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为何对造车“不感兴趣”?
最后更新: 2024-10-25 18:00:33【导读】 一体两面的看待激进的特斯拉和喜欢做“赌徒”的马斯克。
(文/周盛明 编辑/高莘)
“我已经多次强调,未来是属于电动自动驾驶汽车的。非自动驾驶的汽油车在未来将像骑马一样罕见。虽然马依然存在,但它们已经成为一种小众工具”。
在特斯拉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依旧在为其倾尽心血的自动驾驶系统FSD摇旗呐喊。
这已经不是马斯克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特斯拉的定位——不是汽车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公司。即使在三季度汽车业务表现回暖、利润显著增加的背景下,马斯克依旧不愿意将特斯拉定位为一个单纯的“汽车制造商”。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路透社
在10月24日财报电话会议的言语之间,马斯克对于特斯拉商业逻辑的规划和野心都在言语之中显露无疑——特斯拉的造车、储能等业务,都只是成为一家AI公司的阶梯。
虽然马斯克此前表示自己的毕生心愿是“死在火星”,但这并不代表他因此而丧失了“商人”的底层身份。除了诗和远方之外,特斯拉对造车“不感兴趣”的原因只有一个:其它地方有更赚钱的可能。
汽车业务仍是短期内的“命根”
客观来说,现阶段的特斯拉依旧是一家依靠汽车业务运转的企业,而市场对此反应也十分明显。
对比来看,10月11日,特斯拉举办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发布会“We,Robot”之后,股价下跌了8.78%,市值一夜间蒸发了670亿美元。但在三季度财报公布了汽车业务和整体营收的利好之后,特斯拉股价大涨16.08%,市值大涨1097.48亿美元。
特斯拉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核心数据 特斯拉
从核心财务数据来看,特斯拉第三季度的亮点可以总结为三点:销量更高、成本更低、利润大增。
对于第一点,2024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交付电动车约46.3万辆,同比上涨6.4%,环比提高4.3%——创下2024年季度交付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在46.3万辆的总销量中,8年未换代的Model 3和5年未换代的Model Y销量总计44万辆,占比高达95%。
特斯拉2024年第三季度交付量 特斯拉
对于第二点,特斯拉的汽车单车销售成本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约为35100美元(折合人民币25万元),并且特斯拉首席财务官瓦伊巴夫·塔尼娅(Vaibhav Taneja)承诺公司将继续侧重降本。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家车企,特斯拉的能源业务也表现强劲。一方面,特斯拉的储能业务收入23.76亿美元,同比增长52%;另外一方面,特斯拉三季度的碳积分收入为7.39亿美元,为史上第二高的表现。
综合来看,特斯拉三季度总营收251.82亿美元,总毛利49.97亿美元,毛利率达到了19.8%,高于第二季度的18%和去年同期的17.9%。
从现阶段来看,汽车业务和能源业务仍然为特斯拉贡献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透露了几个关于未来的计划:1. 2025年上半年推出一款低于3万美元的平价新车;2. 预估特斯拉销量增长20%—30%;3. Cybercab自动驾驶出租车将于2026年量产,目标每年生产200万辆。
从传统车企的角度出发,一个品牌一旦走向高端,当务之急是推出更高售价的车型来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但仔细观察特斯拉的商业逻辑就会发现其中不符合直觉的部分:为什么一家定位高端、已经形成品牌影响力的公司执着于推出3万美元左右的低价车型?
卖车是卖“下金蛋的鸡”
“制造一款售价2.5万美元而没有FSD能力的汽车没有意义。那将是一个与我们理念完全相悖的决定。”
“所有的车辆都会是电动的、自动驾驶的。坦率地说,现在这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但大多数汽车公司尚未认识到这一点,未来他们会因此受到影响。”
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针对特斯拉的愿景做了再一次的强调。简单来说,卖车从来都不是特斯拉的最终目标。依靠更便宜、更亲民的车提振销量,在FSD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之时依靠巨大的存量获取源源不断的订阅收入、依靠自动驾驶且成本低廉的Robotaxi大规模进军出行市场——这是特斯拉反复强调自己不是一家单纯车企的原因。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 特斯拉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特斯拉把自己的车看成未来“能下金蛋的鸡”。“金蛋”是软件收入,“鸡”则是卖出去的车。从这个角度出发,重点不在于“鸡”的品种,而在于“鸡”的数量。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特斯拉FSD的开发成本已经在数年间摊薄。一旦无需人类监管的FSD大规模落地,产生的后续收入几乎是纯粹的利润。
采用神经网络的特斯拉FSD系统 Electrek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补充到:“我对Cybercabs在2026年达到批量生产充满信心。我们预计每年生产至少200万辆Cybercabs,这将分布在多个工厂,最终可能达到每年400万辆。”
特斯拉Cybercab 特斯拉
如果说私人车主对于FSD的订阅需要在未来花费时间来建立认知,那么显而易见的是,作为一款Robotaxi,Cybercabs完全为商业出行服务。这是最大程度利用FSD产生收益的方法。
在此前“We,Robot”发布会上,马斯克表示Cybercab的整车成本会低于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2万元),出行成本会做到0.2美元/英里。作为对比,目前北美网约车的出行成本为平均1美元/英里。
特斯拉Cybercab 特斯拉
粗浅估算FSD后续能够产生的巨大收益空间,大家就会更容易明白马斯克“孤注一掷”的驱动力在哪。
目前,特斯拉下线了超过700万辆新车。以北美FSD每月99美元的价格为基准,如果25%的用户选择订阅,那么产生的年收入约为21亿美元。
按照Cybercab每年200万辆的预估产能计算,目前出租车的年均行驶里程约为10万公里,以2美元/公里的服务费为基准计算,Robotaxi业务每年能够产生的收入约4000亿美元——约为2023年特斯拉总营收的4倍。
特斯拉Cybercab 特斯拉
为了支撑此规划,特斯拉在AI训练的硬件上投入巨大。今年6月,马斯克曾表示今年将花费30亿至40亿美元用于购买英伟达硬件。
根据本次财报电话会中的数据,特斯拉计划在10月底前在得州超级工厂部署5万个英伟达H100处理器。根据特斯拉的规划,到2024年底其将拥有8.5万块英伟达H100——按照每张H100的算力为1P估算,那么特斯拉年底将拥有85 E FLOPS的算力。
特斯拉AI训练能力年底前的提升(以H100等效GPU计算) 特斯拉
“特斯拉期望在2025年第二季度之前,自动驾驶系统的表现能够超越平均人类驾驶员的水平,并进一步减少碰撞的可能性”,马斯克表示。根据规划,特斯拉现有车型的辅助驾驶会从FSD有监督版迭代到FSD无监督版,预计明年在加州和德州率先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FSD的核心能力在于视觉算法,但特斯拉在AI训练硬件上的投入不完全是为了自动驾驶领域。根据特斯拉的规划,人形机器人将也会采用和FSD同源的传感器和视觉算法,而在马斯克的规划中,人形机器人也将成为特斯拉未来营收的顶梁柱。
“仅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一项就能带来20万亿美元的市值,而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值可能会达到5到10万亿美元。特斯拉实现10倍于当今最有价值公司的估值是有可能的”,今年6月,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如此表示。
Optimus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
按照苹果、英伟达约3.5万亿的市值估算,马斯克对特斯拉未来的市值的期望超过30万亿——前提是,所有的“鸡”都能顺利产下“金蛋”。
从目前来看,FSD能否在所有场景下都超过人类驾驶水平、看似成熟的算法是否存在隐性的致命缺陷、监管机构能否批准无人驾驶车辆大规模运营……这些问题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后制造业时代,车企如何赚钱
“车的商业模式有三种:制造业的商业模式、消费品的商业模式和科技企业的商业模式。对于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大概有10个点的毛利率就可以了。而要成为一个科技企业,则需要达到20个点以上的毛利率,才能支持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
理想汽车CEO李想曾经这样总结汽车企业在不同商业模式下的毛利率区别,这其实也在解释为什么全球车企都在摆脱“制造业”的身份,找到新的收入可能性、成为一家科技型企业的原因——商业模式的不同决定了营收能力和企业的上限。
由此,汽车行业或许应该一体两面地看待激进的特斯拉和喜欢做“赌徒”的马斯克。
一方面,美国式的巨头企业、明星CEO带来的可能是一家独大的专横或是技术垄断的困局。
从这个角度而言,比起特斯拉的冒进,我们更需要走稳汽车产业链上的每一步。近几年,国产车企抓住机遇、突破了长久以来的天花板,在这种场景下,携手共进、繁荣整个行业是最大目标。
另外一方面,特斯拉的商业模式也能够给行业带来新的思考:在智能汽车成为大趋势的浪潮下,车企如何摆脱亏损,建立良性商业循环?如何利用新技术带来新的营收增长曲线?
作为新生事物,智能汽车的发展之路尚没有标准答案。长周期、高投入的背后是无数种带来颠覆的可能,而这也正是这场游戏的迷人之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周盛明 
-
从“魔都”到“花城”:国产大型邮轮的跃迁与全球舞台的角逐
2024-10-25 17:4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就保护残疾人而言,美国航空是最差的承运商之一”
2024-10-25 16:32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150万的太空梦:首位神秘买家掀起中国太空旅行序幕
2024-10-25 16:10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生不逢时的印度最大IPO,现代在印或注定尴尬
2024-10-25 15:3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重新定义增混车”,宁德时代发布骁遥电池
2024-10-25 09:4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新车看点|加码年轻运动市场,比亚迪海豹06GT上市
2024-10-24 18:3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持续强化本土研发,宝马携手清华共同成立联合研究院
2024-10-24 18:3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市值超500亿,地平线港股正式上市
2024-10-24 16:1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文远知行申请纳斯达克IPO,中企赴美上市出现回暖潮?
2024-10-24 15:2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特斯拉首批申报,我国正式启动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试点
2024-10-24 13:06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减少对地标的依赖,这里要在沙漠中发展乡村游
2024-10-24 12:2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天空竞逐:全球航空业的爆发与中国商飞的突围
2024-10-24 12:07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全新奥迪A5家族开启全球试驾,国产全新奥迪A5L将于广州车展首秀
2024-10-24 10:56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先天不足后天乱搞,欧洲软件行业只剩一条出路?
2024-10-23 18:5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每60秒一辆新车下线,长安为何携手华为、联通打造数智工厂
2024-10-23 18:0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向乘客收取“环境附加费”,欧洲航空公司会因此失去竞争优势吗?
2024-10-23 16:2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旅游业遭气候变化威胁,这7处目的地首当其冲
2024-10-23 16:24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数字人“艾玛”来了,德国旅游业将被AI重塑?
2024-10-23 16:23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链途|从30万以上到15万级,高阶智驾如何飞入千家万户
2024-10-23 09:48 观出行 人物/专题 -
独家|开展变革之旅要向中国“取经”
2024-10-22 21:22 观出行 人物/专题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