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诗伟:2015年新加坡大选——没有李光耀的狮城再出发
关键字: 新加坡李光耀李显龙新加坡国会选举人民行动党工人党后李光耀时代8月25日,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在总理李显龙建议下宣布解散国会,新加坡第13届国会选举正式开跑。在历经9月1日至9日的选战和10日冷静日(Cooling-off Day)后,2,304,331张选票(其中包括47315张废票)在这场被李显龙总理定调为“决定国家未来15年到20年和人民合作的团队,以及决定新加坡下一个50年发展方向”的选举中,于11日投票日有了自己的归属。
根据新加坡选举局(Singapore Elections Department)12日正式公布的结果,执政的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 PAP)以69.86的全国得票率,赢得89个国会议席的83个,远超2011年大选60.1%的得票率。在选区方面,人民行动党赢得了13个单选区的12个和16个集选区中的15个;最大的反对党工人党(Workers’ Party, WP)惊险地保住2011年大选中赢得的阿裕尼集选区和后港单选区的共6个国会议席,其他反对党则全军覆没。
新加坡政治漫画,图中闪电符号的是人民行动党,锤子符号是工人党
赢得议会绝对优势的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独立五十年后得以继续执政,根据宪法,李显龙作为党的领导人,在2004接任总理,并于2006和2011年大选中两度连任后,再度组阁出任总理。
自1990年李光耀卸任总理到今年过世,新加坡逐步进入了没有李光耀的时代。李光耀如何塑造了今天的新加坡?没有李光耀的新加坡又将向何处去?
向后李光耀时代过渡的新加坡——营造良性政治生态
在李光耀《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一书中,奉行“精英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李光耀指出“一旦核心领导层素质下降,所有的附属机构也会素质下降,如果一个人的能力低于另一个人,那前者是无法正确评估后者的。”他不仅十分看重领导团队的素质,还时刻考虑自己离任后领导层的更新换代,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1988年,新加坡开始实行集选区制度(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GRC),人民行动党通过“资历深厚的党员+政治新人”的模式,不仅巩固自身执政地位,还引入更多有才华的新人,保证了领导团队的代际更替。同时,集选区对候选人团队中必须包含其他种族的要求也维系着新加坡这个以华人为主的多元种族社会。
1990年,李光耀辞去总理,将权力的接力棒交给吴作栋,新加坡开启了向后李光耀时代的过渡。2004年,接力棒传到李显龙手中。在向后李光耀时代过渡时,人民行动党也在稳步营造着更加开放良性的政治生态,也在塑造者新加坡选民理性的政治参与。
1984年,为确保国会中有非执政党的代表和更多不同的声音,新加坡增设非选区议员(Non-constituent Members),即从得票率最高的反对党未当选候选人中任命最多不超过6名的非选区议员。1991年,新加坡增设官委议员(Nominated Members),即由总统根据国会特别遴选委员会的推荐,任命任期两年半官委议员,以反映独立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而反对党为保证人民行动党在1991、1997和2001年三届大选均采用“补选策略”,即反对党在提名日只在部分选区提出候选人,使人民行动党以无竞争对手而自动赢得半数以上国会议席,取得执政权。在打消选民对政治“变天”的担忧后,反对党呼吁选民在放心在其他选区投票给反对党候选人。这样不仅保证行动党的执政地位,还确保国会中有反对党的声音。
2010年4月,新加坡通过宪法修正案与国会选举修正案,进一步放宽对反对党的限制,如规定非选区议员人数上限从6人增至9人,如果当选为议员的反对党人少于9名,国会将邀请落选的反对党候选人里得票最高者担任非选区议员,直到把国会里的反对党议员人数补足到9人。增设小规模集选区的设计也有利于增加反对党获胜的几率。另外,对于发布竞选广告的规定等都有所放宽。但是,无论新加坡政治发展如何进行,维护新加坡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任何的个人攻击、以挑拨种族矛盾和不实指控等拉取选票以及危及社会稳定的行为都是严厉禁止的。
“政治分水岭”后的新加坡与没有李光耀的新加坡
在2011年有着“政治分水岭”之称的选举中,人民行动党虽赢得87个议席中的81个,但得票率跌落至1959年执政以来最低的60.14%,并首度在集选区中失利,反对党工人党赢得阿裕尼(Aljunied)集选和后港(Hougang)单选区共6个议席。在2013年1月26日的补选中,工人党又拿下榜鹅东(Punggol East)单选区。加上两名非选区议员,反对党在国会的气势达到历史高度。也正式在此次大选后,内阁资政李光耀和吴作栋宣布退出内阁,新加坡正式进入后李光耀时代。
在此次支持率较以往大幅下滑后,人民行动党的工作重点有了新的变化。在原有强调精英主义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社会大众的心声,着力解决民众的诉求,其中包括提高底层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缩小贫富差距,在涉及房屋、医保和教育方面进行“战略调整”。同时,在2012年11月,中国籍巴士司机的罢工和2013年12月小印度外劳街头骚乱后,执政党通过放慢引进外劳的策略让企业聘用廉价外籍劳动力变得更加困难,同时要求企业提高底层人员薪资,并修改劳动法以提高就业安全感。一系列政策赢得了民众的欢迎,成功化解了民众的积怨。
2015年新加坡选区划分图
尽管有评论认为,人民行动党借助民众对国父李光耀去世的怀念拉取同情票和建国50周年前夕派发红利拉票对此次大胜有较大影响,但更核心的因素应是人民行动党在社会上长期塑造的理性政治参与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与。其中民众的理性政治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突出表现为民众对“为反对而反对”的政治文化的反感。
本次选举中的突出特点便是所有选区均有反对党候选人参选。虽然在西部各选区,人民行动党胜算较大,东部的东海岸、阿裕尼、马林百列、后港和凤山等选区爆发人民行动党与工人党的激烈竞争。然而,区域及全球经济不稳、行动党候选人一直公开表示如果选民支持在野党,行动党将无法取得足够议席成功连任以及各反对党连日火爆的群众造势活动触动了新加坡社会担忧“变天”带来不稳定的神经,促使选民投票支持人民行动党,让这个由富有经验的团队来应对困难。这点从工人党在阿裕尼集选区的支持率大幅下滑,仅以微弱优势保住席位可见一斑。主因便是其治下市镇会财务问题和执政党惠民政策在全国的积极影响。
大选过后,新加坡再出发
通过分析各方在此次选举中的表现,人民行动党“你我同心,为国为民(WITH YOU, FOR YOU, FOR SINGAPORE)”的竞选口号,以携手打造新加坡的未来,赢得了主流选民希望国家政治稳定的民意支持。而那些并未拿出实际政纲和解决问题措施,一味批评执政党的反对党并未得到选民的认可。
此次大选中,近60万的年轻选民首度参加选举也是一大特点。赢得选举的李显龙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将“期待能有人聆听他们(年轻世代)的一件,也期待他们(年轻世代)的看法能受到更多重视,而我们也因此直接通过这些渠道与新加坡人进行交流,让他们(年轻世代)做出更具建设性的贡献。”
考虑到李显龙执政团队的年龄和健康因素,形成新一代接棒团队领导新加坡已提上日程。意识到这一点的李显龙曾指出,这个新团队的核心已经在过去几年逐渐成形,但仍需加强阵容,以继续领导新加坡取得成功。同时,人民行动党更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即使李光耀先生不在了,执政团队一样能带领新加坡实现更好的发展,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在此次大选中,工人党作为较为成熟的反对党,虽然支持率有所下滑,但在民众希望在国会中有不同声音的诉求下,仍保住了六个议席。不过,工人党在自身建设上仍需加强,正如其对自身的定位那样,工人党并不是要取代人民行动党,而是要成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监督政府职能,与执政党实现良性政治互动的反对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