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拓展市场,大众旗下卡车集团将目光转向中国
最后更新: 2025-03-12 17:10:17【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观察者网 高莘】
3月11日,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卡车业务单元传拓集团(TRATON GROUP)正式对中国合作伙伴及媒体展示了其未来发展战略——即基于商用车市场的电动化市场发展前景,在战略层面全面转向与中国共赢的发展模式。
官方资料显示,传拓集团共拥有斯堪尼亚、曼恩、万国、大众卡客车(Scania、MAN Truck&Bus、Internationa、Volkswagen Truck&Bus)四个品牌,主销市场为欧洲、美国、南美。
斯堪尼亚的模块化技术将导入其他品牌 观察者网
传拓表示,集团在未来将以斯堪尼亚的模块化技术为经验,在其他三个品牌上进行复制,并将旗下四个品牌的研发进行全面整合,建立传拓模块化系统(TMS)。
而其整合的前提,则是源于传拓在商用车领域对更广阔市场的渴求。
据传拓官网发布的2024年度集团业绩显示,2024年,该集团延续了上一年的整体销量表现,共实现33.4万辆新车出售,同比微降1%。
其中,作为销量占比最高的斯堪尼亚品牌,正主导着传拓拓展市场的关键。
全面转向中国
据斯堪尼亚亚洲工业运营总裁Ruthger de Vries介绍,这家在全球拥有超过130年历史的卡车品牌,目前正面临着全球化市场的全新抉择,而中国,便是斯堪尼亚和整个传拓集团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打造中国工厂前,斯堪尼亚在全球有两家工厂,其一为围绕1891年建设的瑞典研发中心打造的欧洲生产运营中心,另一家为1967年在巴西打造的欧洲生产基地的翻版工厂。
然而,两家工厂的年产能仅有10万辆,仅参考去年斯堪尼亚品牌10.2万辆的销量,这些历史悠久的工厂,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增长。
Ruthger称,当前卡车市场正基于运输需求的提升而不断增长,这一趋势在中国尤为明显。
传拓中国办公室总代表何墨池 观察者网
传拓中国办公室总代表何墨池(Mats Harborn)则补充道,“百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一直十分稳定,但如今整个行业日新月异,集团在面对数字化、电气化时也需要准备更多资源。”
所以,斯堪尼亚从2020年开始便在江苏如皋独资控股打造了全新工厂,设定年产能为5万辆。2023年,该公司在如皋的二期项目破土动工,在整车项目基础上新增了动力总成的生产。
在解释在华大力投资原因时,Ruthger表示,“其一,中国卡车市场的体量是欧美市场的总和,这符合斯堪尼亚拓展市场的需求;其二,中国汽车技术的发展最快,这能够保障斯堪尼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其三,通过独资建厂的方式,斯堪尼亚可以对核心工艺有着全部控制,从而与供应商进行更好地沟通。”
何墨池则表示,在进行本土化的同时,将接入本地供应链以及创新生态体系。在此前提下,斯堪尼亚希望未来在中国生产的车型,其零部件国产化率能够达到85%,并通过在华打造的研发体系,实现与欧洲、巴西的全球化产品保持同一水准。
此外,在中国工厂建成后,斯堪尼亚还计划将欧洲的产能需求转移至亚洲。
斯堪尼亚亚洲研发负责人 Sonia Ederstål
斯堪尼亚亚洲研发负责人Sonia Ederstål还梳理了集团最新的研发体系,该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北京、上海和如皋设立三个研发中心,覆盖创新研发、软件和车联网开发以及测试等环节,并将在未来把在华的研究解决方案融入全球系统解决方案当中。
商用车的全球化阻力
不过,就像海外乘用车目前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压力,欧洲商用车进入中国市场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是摆在传拓面前的,是一道“答案唯一”的选择题。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去年,传拓的销售收入达到475亿欧元(约374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调整后营业销售回报率为9.2%,相较前一年度上升0.6%个百分点。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调整后营业销售回报率是传拓的主要盈利指标,该数据的上升主要归功于该公司采取的效率提升措施。
不过,在资本市场眼中,传拓去年的增效在国际贸易局势面前,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分析师表示,目前,在全球经济疲软的情况下,对2025年商用车市场的销售前景持谨慎态度,这也直接影响并导致了传拓等一系列卡车制造商在3月10日的股价下跌。
更重要的是,目前传拓向美国供应的卡车中有65%是在其墨西哥工厂组装的,而在美国本月对墨西哥加征25%关税后,尽管传拓表示短期内关税不会对墨西哥进口产品产生重大影响,但资本市场仍对传拓的前景做出了偏向保守的反应。
也就是说,在欧洲与美国市场均难以进一步破局的前提下,传拓想要保持销量的稳定和进一步增长,就注定要打破自身的舒适区,走向其他市场,而此时选择引领汽车技术新时代变革的中国,也成为了传拓布局市场的唯一解。
传拓未来产品规划 观察者网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今年1—2月,国内商用车销量共计45.8万辆,同比增长4.5%,其中,货车需求正迅速走高。
这一方面印证了传拓的推测,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商用车市场的竞争将持续加剧。
对此,传拓表示,未来将凭借中国研发中心的技术势能,形成"中欧双核研发+区域化制造"的创新模式。
此外,传拓在中国市场也同样面临着和大众汽车集团乘用车相同的困境,即电动化转型压力。
2024年传拓集团各品牌销量 传拓集团官网
今年2月,中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占比已经达到17.2%,并呈现缓慢上升态势,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商用车市场的竞争也将转向新能源领域。与之相比,传拓去年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0.5%,甚至相较上一年还下降了0.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传拓目前在新能源领域正切实面临着电动化转型的挑战。
除了中国市场的竞争外,传拓将与大众汽车集团共同面临欧洲电动转型的压力,路透社在近日报道中提到,传拓电动化车型销量的下降,正在增加其无法实现欧洲碳排目标的风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家栋 
-
补贴与价格战,将中国车市推上新高度
2025-03-12 17:09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股价暴跌后,特朗普在白宫为特斯拉“带货”
2025-03-12 17:0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奔驰将中国激光雷达用在海外市场,禾赛股价暴涨逾50%
2025-03-12 10:3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三个月内股价腰斩,特斯拉的故事还能继续吗?
2025-03-12 08:45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西子湖畔的这场直播,让谁“动了心”?
2025-03-11 17:33 观出行 人物/专题 -
稳健有余,深蹲起跳:大众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
2025-03-11 17:05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2月汽车销量大涨,春节后车市全面复苏
2025-03-11 16:4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吉利战略收缩,出售所持盛宝银行多数股份
2025-03-11 15:49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激烈竞争下,卡塔尔航空却选择“放慢脚步”?
2025-03-11 13:08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新车看点 | 中英双轨运作 吉利银河翼真L380上市
2025-03-11 08:25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经销商“跑路潮”,为何林肯还在开新店?
2025-03-11 08:18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携手大疆,比亚迪发布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
2025-03-10 19:1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日系品牌2月在华销量“一升两降”
2025-03-10 19:1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中国游客“转向”,欧美旅业遇冷
2025-03-10 19:06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何小鹏:加快步伐,将自动驾驶技术引入香港
2025-03-10 18:39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限定场景软着陆”与“立法标准”谁先行,两会“智驾”引发热议
2025-03-10 18:1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雷克萨斯中国工厂更多细节曝光,丰田期望电动化在华效仿特斯拉?
2025-03-10 10:57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电动豪车难卖,欧洲豪华品牌又转向燃油车
2025-03-10 10:42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世界的未来正在中国景区提前上演?
2025-03-07 18:5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1月全球新能源汽车交付同比增长21%,中国持续领跑
2025-03-07 18:0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