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归来,全球汽车行业会更加动荡吗?
最后更新: 2024-11-09 16:17:20(文/潘昱辰 编辑/高莘)随着2024美国大选落下帷幕,前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已成定局。在竞选期间,气候及清洁能源议题是两党争论的焦点,也是包括汽车在内的相关产业普遍关注的热点。
特朗普胜选消息登上各大报纸头条 视觉中国
业内人士认为,特朗普再度当选后,可能会延续首次执政期间的部分政策,但也会吸取上次任期内的一些失败教训。而对于高度敏感的全球汽车产业而言,由特朗普回归引发的行业动荡,可能才刚刚开始。
破旧立新
尽管尚未制定明确的政策,但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曾扬言,他当选后上任的第一天,就将废除拜登执政时期的气候与电动汽车政策。他甚至称其为“绿色新骗局”,理由是电动汽车将摧毁传统汽车行业的就业机会。
而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特朗普还承诺当选后将收回《通胀削减法案》中未使用的资金,并终结绿色新政。
具体来看,在拜登的任期内,其推动通过了《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及《通胀削减法案》,对基建、芯片、新能源等行业新增财政支出1.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万亿元)。其中《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形式刺激本土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为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了近37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8万亿元)的财政激励。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拜登执政时期,美国清洁能源投资增长了近60%,为该行业创造了超31万个就业岗位。美国能源部的数据则显示,美国制造商去年创造了25万多个能源工作岗位,其中清洁能源占一半以上。
2022年,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 视觉中国
不过,随着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表态支持特朗普之后,后者对电动汽车的态度也有所缓和,表示他会支持“很小一部分”的电动汽车。因为他“非常喜欢埃隆”。
战略咨询公司时代撼动(北京)国际咨询对观察者网表示,在特朗普的政策下,车企可能会暂缓对纯电动技术的投资,加大对混合动力技术的重视;后者在政策支持和消费者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可能得到更广泛的普及,成为未来数年美国市场的主流新能源产品。而对于技术创新较快的中国车企而言,对美投资的重点可能转向新能源汽车配件、智能系统等领域,从而以更灵活、低风险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
放开监管
在此次竞选期间,特朗普与马斯克的亲密关系备受关注。马斯克此前一直是民主党的支持者,但随着拜登政府为争取铁锈地带选民而明确站队底特律三巨头(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Stellantis集团),不承认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导地位,加之与民主党主导的意识形态不符,致使马斯克一怒之下站队特朗普。
不过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些熟悉马斯克公司商业内幕的消息人士及政府官员透露,马斯克正试图通过与特朗普结盟,让他旗下的公司免受监管或执法的影响。
以特斯拉为例,据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希望让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推迟涉及特斯拉Autopilot安全的潜在执法行动,还可能推动对自动驾驶汽车有利的监管。就在10月,特斯拉宣布将于2025年在加州和得州推出自动驾驶车型,并于2026年生产没有方向盘或踏板的Cybercab,但这些都需要获得NHTSA的豁免。
特斯拉Cybercarb 特斯拉
此外,马斯克主张采用统一的联邦审批程序。而目前美国没有全国性法规来管理自动驾驶汽车,这意味着运营商必须应对各州的不同法规。
马斯克放开监管的意愿,正与特朗普的执政理念不谋而合。早在2016年特朗普首次竞选期间,他便扬言将取消70%的监管,并在上任后不久发布控制监管成本的行政令,提出每发布一项新法规,至少取消两项先前法规的政策。
而在拜登政府上台后,部分特朗普时期放开的监管政策也随之被推翻。据华泰证券研报统计,截至2024年8月,拜登执政时期出台的监管政策超过140项,其中近三成目的是推翻或修改特朗普的监管政策。其中在环保领域,拜登时期共计推翻、搁置或重修特朗普的监管政策达14个。
随着特朗普卷土重来,今年7月,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公布的竞选纲领中,多处提到将继续推动放松监管,涉及的领域也包括能源、汽车、环保等。华泰证券研报认为,预计特朗普在下一任期将继续推进放松监管的议程,对于马斯克掌握的科技型企业,如特斯拉自动驾驶、SpaceX等将是利好消息。
关税大棒
此外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多次宣称将对各国普遍征收10%关税,并对特定国家征收60%关税。特朗普还威胁对进口自邻国墨西哥的汽车征收200%的关税,以此作为政策杠杆,促进美国就业、鼓励资本回流。
虽然最后加征关税的实际有效税率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但业内普遍认为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关税政策可能进一步升级。
时代撼动(北京)国际咨询告诉观察者网,特朗普的关税壁垒对美国汽车产业的保护意图显而易见,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对本土化制造的激励,可能会迫使外资企业重新评估其美国市场的进入策略。特别是对于墨西哥设厂、以规避关税的中资企业而言,这种策略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或将不再可行,中国和墨西哥的制造企业可能需要探索更具创新的合作模式或投资方式,如合资建厂、技术共享等,以应对美国日益紧缩的政策。
墨西哥当地欢迎特斯拉前来建厂的广告牌 视觉中国
尽管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也曾表示,其不反对中国车企在美国建厂生产。但时代撼动(北京)国际咨询认为,美国市场高度稳定的竞争格局和成熟的供应链结构,进入难度较大。对于中国新兴汽车制造商而言,甚至面临高昂的合规和运营成本。然而,中国车企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可能成为切入美国市场的“绿色通道”。中国车企可以考虑以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技术或资本合作的形式参与美国市场的增量业务,以规避高额的市场进入成本,同时在技术驱动的业务中逐步拓展影响力。
时代撼动国际咨询认为,这种以“技术入市”代替“制造入市”的策略,将帮助中国车企在美国建立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为未来的进一步扩展打下基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潘昱辰 
-
特朗普再次上台,美国会再次“退群”吗?
2024-11-09 16:0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奥迪发布新品牌“AUDI”:没有四环标,拥有中国魂
2024-11-08 18:0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河内旅业快速发展,中国游客功不可没
2024-11-08 18:00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特朗普重返白宫,丰田汽车押对宝了吗?
2024-11-08 17:52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虹桥论坛丨贸易摩擦下,新能源汽车如何寻求全球化合作
2024-11-08 17:31 进博会 -
特朗普“回归”,国际旅游市场风雨欲来?
2024-11-08 16:51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梅赛德斯-奔驰:以中国创新,领全球风潮
2024-11-08 13:52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全系降4万,老车主全额补偿:ID. 与众开启年底冲刺
2024-11-08 10:0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增长50.6%!入境这一国家的中国游客数量稳居亚太地区首位
2024-11-07 20:3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突破地球“束缚”,太空旅游的五大选择是科技奇迹还是奢侈冒险?
2024-11-07 19:2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免签政策引爆欧洲游客来华热情,这些目的地受欢迎
2024-11-07 19:20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电动化强势助推,宝马1—9月销量领跑豪华阵营
2024-11-07 17:52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福特全球副总裁吴胜波:中国汽车供应链应该积极走出去
2024-11-07 17:4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独家|“投资远途市场,吸引全球旅客来到香港、来到中国”
2024-11-06 20:48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比亚迪单月卖50万辆,零跑冲击月销4万:“创纪录”成10月车市关键词
2024-11-06 19:58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年轻人记不得桑塔纳了,该怎么办?
2024-11-06 18:33 进博会 -
日产汽车副总裁:与中国合作,是所有不确定中的确定
2024-11-06 16:51 进博会 -
形势严峻,欧洲汽车零部件巨头集体裁员数千人
2024-11-06 15:4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对中国市场长期业务有信心
2024-11-06 15:30 进博会 -
文化交融与市场共振:这一国家或将借中国市场实现旅游业腾飞
2024-11-06 14:4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相关推荐 -
中企专利大增32%,“特朗普又要开辟新战场” 评论 33“墨西哥拒绝美国要求” 评论 87他配合特朗普炒作:中美谁输谁赢,决定21世纪 评论 111“两人就格陵兰岛激烈通话,丹麦人非常害怕” 评论 319“DeepSeek崛起提醒我们:越制裁,中企进步越快?” 评论 180最新闻 Hot
-
中企专利大增32%,“特朗普又要开辟新战场”
-
她开始挖墙脚:很多人才对美国幻灭了,我们引进过来
-
“墨西哥拒绝美国要求”
-
威逼之后,特朗普开始利诱
-
他配合特朗普炒作:中美谁输谁赢,决定21世纪
-
“国际刑事法院准备应对美国制裁”
-
洪都拉斯“忤逆”特朗普:我们还有中国
-
“两人就格陵兰岛激烈通话,丹麦人非常害怕”
-
想在特朗普面前当“显眼包”,欧盟没证据也要替立陶宛告中国
-
阿斯麦对华出口,荷兰首相最新表态
-
又一位,福奇安保也被撤了
-
美国冻结全球援助项目新资金,“但以色列除外”
-
“DeepSeek崛起提醒我们:越制裁,中企进步越快?”
-
“中国押注未来而美国只顾当下,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
-
中国公布研发投入,“西方顶尖机构很紧张”
-
“他不是天使,该负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