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刚:如果中国“大一统”是一个“运营系统”,谁决定了它的兴亡?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严密户籍控制的编户齐民制度,即国家根据掌握的民众户口,征收田赋和人头税,征发徭役和兵役。这种农业社会最基本的资源动员方式,贯穿帝制时期主要的朝代。相较之下,北方少数民族的金、元和清等政权,最高统治者分别实行猛安谋克、千夫长和八旗制度,均为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组织体制和资源动员方式。这些既是围猎或放牧的生产单位,又是战时军事行动的战斗单位,还是国家基层的行政单位,一旦战争爆发,所有成年男子自备战马、兵器和粮食,其成本之低、效率之高,都是中原农耕政权难以模仿的。元明清帝国时期,天下政权运营系统大部分时间为少数民族统治集团掌控,这种资源动员上的优势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百年大变局:中华走出历史的循环
如果沒有发生鸦片战争,中国两千年农业文明的国家治理体系,将可能继续和发展下去。尽管运营系统可能爆发周期性的危机,以致发生王朝衰亡、朝代更迭,但只要新的王朝建立,统治者对于失衡的关系进行调整和恢复,运营系统将会得到重新地启动和延续,在新的条件下实现匹配和平衡,从而进入下一轮的反复,形成了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及郡县制为统治策略的独特闭环和循环。
在两千余年的漫长岁月里,这片地球东方辽阔的土地上,无论是野蛮暴力造就的皇权系统,还是理性思辩孕育的文治体系,无论是长时期的分裂、对峙和战争,还是繁荣兴旺的大一统王朝,以汉人为主体的农耕民族始终是不曾改变的创造者。这实际意味着古代中国治理体系顽强的生命力。在古代交通、通讯都较为落后的条件下,维持这样超大规模巨型国家的大一统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
欧洲、中东等地出现过的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多个政权,崩溃后再也没能获得重建。在古代中国治理体系成熟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凝聚全民共同价值的作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策略中的相关制度、法律和政策,士大夫文官政治为根本特征的组织体制,编户齐民的资源动员方式,等等,尽管存在着种种弊端,至少在相长的历史阶段是符合国情的。这种在独立环境中发展出来的治理经验与教训,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治理文明的重要贡献。
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后,古代中国治理体系存在的内外条件逐步发生了改变。十九世纪中期,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先进大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封闭的大门,强行将中国清政权带入西方主导现代民族国家治理体系。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俄国、日本和德国等工业化后发国家,更进一步侵略和肢解中国的领土、主权,将清政权的运营系统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在旷古未有之奇变面前,清政权的统治者从固步自封、掩耳盗铃、惊慌失措到屈膝投降,逐步失去了主导国家治理体系的能力。原先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中的农业文明国家,突然被置身于完全不同的大环境中,在世界大舞台的博弈和竞争中,处在了落后和被主宰的位置上。
中国社会在向工业文明的被动转型中,从统治理论到统治策略,从组织体制的团队视野、机构设置,到人力、财力资源动员的方式,都已无法适应现代国家系统运营的需求。历史呼唤着新的时期全局性的解决方案。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我们已经可以平静地探讨古代中国治理变迁中的得失成败,让历史从不同的维度告诉世界与未来。这既是作者数十年学习、研究的成果,也是身为炎黄子孙的一份责任。
《兴亡——中国两千年治理得失》,沈刚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