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制裁之下,如何摆脱汽车芯片被“卡脖子”?
最后更新: 2024-12-23 14:36:27【导读】 “消费者对智能化的关注,已经从‘有没有’进入到‘好不好’的阶段。”
(文/周盛明 编辑/高莘)
12月20日,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联合主办的大军山·智能汽车科技大会(2024)在武汉举办。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会议上表示,汽车行业已经继电动化之后进入了全面智能化时代。
“智能化的发展速度可能会远远高于电动化的发展速度,未来的一到两年很可能不存在不智能的汽车。”张永伟表示。
怎么发展汽车芯片?
客观来说,智能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从底层来说,汽车芯片是汽车发展智能化的基础。“走向智能化之后,汽车就变成了越来越具有半导体属性的产业。到了智能化时代,芯片将会像电池一样成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永伟表示。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12月3日发布声明称,美国政府随意修改管制规则,严重影响了美国芯片产品的稳定供应,中国汽车行业对采购美国企业芯片产品的信任和信心正在被动摇,美国汽车芯片产品不再可靠、不再安全。
“为保障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协会建议中国汽车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建议。
由此可见,如何摆脱汽车芯片被美国“卡脖子”是发展汽车智能化的重要前置条件。对此,张永伟给发展汽车芯片提出的建议是“一降两提升”。
张永伟表示,“一降”指的是在汽车芯片中,降低先进制程的占比。他认为,这是摆脱我国汽车芯片受到限制的核心要素。
“因为汽车芯片虽然逐渐走向先进制程,但总体还是成熟制程更多,对汽车行业来讲,对汽车制程不能再走移动终端的路径,即使是一些决定大脑的大算力计算芯片,也最好通过架构和设计创新来摆脱先进制程的依赖,摆脱我们被别人‘卡脖子’。”
“降低先进制程的占比,基于新架构用成熟制程解决先进性问题。”张永伟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车载芯片的本土化虽然有所进步,但国产芯片的总体占比仍不算高。数据显示,目前进口车载芯片的占比仍然接近90%。
张永伟表示,要实现稳定的供应链,一是要提升和支持跨国芯片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率,特别是在本土用成熟制程实现本土制造;二是要支持本土企业实现对海外芯片的替代能力,增强国产芯片在汽车芯片中的占比。
不可错过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座舱智能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也直接和用户的日常使用体验息息相关。张永伟表示,智能手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错失了发展国产操作系统的巨大机遇。
“汽车操作系统不能重蹈智能手机覆辙。”张永伟表示。
张永伟认为,汽车操作系统不止管理信息,还管理行为,它的意义远远大于手机。但是从目前来看,车载自主操作系统的装车率还很低,仅有不到10%。大量智能汽车将来很可能需要切换外部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切换成本很高,其安全风险也不可低估。”张永伟表示。
张永伟认为,和先进制程的车载芯片不同,车载操作系统并不存在“卡脖子”的限制,我们本土企业的水平其实和跨国企业在同一量级。在他看来,国产操作系统的堵点在于“上车难”。
“应该加快推动本土操作系统在增量汽车上加快上车,要避免汽车操作系统重蹈手机行业的覆辙,这点具有极端的战略意义和极端的紧迫性。否则未来产业的切换成本太高、切换风险过大。”张永伟表示。
发展智能化的关键
除了底层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张永伟认为,发展汽车智能化很多工作并不是靠汽车本身能够完成的。
“实现智能化,汽车之外的工作也非常重要。”张永伟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如果不去布局汽车之外的智能化基础设施,这个产业很容易成为一个沙滩上的工业,缺乏根基,缺乏支持。
三大基础设施指的是大数据平台、大算力支持,以及新型智能路侧基础设施。
对于第一点,张永伟认为,企业往往不缺少开发模型的能力,最缺的是训练模型的数据。
“这个数据在目前看来靠单一企业很难汇聚。所以如果能够汇聚海量级的高质量、高标准的数据,就为吸引智能化的企业制造极大的磁吸效应。”张永伟表示。
对于第二点,算力资源成为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张永伟表示,从目前来看,很多地方已经优先向智能汽车科技企业开放共享的算力资源。
对于第三点,张永伟称智能路侧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和汽车智能化的发展相辅相成。推动广覆盖、低成本的路侧设施建设可以形成城市“车-路-云”的系统。
而展开想象力,张永伟认为,智能化的增量部件和新型零部件行业(如智能车灯)是整车的智能化之外要重点推动和布局的领域。
举例来看,以往普通的汽车大灯售价可能在千元左右,但由于智能化的加持,一个搭载了AI控制芯片的智能大灯售价可能会高达1万、2万,甚至高达3万元。
在这之外,汽车智能化的边界也在进一步拓展——如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都是智能汽车产业技术向外溢出而可能会带来的可能性。
“我们发现这个行业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趋势——智能汽车‘在路上’我们把它叫智能汽车;‘升上去’就是低空产业、飞行汽车,很多低空产业的核心技术来自汽车智能化。”
张永伟表示,有智能汽车技术的企业很可能会带动低空的先进技术和更加智能的智能产业,因此“升上去、立起来”是智能汽车产业聚合型的一个重要的关联产业。
回到汽车智能化的领域,张永伟认为,消费者对智能化的关注,已经从“有没有”进入到“好不好”的阶段。而这样的变化就意味着,汽车智能化已经进入到了确实要靠核心竞争才能打赢这场发展之仗的新阶段。
“因此,继续沿用一些行业早期靠造概念、炒噱头来发展智能化的路肯定是走不通的。”张永伟表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新能源汽车- 责任编辑: 周盛明 
-
7亿人次运输量背后:空客这样看待中国的全球角色
2024-12-21 18:12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三分之二的游客都要玩!上海迪士尼这个项目有多火?
2024-12-21 17:25 观出行 品位·出行 -
旅业动向|“我们有责任通过旅行为地球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2024-12-21 17:20 观出行 品位·出行 -
启动避世之旅!在这些目的地未被“网红”发现之前
2024-12-21 17:15 观出行 品位·出行 -
本田、日产抱团,未必能解日系车困局
2024-12-21 08:0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合并、合作、借外力,日本汽车业进入深度调整
2024-12-21 07:3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25年五倍增长,澳门旅游的“国际范儿”离不开多站联动
2024-12-20 18:02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10万台0自燃的秘密,智己发起“破烂”艺术展
2024-12-20 15:1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阿布扎比的这场峰会为何热议“中国入境游”?
2024-12-20 15:08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全球旅业峰值背后:亚太增长势不可挡,美国选择留在“家里”?
2024-12-20 11:11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文旅动向|“中国市场是刚需般的存在”
2024-12-20 00:22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在民航领域继续与中国合作”
2024-12-20 00:08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无法登机的“大提琴”,困住了多少艺术家?
2024-12-20 00:08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取消补贴,加征关税,美国电动汽车产业或遭特朗普重创
2024-12-19 19:5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赛力斯张兴海:将坚定与华为的跨界合作
2024-12-19 19:4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蔚来十年:盈利再晚一点,效率再高一点
2024-12-19 15:57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新车看点丨撞出差异化,奇瑞风云A8L想给自己当裁判
2024-12-19 15:35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宁德时代加码换电赛道,4万座换电站从哪来?
2024-12-19 15:3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特斯拉上海工厂厂长来投,小米回应:我们的厂长也很优秀,足矣!
2024-12-19 15:12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竞逐低空! 旅游业创新发展开启“飞行模式”
2024-12-19 13:19 观出行 出行热点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