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迪提出30个月开发周期,只有在中国才行”
最后更新: 2024-06-07 16:59:01【导读】 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表示,上汽背后是中国电动车产业高速发展,而奥迪已经看到这个机会。
(文/周盛明 编辑/高莘)2024 年 5 月 20 日,奥迪与上汽集团、上汽大众已签署合作协议。奥迪将与上汽集团联合开发专注中国市场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并基于该平台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网联汽车。在随后媒体提问环节,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表示:“奥迪提出 30 个月开发周期,只有‘在中国,为中国’才能开发出来。”
“上汽背后是中国电动车产业高速发展”
关于上汽和奥迪为什么能够深化关系、达成本次里程碑式的合作,本次联合项目的 CEO 宋斐明(Fermín Soneira)表示:“合作的理由是‘中国’。一方面,中国电动车市场是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电动车市场。奥迪目前采取全面电动化转型的战略,中国市场给我们很大发挥空间;另一方面,中国汽车消费者拥有更高期待。他们更了解技术、追求潮流。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为了实现此目的,要与上汽集团合作实现目标。”
贾健旭则补充到,上汽背后是中国电动车产业高速发展,而奥迪已经看到这个机会:“第一供应链在中国,第二数字化进程在中国,第三中国消费者比全球消费者更挑剔。”
贾健旭进一步表示,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在 11 个月后就可以投产,这样的进度非常快:“奥迪提出 30 个月开发周期,只有‘在中国,为中国’才能开发出来。我们和奥迪说,你们不是德国人了,至少是大半个中国人了——能听中国消费者、中国合作伙伴的意见。”
制造年轻人认可的豪华电动汽车
根据公告,奥迪将基于“智能数字平台”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网联车型,首批车型将是覆盖 B 级车和 C 级车细分市场的三款纯电动车型,首款车型将于 2025 年推向市场。得益于双方优势互补,产品上市周期将大幅缩短超过 30%。
而对于新车型的目标消费者,宋斐明表示奥迪仍会聚焦高端客户群,但是也相应做了细分:“依据新平台,聚焦对技术感兴趣,有研究,体验潮流技术的客户群。”
贾健旭则表示,新平台下的车型希望能够成为吸引年轻人的高端产品:“中国豪华车消费者比欧洲消费者更年轻。谁是我们的未来?年轻人才是我们的未来。传统豪华品牌也能做出吸引年轻人的高端产品,这是我们的目标。”
目前,大众集团旗下品牌(包括奥迪)共同使用的四个电动车平台,分别为 MLB evo 平台、J1 高性能电动平台、MEB 平台和 PPE 平台。 此前,PPE 平台首款量产车型全新奥迪 Q6 e-tron 全球首发,并在长春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进行本土化生产。
“南北奥迪互卷毫无意义”
关于上汽和奥迪合作的新平台与 PPE 平台的区别,宋斐明表示:“PPE 是全球平台,而我们这个高端数字平台是针对中国消费者的。我们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后才能做到大同。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新平台下会有不同细分市场的车推出。我们不能互相竞争,这样才能把奥迪品牌在中国做好。南北奥迪互相卷毫无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合作其实涉及三个团队:奥迪、上汽集团、上汽大众。关于各个团队间如何分工、如何合作,以及该联合项目的组织架构,宋斐明表示其作为 CEO 会涵盖很多沟通工作,而贾健旭的团队要做很多战略执行工作,“我们在德国和上海同步工作,交互沟通。”
有媒体询问,三方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谁说了算”会不会成为隐患。对此,贾健旭认为:“所有的‘谁说了算’都来自需求。今天我们差在哪里都不知道,还要争论谁说了算?展望未来,我们如何一起过河才是最重要的。”
宋斐明也表示,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就会有很大共识。宋斐明提到,奥迪在中国有超过 30 年的成功经验和超过 800 万的消费者,这也可以为新合作的未来做出指引。
“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是针对中国消费市场开发产品,有了中国技术支持,我们可以更快交付产品。”宋斐明补充道。
而贾健旭也进一步解释了“30 个月开发周期”的激进目标将要如何实现:“项目开发提速有三个维度:第一,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开发。把商务问题抛在一边,大家共同投入更重要;第二,开发流程由串联改成并联;第三,开发数字化,并且将数字模型完全应用到开发系统中。最后,我们不能放弃奥迪的 DNA。”
“创新要围绕降本”
在技术细节上,贾健旭透露“降本”是个很重要的议题:“如果低压功耗降低 30%,那么电池就可以少装,成本就会降低,今天所有的创新要围绕降成本。此外,我们也会很快推出更快的充电技术、全新的热管理系统。”
关于“灵魂论”,贾健旭强调智能化的技术一定要在自己手里。此外,他表示上汽和奥迪要了解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到底对数字化要求到什么程度。在了解需求的前提下,最终实现电动车和智能化供应链打通,并融合到奥迪品牌。
”我们打造什么样的车?我们要打造‘出行伙伴’。我们的新产品要力求拟人化,与人同频。”贾健旭对新产品有这样的展望。
- 责任编辑: 周盛明 
-
马斯克称,特斯拉今年将花费30-40亿美元购买英伟硬件
2024-06-06 09:0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新一代电动汽车,醇氢电动何以塑造新质生产力?
2024-06-03 14:06 -
银河Flyme Auto发布,吉利径直入局智能座舱混战
2024-06-03 09:45 -
64.4亿元!财政部下达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
2024-06-03 09:35 -
工信部:禁止汽车单踏板模式完全刹停,易误操作
2024-05-31 14:43 -
意大利的“反复横跳”,无法浇灭中国车企赴欧步伐
2024-05-31 13:51 -
上海车展爬特斯拉女车主被判道歉,律师:双方仍有上诉可能
2024-05-30 19:05 -
混动911入局,保时捷挽回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2024-05-29 16:35 -
美国电动汽车政策“翻烧饼”,全靠两党拼演技
2024-05-29 15:25 -
中国车企在巴西,“出口”与“建厂”相得益彰
2024-05-28 14:56 -
保时捷中国发布与全体经销商“联合声明”:将一同应对市场变化
2024-05-27 19:49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车市竞争加剧,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 Y被透露减产20%
2024-05-24 17:26 -
担忧关税影响,大众汽车将目光投向印度管用?
2024-05-24 17:08 -
执掌通用汽车超10年,玛丽·博拉还不打算退休
2024-05-24 16:30 -
美国对华部分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中国相关产业影响几何?
2024-05-23 17:05 -
电气化转型受阻,大众ID.7将推迟在北美上市
2024-05-23 15:20 -
恒大汽车被相关地方政府要求退回19亿元补贴奖励
2024-05-23 14:06 -
当撒贝宁成为电钻工人,奇瑞终于学会了“整活”
2024-05-23 14:03 -
雷诺回应观察者网:没有大众参与,合作电动车型也将按时推出
2024-05-22 19:57 -
唐唯实“反常”抨击汽车关税举措,美国对欧“站队”游说阻力巨大
2024-05-22 17:42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37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2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7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