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两会时刻丨“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最后更新: 2024-03-09 20:33:323月5日,在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三个小故事。
——2007年,南京考古人员在汉府街车站发现一段古城墙,经考证是东晋建康宫城遗址。市里随即调整原地块用途并进行原址保护,建成了六朝博物馆。
——六朝博物馆有一面落地窗,是观赏城市美景、感受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是连接古今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去年经网友推荐,这扇窗登上热搜。今年春节,这扇窗还贴上别具一格的“龙年窗花”,吸引更多游客市民打卡拍照。
△今年春节前,游客在南京六朝博物馆的“龙年窗花”前拍照打卡。
——2020年,六朝博物馆启动“小青莲”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已有240多名孩子参与到守护国宝文物、宣传文化故事的行列中。孩子们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守护国宝文物、宣传文化故事,也在心中埋下保护文化遗产的种子,成为未来文化保护传承的坚实力量。
这三个故事,跨越十余年,讲述了六朝博物馆的建设故事——始于一场“意外”的发现,得益于精心的保护与传承。
△3月5日,宋燕代表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主题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有感而发:“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
多年来,六朝博物馆的文博工作者将流落在外的明城墙砖一块块征集起来,收回了40多万块。这是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守护文物的一个生动缩影。
△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出的考古隔梁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
六朝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遗址博物馆,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统的专题博物馆。
踏入博物馆,从东晋的俑群、南朝的青瓷莲花尊中,观众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当志愿者们声情并茂地讲述1000多年前的历史时,观众也被带入到遥远的时空隧道中,与嵇康饮酒,与王羲之对话。
△小朋友在六朝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向社会大众提供了具象历史情景,形成一种强劲的文化普及力量。
“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春节期间,在南京城墙博物馆,许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也是一项大事业。
过去一年,让从事文博事业30多年的宋燕记忆深刻。2023年,南京接待游客2亿多人次,全市博物馆就接待了3448万人次。
把文博工作与文旅整合统一起来,可以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文与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年前,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布置下一道题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
人文经济强调以人为本,在经济活动中既要见“数”见“物”更要见“人”。刚刚过去的春节,人们逛博物馆、买非遗产品、赏新片、去旅行。
△众多市民游客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游玩。
在江苏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花灯缀满小桥,红色的货摊随着古街巷绵延,游客在江南年俗中领略传统文化魅力。仅春节假期前三天,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累计客流量超过4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从博物馆“研学热”到文化街区成“顶流”,“文化味”与“烟火气”有机融合,充实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为繁荣文旅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百步之内,必有芳草。”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平江路考察时讲到的这句话,既是对过去江苏文明积淀、文化发展的赞誉肯定,也是各地做好文博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应有的不懈追求。
- 原标题:习近平两会时刻丨“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台籍代表:对于台胞来说,“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个悲剧
2024-03-09 20:25 2024两会 -
“绝不会给‘台独’分裂行径留下一丝一毫空间”
2024-03-09 19:02 两岸关系 -
再挺民营经济 中国如何精准发力?
2024-03-09 18:14 2024两会 -
问计长三角|养老“自由”如何实现?
2024-03-09 18:11 2024两会 -
创新协同、利益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如何再“破题”?
2024-03-09 18:08 2024两会 -
全国两会·焦点 | 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擦亮上海文化品牌
2024-03-09 18:06 2024两会 -
全国两会·焦点 | “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怎么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如何推进分级诊疗
2024-03-09 18:04 2024两会 -
人社部部长:社保卡将逐步实现“全国一卡通”
2024-03-09 16:40 2024两会 -
人社部部长:这些工种普遍短缺,要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2024-03-09 16:23 2024两会 -
住建部长喊话房企: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谁就有未来
2024-03-09 16:20 2024两会 -
“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
2024-03-09 15:57 2024两会 -
“这件事是良心工程,希望各地保证高质量”
2024-03-09 15:55 2024两会 -
习近平两会时刻丨再提“调查研究”
2024-03-09 15:42 2024两会 -
两会第一观察丨大国工匠,总书记眼中的“顶梁柱”
2024-03-09 15:41 2024两会 -
人社部部长:将支持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
2024-03-09 15:38 2024两会 -
台湾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2024-03-09 15:32 2024两会 -
历时7年!我国科研团队破解百年未解之谜
2024-03-09 15:24 科技前沿 -
张军:我们是人口大国,但不能成为诉讼大国
2024-03-09 15:01 2024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
2024-03-09 14:57 2024两会 -
持续28年追逃,“青龙帮”案最后一名嫌疑人落网
2024-03-09 13:2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