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手造车一手打星,吉利首发双星将于今年年底升空
导读吉利双星预计将于2020年6月进行星箭合体试验,并于年底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轨。(观察者网 文/秋水 编辑/徐喆)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太空中第一次有了中国的声音。
5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日新月异。在“东方红一号”升空50周年之际,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其战略投资的时空道宇公司首发双卫星即将转入卫星装配后的各项环境试验,双星预计将于2020年6月进行星箭合体试验,并于年底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轨,成为继SpaceX之后,全球第二家中国首家“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企业。
吉利探索太空的构想,始于全资收购沃尔沃轿车的2010年。当时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认为,人类应该以更加大胆和科学的态度,不断探索与加快开发太空世界与宇宙未来,在保护与发展地球经济的同时,完全可以开拓更加广阔的宇宙世界。
2014年,中国民营航天业开始起步,《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此后,有关政策逐步放开。
台州吉利卫星项目
商业航天作为技术创新性强、经济质量效益高且军民属性兼备的新兴业态,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经纬创投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有13家商业航天企业获得总额人民币21.6亿元的融资;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至少完成了36笔融资,融资额接近36亿元。
当前,卫星互联网技术已成为通讯领域科技竞争的新焦点,巨头纷纷入局,全球已进入卫星互联网的竞赛时代。2015年,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旗下航天公司SpaceX提出星链计划(Starlink),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上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在SpaceX的第三批卫星发射成功后,特斯拉市值随之一飞冲天,在今年年初超千亿美元,成为仅次于丰田、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汽车企业。
根据航天咨询公司欧洲咨询(Euroconsult)发布的《政府航天计划:基准、剖面与2028预测》中对2018年世界各国政府的航天投资情况分析,各国政府航天投资额前五排名为: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日本。其中,中国稳居第二,2018年投资数额为58.3亿美元,且商业化和国际化趋势正在增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8年,吉利开始布局航天领域,战略投资航天科技公司时空道宇,成为中国首家自主研发低轨卫星的汽车企业,覆盖从研发、制造到应用全产业链。今年3月3日,吉利卫星项目在浙江台州正式开工。
时空道宇首发卫星示意图
吉利方面表示,时空道宇自主设计研发的首发双星各分系统正样产品已生产齐套。关键载荷完成地面应用验证,性能指标满足设计预期。首发双卫星即将转入卫星装配后的各项环境试验,如模拟卫星随火箭上升阶段状况的振动试验、模拟卫星在近零下270℃的太空运行状况的热真空试验等。预计双星将于6月进行星箭合体试验。完成试验考核后,卫星可在符合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正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轨,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
同时,吉利还宣布国内首个航天AI数据云OmniCloud即将投入运营,将航天AI数据、工业互联网等行业进行融合,以卫星技术(通信、导航、遥感)为核心,以卫星信息服务为内容,提供卫星云产品、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等在线服务。包括高精度定位在内的各项业务产生的海量数据在经过OmniCloud平台后,将实现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
时空道宇OmniCloud:卫星平台设备实时监控
今年两颗低轨卫星的发射,标志着吉利全面进入天地一体化高精定位系统商用验证阶段。同时,领克品牌也宣布与时空道宇共同启动双星发射计划。
吉利控股集团表示,公司正不断加大对数字科技领域投入,研发自动驾驶、车联网系统、车载芯片、激光通讯、操作系统、低轨卫星等基础设施,向未来出行科技集团转型。
吉利天地一体化的应用场景
据普华永道预测,2030年,中国市场自动驾驶汽车中60%将实现无人驾驶共享出行模式;美国、欧洲和中国共享出行的市场价值将达到1.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36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017~2030年)约24%。在无人驾驶场景中,对高精地图的要求达到厘米级,背后则是海量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的全链路技术。没有低轨卫星一体化服务支撑,未来无人驾驶将成为无稽之谈。而吉利的低轨卫星布局,将为未来高级别智能驾驶提供系统化定位服务。
吉利天地一体化布局下的智慧出行
此外,吉利控股此前还布局了共享出行领域的曹操出行、耀出行,以及空中出行领域的太力飞行汽车和Volocopter。在吉利的规划中,共享出行及低空出行领域均将实现高度自动驾驶。同时,吉利还宣布将整套系统开放给生态合作伙伴,与智能制造、未来出行、大数据等行业深度融合,建立开放共赢的合作生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潘昱辰 
-
全系车型降价,125载老字号放手一搏
2020-04-23 15:39 汽车工业 -
大众汽车投资52亿元入股?国轩高科回应耐人寻味
2020-04-23 15:36 汽车工业 -
嫌“柴油门”和解赔款太少,大众又遭德国车主个人索赔
2020-04-22 17:20 汽车工业 -
聚焦五大驾驶焦虑 仙豆智能发布首款互联产品
2020-04-22 17:20 汽车工业 -
被“接盘者”抛弃,曝200余夏利老员工举报一汽集团
2020-04-22 10:18 汽车工业 -
首度搭载车载微信,2020款哈弗F5上市
2020-04-21 11:41 汽车工业 -
龙卷风摧毁零件工厂,福特汽车供应链被切断
2020-04-21 11:41 汽车工业 -
发动机存熄火隐患,丰田召回超26万辆汽车
2020-04-20 17:12 汽车工业 -
中国首个平台化发动机产品,长安蓝鲸发动机实力几何?
2020-04-17 21:05 汽车工业 -
被CNN质疑“诈捐”呼吸机,马斯克怒了:你还没倒闭?
2020-04-17 17:19 汽车工业 -
排放指标难以达成,大众求欧盟“高抬贵手”
2020-04-16 15:04 汽车工业 -
兰博基尼不光生产口罩,还有……
2020-04-16 12:30 汽车工业 -
零跑汽车朱江明:三年内不用外部一分融资,这是我们的底气
2020-04-15 23:18 “零跑”新势力 -
反对特朗普排放新政,美国多州“揭竿而起”
2020-04-15 15:48 汽车工业 -
净利5000万-1.5亿,比亚迪公布2020一季度业绩预告
2020-04-14 17:39 汽车工业 -
合资板块大跌六成,上汽一季度销量降幅超过平均水平
2020-04-13 17:41 汽车工业 -
2019双积分情况出炉:比亚迪稳居榜首,主流合资品牌垫底
2020-04-13 16:38 汽车工业 -
神州优车回应:与瑞幸独立经营,收购宝沃不存在利益输送
2020-04-13 13:42 汽车工业 -
续航301km,长安新能源奔奔E-Star上市
2020-04-13 13:42 汽车工业 -
瑞幸多米诺骨牌倒塌,现在轮到宝沃汽车了
2020-04-10 19:52 汽车工业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