过,由于拜登上台后中美关系可能会有所缓和,且他可能重拾“普世价值”的说辞,尽管美国会继续利用印度,双方可能会出现一些嫌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