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鱼不如授渔,保时捷在沪设立研发分支
最后更新: 2021-09-07 17:59:36【导读】 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然而为保证品牌溢价能力,保时捷始终未有在国内生产车型的规划。尽管如此,该品牌与中国市场的联系只会更加紧密。德国豪华品牌进入中国市场20周年之际,保时捷宣布在上海设立研发分支,成为其深度拥抱中国的又一例证。
(文/潘昱辰 编辑/娄兵)当中国连续6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后,这家知名的德国豪华品牌作出了一个新决定:在中国上海设立研发分支,并将于2022年投入使用。
在刚刚落幕的成都车展期间,伴随着新款Macan的推出,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EO)奥博穆公布了这一决定,并再度强调了中国之于保时捷的重要意义。他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保时捷车迷群体,因而能够为保时捷在新技术层面提供新灵感。
此外奥博穆还强调,未来保时捷还将在中国不断引进新产品,持续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本土研发力量,甚至会将中国研发分支的成果反哺全球市场。
离不开中国的给养
2021年是保时捷进入中国大陆20周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设立本地研发分支,再度体现了保时捷品牌对于中国市场的依存度。
数据足以说明一切:自现任CEO奥博穆2015年主掌保时捷以来,中国已连续6年蝉联单一市场销量第一。
在过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全球汽车产业,保时捷也不例外。去年,保时捷全球共计销售汽车27.22万辆,同比下降3%。其中,欧洲、美洲等主要消费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德国本土市场更是大跌近两成。
然而,中国却成为保时捷在此期间唯一实现增长的单一市场。去年保时捷在中国共计销售8.9万辆,同比增长3%,创下历史新高。换言之,全球每卖出三辆保时捷,就有一辆销往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保时捷10年前的总销量还不到10万辆,目前仅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就已逼近这个数字。今年上半年,随着车市的逐渐复苏,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销售4.8万辆,同比继续增长23%,有望进一步打破年销量纪录。
更重要的是,保时捷在大众汽车集团中一直都充当着利润奶牛的角色。根据大众汽车集团2020年财报,单保时捷品牌的销售收入就达到28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销售利润达到4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2亿元),占大众汽车集团利润的四成左右。
而中国市场的高销量无疑对保时捷的营收和利润居功至伟。
中国研发不可少
保时捷对于中国的依存度不言而喻,但和同为德系的奥迪、宝马、奔驰三大豪华品牌不同,该品牌对于在华本土化生产并不积极。目前,保时捷的大部分生产集中于德国本土。尽管德国本土的劳动成本在逐年上升,可保时捷仍坚称不会在中国生产旗下车型。
据路透社报道,就在日前,保时捷又对外透露将在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设立欧洲外第一家CKD工厂,并于当地进口车代理商森那美合作经营。而保时捷中国生产的传言恐怕也会因此告一段落。
对此奥博穆曾于今年年初解释称,即使付出更高的劳动力成本,也保证保时捷的产品“100%来自欧洲”,从而保证自身的品牌溢价能力,保持更稳定的价格。而“BBA”之所以销量高涨,是因为它们在中国生产后提供大幅优惠所致,但也因此拉低了平均成交价格。
保持德国本土生产路线不动摇,但对于中国市场,改变必须要做出。于是,在上海设立研发分支成为了另一个“向中国倾斜”的选择。
中国研发分支的重心将放在电气化业务方面。
全球汽车企业正面临“新四化”转型的浪潮,豪华品牌亦不例外。特别在“柴油门”事件之后,包括保时捷在内的大众汽车集团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
对于汽车电气化的大趋势,保时捷曾宣布到2022年投入超过60亿欧元用于纯电动车型开发。到2025年,保时捷每卖出的两辆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车。然而直到2019年,保时捷首款纯电动跑车Taycan才正式上市。2020年,Taycan全球销量为2万辆,仅占保时捷全球销量的不到9%。
正因此,保时捷需要更大且更接地气的研发投入。根据最新规划,到2025年,保时捷将为电动化和数字化投资150亿欧元。而中国作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销量占比达到三分之一,同时也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新产品技术落地的优先平台也就不足为奇了。
循序渐进的绑定之路
奥博穆年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无法对10年后的市场情况和公司战略作出判断,因为“市场的力量可能会在未来改变保时捷和大众汽车集团的全球规划”。随着保时捷研发分支此番落户上海,该品牌不出意料的与中国市场进一步深化绑定,也再度证实了保时捷CEO的观点:只要能够攫取更多利益,保时捷在中国怎样布局都不会奇怪。
事实上,在华汽车销售规模逐步扩大的同时,保时捷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已经在不断循序渐进地建立着。
早在2014年,保时捷就曾成立保时捷工程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不过当时规模尚小;2019年,保时捷中国数字团队成立,后于2021年组建为保时捷(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7月,保时捷中国产品管理部门成立,整合所有与产品相关的职能职责。未来,保时捷在中国的研发分支将整合上述多方研发团队,并进一步提升整体效率。
此外,保时捷中国研发分支还将聚焦智慧互联、自动驾驶以及数字化体验等技术,同时负责测试、验证并确保相关产品的技术规格、安全要求等符合进入中国市场的法规标准。
凭借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身份,中国市场对保时捷等诸多国际品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以及不断深化的吸引力。随着主要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提升,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偏好的产品进行中国化、甚至是立足中国销往全球将成为常态。
即便是在几年前,诸如上汽通用、沃尔沃亚太等在华车企已经进行过一波“反向输出”,将由中国生产的别克昂科威、沃尔沃S60等国际车型销往海外。尽管保时捷中国制造仍没有下文,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汽车产业深入新能源时代,在这一领域取得先发优势中国,终将抵达全球汽车工业的最高端,一如燃油汽车时代的德国。届时,中国市场将完成产业输入到产业输出的转变。这也同奥博穆以中国研发力量反哺全球市场的观点不谋而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潘昱辰 
-
获38亿元B轮融资,曹操出行发布新战略
2021-09-07 17:43 汽车工业 -
广汽埃安:补能要快充,体系力建设更要快冲
2021-09-07 15:34 汽车工业 -
观驾 | 从CT5开始的重塑豪华,凯迪拉克做到了吗
2021-09-07 14:31 汽车工业 -
吉利今年累计销量已超81万辆,星越L8月过万
2021-09-07 12:06 汽车工业 -
车市周观察 | 缺芯逼停通用福特,华为能否拯救极狐?
2021-09-06 09:50 汽车工业 -
工信部副部长:如果监管跟不上,智能汽车将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2021-09-05 10:41 汽车工业 -
比亚迪8月销量超6.8万辆,再创新高
2021-09-04 12:10 汽车工业 -
车市月观察丨7月首超日德,同比猛增7成,自主轿车的春天来了吗?
2021-09-03 18:03 汽车工业 -
车市月观察丨7月MPV:别克GL8即将迎来最强对手?
2021-09-03 18:03 汽车工业 -
大众ID.3,车小责任大
2021-09-02 17:54 汽车工业 -
比亚迪海豚上市,成十万级新能源市场最大变量
2021-09-02 15:35 汽车工业 -
“最好的一代帝豪”,铸就吉利4.0新生
2021-09-01 11:26 汽车工业 -
见证岚图FREE诞生,探秘岚图4.0数字工厂
2021-09-01 11:24 汽车工业 -
斥资16.33亿元,宝马中国收购华晨“中华”品牌
2021-08-31 22:09 汽车工业 -
车市月观察丨7月自主SUV:整体份额扩张,奇瑞还拿了个冠军
2021-08-31 22:09 汽车工业 -
理想汽车公布第二季度业绩报告:营收50亿,亏损超2亿元
2021-08-31 12:38 汽车工业 -
引入战略投资者,广汽官宣埃安混改
2021-08-30 21:17 汽车工业 -
车市周观察:“中年危机”下自主与合资领头羊的抉择
2021-08-30 10:45 汽车工业 -
长城汽车2021年上半年财报公布,营收同比增长72%
2021-08-27 19:00 汽车工业 -
车市月观察 | 7月新能源汽车:微型车最畅销,插混市场竞争将加剧
2021-08-27 16:33 汽车工业
相关推荐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51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98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1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