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风、长安引领央企重组:“大事、好事,也是难事”
最后更新: 2025-02-11 16:59:54重组,难在哪里?
如今,东风、长安进行重组的基本方向已确定。2024年,东风汽车累计销售汽车248万辆,同比增长2.5%;长安汽车累计销售汽车268万辆,同比增长5%。一旦合并,两者年总销量将达到516万辆,将超越比亚迪(427万辆),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五大车企。
但双方要完成重组过程,仍有漫长的周期待定。在付于武看来,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如何整合行业的资源,形成集团化的规模发展将是行业的主课题,而这既是“大事、好事”,也将是一件“难事”。大型央企整合要做到优势互补,真正实现“1+1>2”的作用,外界对这一过程的困难要有足够的判断。
长安汽车生产线 视觉中国
他认为,央企重组的难点主要存在于四个维度:
首先是企业文化,“两个企业身处不同的环境,也有着不一样的企业文化,如何能够打通文化壁垒是一大命题”;
第二是创新认同,“中国汽车产业现在最重要的仍是创新,DeepSeek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没有创新的企业就是没有核心竞争力。”;
第三是战略认同,“中国汽车产业要做强,并在国际上有竞争力,企业重组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所以企业的战略格局要高,并一定要有国际化的视野。”付于武说。
第四是战术认同,他表示,如何设计路线图,怎样做到最大化的协同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双方还应当有更高的战术认同。
此外,人员安排至关重要,尤其是领导班子的挂帅。“重组的关键还是在人,我觉得在认同的基础上,新的领导班子真正要有事业、有格局,负起历史重任。”付于武说。
付于武还表示,央企决心重组,实现全面融合,在步骤上肯定会分阶段执行,为期至少需要3-5年。他希望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激发内在创新活力,从而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特殊时期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国际化的当下。
央企重组,不止于汽车
事实上,东风与长安的重组并不仅仅是中国汽车产业内部的事,更涉及到更大范围的央企整合。
早在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了《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旨在为国有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竞争力。于2024年7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决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即“三个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东风、长安重组消息发布前不久的2月6日,长安汽车的上级——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玉金带队拜访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与兵器工业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程福波就推进双方进一步全面深化合作、共同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入交流。
双方一致认为,兵器两集团同根同源,在业务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面向未来,要“围绕一个共同使命,建立一个工作计划,形成一套工作机制,组建一个工作团队”,开启战略合作新局面。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拜访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
事实上,兵器两集团原本同属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的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被改组为兵器工业和兵器装备两大集团。在分工上,兵器工业集团以火炮、坦克、战车、导弹等重武器为主,兵器装备集团则以枪械等轻武器为主,并管辖以长安汽车为主的汽车业务。
而在25年后,兵器两集团再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组建一个工作团队”,也彰显了更大范围内的央企整合加速。
2025年,正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冲刺之年、收官之年。在国新办1月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表示,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以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为抓手,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央国企近年来的合并重组是响应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的重要举措之一。过去几年的央国企业务整合重组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南车、北车合并重组成为中国中车,通过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为中国中车的全球扩张奠定了基础,再如宝钢、武钢在2016年合并成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为钢铁行业合并整合的标杆。
就汽车产业而言,平安证券认为随着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深入及行业竞争加剧,央企独立转型效率不高的问题或更加凸显,因而汽车央企业务整合将减少资源重复投入,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强智能新能源车规模效应。
“时代赋予了东风、长安两大央企新的使命。”付于武表示,从产业的角度看,这一重组将带来强烈的示范作用。因此他希望两大央企能够行稳致远、踏踏实实地“走好第一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潘昱辰 
-
让更多人认识“国宝”!香港海洋公园将建全新熊猫馆
2025-02-11 14:43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岚图汽车:梦想家或将全面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2025-02-11 14:0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美国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几乎濒临崩溃”!FAA这样应对
2025-02-10 20:53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Temu加码韩国市场,韩媒:或令韩国电商竞争白热化
2025-02-10 20:25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宝马高乐:不惧美国新政,美国电动化转型将同“过山车”
2025-02-10 18:3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当爹”计划落空,本田也不好过
2025-02-10 17:18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东风、长安整合进行时:“国有新能源车企发展不够快”
2025-02-10 12:5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又一入境游利好来了!为何在这里实施?
2025-02-10 11:34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香港议员建议将“一签多行”扩大至北京、上海、广州
2025-02-08 19:42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中国游客主导全球旅业复苏,越南与新加坡为何受青睐?
2025-02-08 18:40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大众高管呼吁:对中国关税不降,裁员恐难避免
2025-02-08 16:45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波音太空“迷航”,计划裁员400人
2025-02-08 15:3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争议!行李能否“坐上”头等舱?
2025-02-08 14:2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这趟冰雪游专列突然爆红,背后竟藏着这些真相
2025-02-08 13:49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对中国:高关税,对美国:滑跪
2025-02-08 12:18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亚冬会为中国冰雪旅游进一步提质带来历史性机遇”
2025-02-07 19:19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DeepSeek正式上车,多家中国品牌率先试水
2025-02-07 18:18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空难原因仍在调查,韩国所有机场将安装探鸟雷达
2025-02-07 16:33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赛力斯发布1月销量,问界M9月销1.2万辆
2025-02-07 16:1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AI引领全球旅游变革?外媒称DeepSeek提供的解决方案更具优势
2025-02-07 16:1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