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诗伟:蒙内铁路破坏环境?想想青藏铁路吧
关键字: 肯尼亚蒙内铁路青藏铁路保护环境动物保护国家地理4月18日和22日,美国《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分别在英文和中文网页刊登文章《肯尼亚在建铁路威胁野生动物》(Controversial Railway Splits Kenya’s Parks, Threatens Wildlife),不仅指责中国承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穿越内罗毕国家公园威胁到了野生动物,还引述世界银行2013年的报告,称“建造一条全新的标准轨距铁路非常昂贵,而且没有必要,将旧铁路翻新其实是更好的选择”。
美国《国家地理》英文版和中文版分别刊文指蒙内铁路穿越内罗毕国家公园威胁野生动物
对此,蒙内铁路项目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用一系列事实,对文中“存在不实和有失公允”的言论作出驳斥。
而仔细阅读《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英国殖民者百年前修建的米轨铁路、环保组织、蒙内铁路和A109公路等字眼不断跳出来,那么在肯尼亚这片野生动物王国的土地上,新老铁路又上演了怎样的故事?
沿着殖民者的老铁路,打造合作共赢新铁路
回顾100多年前的1896年5月30日,大英帝国的殖民者们聚集在蒙巴萨,出席米轨铁路动工仪式。当时英国为控制维多利亚湖经济,强迫肯尼亚修了这条铁路。可以说,米轨铁路是用皮鞭抽出来的。
1896年5月30日,英国殖民官员在蒙巴萨出席米轨铁路动工仪式(图片来源:A TALE OF TWO RAILWAYS)
此后,英国殖民当局征用大量印度和巴基斯坦劳工,用五年时间建成了这条乌干达铁路(Uganda railway),铁路从海滨城市蒙巴萨经内罗毕,一路延伸到乌干达腹地,将英属东非和乌干达保护地连接起来。
乌干达铁路(Uganda Railway)蒙巴萨(Mombasa)至乌干达(Uganda)线路图(绘于1913年)
至1936年,已开通的铁路干线和支线总长达2615公里。直至20世纪60年代,肯尼亚和乌干达独立前,两国的资源沿着这条铁路,源源不断地输往宗主国——大英帝国。
如今的米轨铁路,破旧的列车缓慢行驶在淹没于杂草丛中的轨道上,一些人聚集在路口,火车经过时扒着扶手就轻松爬了上去。这条百年前设计时速在65至70公里的铁路,现在只能以时速25至30公里的速度行进。走完全程,客运列车至少要12个小时以上,货运列车有时要走1天半,且列车出轨事故频发,安全得不到保障。有一位中国路桥公司的老总曾体验米轨铁路客运列车,他上午9时从内罗毕正点上车,等到中午12时才发车,到了第二天上午10时,发现火车运行里程还不到一半。这位老总无奈提前下车坐汽车返回。
如此缓慢的铁路交通不仅难以满足肯尼亚和依赖蒙巴萨港的东非各国对物资运输的要求,还使许多被迫选择铁路的货运成本大幅上涨,发展现代铁路不仅逐渐成为肯尼亚政府的构想,还成为乌干达、卢旺达等希望建立东非铁路网的内陆国家的希望。
不过,项目论证前期,西方国家多家咨询公司的互相缠斗以及不菲的咨询费用令铁路规划不断延后。对此大为光火的肯尼亚政府将希望寄托在中国企业。中交集团旗下的中国路桥及时出手,免费为肯方做了一套可行性方案,双方在2009年签署谅解备忘录。不过,对中国铁路标准心存疑虑的肯方提出项目必须采用美国标准《AREMA》。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印度官方称已超日本成第四大经济体,果真? 评论 312欧洲央行行长呼吁:这是欧元替代美元的机会 评论 271“仅一代人时间!中国重新定义土木工程极限” 评论 124“涉及美越谈判,欧盟官员对越南发出警告” 评论 89美媒涉华提问“挖坑”,泰外长不上套 评论 54最新闻 Hot
-
格陵兰岛催美欧:要我们找中国?
-
印度官方称已超日本成第四大经济体,果真?
-
莫迪再威胁巴方:要么吃你的饭,要么吃我的子弹
-
34年后,日本失去最大债权国地位
-
“澳军机舰艇逼近中国友善吗?先反思你们对中国做了什么”
-
默茨警告美国:升级贸易战试试
-
“特朗普疏忽了:对付中俄,没这国不行,可眼下…”
-
原中候委李石松被公诉,贪腐长达20余年
-
字节跳动辟谣
-
哈马斯接受停火方案?美以否认
-
西藏定日警方通报珠峰景区5辆车被砸:嫌疑人系精神病患者
-
集中整治违规吃喝!江西、河北等多省省委书记开会
-
普京:西方企业可以回来,但得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
德国都看不下去了:已无法理解以军的加沙行动
-
欧洲央行行长呼吁:这是欧元替代美元的机会
-
“减少美军,韩国要陷入中美之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