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0多张罚单、近17.8亿元,2024年银行业被罚原因主要有哪些?
6000余张罚单,被罚金额超17亿元……2024年银行业仍处于严监管风暴的“漩涡”,密集收到来自监管机构、央行的罚单。
与2023年相比,2024年银行业“吃罚单”的情况已有所好转,罚单数量同比下降20.52%,被罚金额同比下降39.55%。
进一步透视银行业罚单,记者注意到,监管机构处罚的重点仍集中在银行核心的信贷业务上。但针对市场新出现的乱象亦保持关注。例如,2024年股市行情波动大、市场提前还贷潮持续,监管也进一步加大对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等情况的关注。此外,监管的多个罚单也开向银行“非洁净处置不良贷款”“重组掩盖不良贷款”等问题。
罚单数量有所下滑
经历2023年强监管后,2024年银行业罚单数量、被罚金额均较2023年有所下降。
第一财经记者据企业预警通数据统计,银行共收到来自央行及派出机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及派出机构、外汇管理局的6431张罚单(含分支机构、个人被处罚情形),同比下降20.52%;被罚金额合计约17.79亿元,同比下滑39.55%。
不过,虽然罚单数量、被罚金额均出现下滑,但2024年内仍有5家银行被罚金额达到1000万以上。其中,平安银行2024年5月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罚没6073.98万元。罚单显示,平安银行因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信贷业务、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领域存在违规问题,需上缴违法所得,并支付罚款。总行被罚款6073.98万元,分支机构被罚款650万元。此外,深圳前海微众银行、齐鲁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上海分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被罚金额也在1000万元以上。
记者梳理发现,中小银行仍是被监管处罚的“重灾区”。数据显示,2024年,农商行收到来自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罚单最多,共计有1911张,被罚金额数量达到4.43亿元,在总被罚金额中的占比近1/4。其中,金额最高的一笔罚单开向广州农商行,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2月的处罚信息公开表,该银行因办妥抵押预告、登记即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线上消费贷款资金流入证券领域、信用卡预借现金业务额度超过非预借现金业务额度等问题被罚没金额800万元。宁波鄞州农商行、浙江萧山农商行则在2024年1月、8月分别被罚没560万元、450万元。年内,共有12家农商行被罚没金额在300万元以上。城商行方面,2024年共收到512张罚单,被罚金额为3.20亿元。其中,齐鲁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上海分行两家银行均收到千万罚单,分别在1月、7月被罚1375.13万元、1085万元。
与中小银行相比,国有银行及分支机构的罚没金额相对较少。数据显示,2024年六大行共收到1387张罚单,罚没金额为3.41亿元。
被罚原因有哪些?
从被罚事由上看,信贷、反洗钱、结算与现金、公司治理都是银行业违规的常见“雷区”。
其中,银行被处罚最多的事由仍是信贷。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有718家银行因信贷违规被罚款。具体原因包括,违规发放贷款、贷款三查不到位、贷后管理不尽职及信贷资金被挪用于归还贷款等。
不过与此前相比,2024年“违规发放贷款”“贷款/授信管理不到位”“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原因频频被提及。
2024年6月至8月期间,多家银行因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被监管处罚。其中,处罚金额较高的是浙江萧山农商行,2024年8月,该行因为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被挪用于股市,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等原因被罚款450万元。上海嘉定民生村镇银行在2024年7月收到的一张百万元罚单,也被监管部门指出存在“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流动资金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严重不审慎、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问题。
与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同样“吸睛”的还有楼市。近两年提前还贷潮曾一度兴起,违规利用消费贷置换房贷等乱象亦时有发生。也有多家银行因审核不严被监管处罚。例如,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衡水监管分局发布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故城县农村信用联社因存在流动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并用于归还贷款等情况,被罚款60万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监管也多次开出了涉及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的大罚单。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2024年银行业收到的罚单中,与不良贷款或不良资产有关的罚单达到157张,涉及罚单金额高达3999.65万元。“非洁净处置不良贷款”“重组掩盖不良贷款”“违规上调不良贷款风险分类”等让不良贷款“躲猫猫”的行为五花八门。
其中,被开具罚单金额最大的是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披露信息显示,2024年7月,该行因流动资金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企业、非洁净处置不良资产等问题被罚款240万元。此外,重庆富民银行、中国银行沧州分行、桂林银行也因涉及非洁净处置不良资产等问题被处以百万元“罚单”,分别被罚18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
为何面临高额罚单,银行仍选择铤而走险让不良贷款“躲猫猫”?“这种方式短期内可以让财务报表变得‘好看’。”一名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非洁净处置不良贷款是指在处置不良贷款时,不按照规定程序或标准进行,或隐瞒、虚报,或以高估值将不良资产出售给关联公司,从而实现在账面上减少不良贷款数量。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转移,实际隐性风险可能长期积聚并损害银行信誉。
值得注意的是,因不良处置问题被开具罚单的银行多为中小银行。
“中小银行的客户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近期面临的不良压力较大,但这类型机构本身化解不良贷款的能力较弱。因此为了暂时改善财务指标,提升股东满意度,容易出现让不良贷款‘躲猫猫’,非洁净处置不良贷款的情况。”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
业内的共识在于,监管对于银行不良处置的重视也在逐渐加大。除了开“罚单”及时堵违规外,2024年监管也不断完善“疏”的方式与途径。批量转让、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手段逐渐增多。(详见《中小银行入局不良贷款转让业务》)以批量转让为例,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公告挂牌总单数达288单,总体未偿还本息数额突破826.2亿元。
更多举措还在陆续落地。2024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该办法扩大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可收购的金融不良资产范围,细化了管理流程,同时还强调了风险防控与合规经营的重要性。
(作者:王方然)
- 原标题:6000多张罚单、近17.8亿元,2024年银行业被罚原因主要有哪些?
- 责任编辑: 范维 
-
“C919最快今年获欧洲认证,2026年在东南亚执飞”
2025-01-02 22:19 中国大飞机 -
李强在山东调研
2025-01-02 20:01 -
中央候补委员、副镇长施金通,递补省委委员
2025-01-02 17:28 -
中国首次实现!“领先马斯克的星链”
2025-01-02 16:13 观察者头条 -
2025年首位落马厅官!姜保忠被查
2025-01-02 16:11 廉政风暴 -
李锦明,伪造武装部队证件!
2025-01-02 15:37 廉政风暴 -
歼16新年度首飞训练
2025-01-02 13:51 长空铸剑 -
准“85后”陈震任贵州文旅厅副厅长,曾任“村BA”发源地县委书记
2025-01-02 08:46 地方人事观察 -
新年第一天,中国海警在我黄岩岛海域举行升国旗仪式
2025-01-02 06:36 南海局势 -
柯文哲等4人交保裁定被撤销
2025-01-01 22:22 台湾 -
彭弋航获评清华学生年度人物,访问台湾期间曾受两岸媒体关注
2025-01-01 19:49 -
张海迪,有新职
2025-01-01 19:43 -
柯文哲正式请辞,黄国昌代理
2025-01-01 17:01 台湾 -
弹性退休年龄如何确定?如何实施?三部门答问
2025-01-01 15:24 -
今起实施!弹性退休办法来了
2025-01-01 14:57 -
“华龙一号”漳州核电1号机组投入商运
2025-01-01 14:12 -
1990年代一系列大案要案的破获,都和他有关
2025-01-01 09:31 -
新年第一天,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2025-01-01 08:48 -
石破茂拟暂缓访美,称“访华极重要”
2025-01-01 08:13 -
这些新规,明起实施!
2024-12-31 22:23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