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志恒:化债的核心,就是激发地方政府的“企业家精神”
最后更新: 2025-01-10 11:56:57观察者网推出《问诊2025中国经济》专题,邀请国内顶尖经济学家,剖析2025中国经济的六大挑战及其背后的机遇。专题的第四篇,我们邀请了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深入剖析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内涵、地方财政的发展动力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问题。
2024年11月份,中央政府出台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方案,被简称为“6+4+2”。罗志恒对此表示,这一次化解债务的思路与过去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核心体现就是从过去的化债中发展,化债优先,转到了现在的发展中化债,发展优先。
“我觉得这个理念变化是非常重要的,相当于我们把发展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通过把蛋糕做大,来处理相应的债务风险,这是总体的思路转变。”罗志恒说。
罗志恒指出,如果仔细来看,新的化债方案还体现出一系列的财政政策理念和化债思路的变化。如果把这次化债方案放在2024年以来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中来看,此次化债的核心,就是以化债为契机,激发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可以看到,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核心逻辑就是,激发微观主体的积极性,以活跃资本市场为先导,来激发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积极性,修复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罗志恒分析说,“股票涨了,一部分居民自然就愿意去消费了。”
罗志恒认为,改革开放46年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两个企业家精神有关:一个是民营经济的企业家精神,一个就是地方政府的企业家精神。从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视角来看,主要的核心逻辑是激发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其中化债起到的作用就是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要把地方政府的企业家精神也给激发出来。
他指出:“从防风险和促发展之间的关系角度看,我们对这二者的辩证关系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们认识到,债务规模不等于债务风险;化债化的不是债务规模,不是压降债务规模,化债,化的是债务风险。债务规模是静态的,债务风险是动态的。如果说防风险更优先,那很多用于发展的资源可能就没有办法更好地拉动经济增长了。”
罗志恒强调,现在思路变了之后,债务规模在现代信用经济背景下是一定会增加的。但如果债务的使用效率和支出结构比较合理,一块钱的债务能形成更多的资产,资产又能形成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或者社会效益,那么从这个角度讲,这样的债务是好的债务。债务规模扩大的同时风险并不会增加,反而是下降的,这是化债思路的变化所体现的。
- 责任编辑: 林琛力 
-
“四大民生保障支出占比10年涨5.5%,财政支出新格局正在形成”
2025-01-10 10:05 观网财经-消费 -
国债被“疯抢”,央行:不买了
2025-01-10 09:36 -
中纪委:2024年处分省部级及以上干部73人
2025-01-10 08:24 廉政风暴 -
人赃俱获!境外间谍企图窃取我沿海海岛军事秘密当场被抓
2025-01-10 06:46 国家安全 -
直升机转运地震伤员,实现空中生命接力
2025-01-10 06:38 -
山西万荣一工厂发生爆燃事故致1死2伤
2025-01-09 22:42 安全生产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西藏定日抗震救灾工作
2025-01-09 18:56 地震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5-01-09 18:15 -
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2025-01-09 18:11 中国外交 -
受贿8.22亿!新疆“老虎”李鹏新当庭认罪
2025-01-09 17:08 廉政风暴 -
我国发现一起猴痘病毒Ib亚分支聚集性疫情,均为亲密接触后感染
2025-01-09 15:10 -
我和上海|Filippo,国际家庭欢乐多
2025-01-09 11:20 -
2024年全年CPI上涨0.2%,PPI下降2.2%
2025-01-09 09:57 宏观经济 -
中纪委公报新增能源、消防、开发区等领域反腐,专家解读
2025-01-09 09:30 廉政风暴 -
2024年金融反腐:至少97人被查含3名中管干部
2025-01-09 09:23 廉政风暴 -
中国境内首个用于男性的HPV疫苗来了!这个年龄段可接种
2025-01-09 08:11 -
-
被“保姆式”围猎,贪官妻子和老板妻子成了闺蜜
2025-01-08 20:56 廉政风暴 -
“今天阳光明媚”,竟是欢迎围猎暗号
2025-01-08 20:50 廉政风暴 -
孙述涛一当上市委书记,就搞出诡异曲线
2025-01-08 20:50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评论 124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评论 375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208“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评论 279最新闻 Hot
-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
“以色列和俄罗斯正进行秘密会谈”
-
“不同于西方,中国正建设由技术驱动的福利模式”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被骗至缅甸的男模特已获救
-
“越南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惹恼中国”
-
最新民调:4成支持马斯克成立新政党
-
美伊下周在挪威谈?
-
“俄美有兴趣共同实施经济领域一些‘有前景的项目’,特别是能源”
-
人才引进被举报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围名单与此前一致?包头通报
-
特朗普威胁:周五,接关税吧
-
“欧洲领导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议”
-
“我签署时候,B-2、F-22将从头顶飞过”
-
天文学家发现第三个进入太阳系的“星际访客”
-
冯德莱恩承认:来不及谈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外国游客得加钱
-
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