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境内外媒体开放!上海团代表回答了这些热点问题
最后更新: 2024-03-07 07:17:1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技创新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关键引擎,请问上海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刘多(上海市副市长):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上海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推动科创中心建设从“建框架”向“强功能”不断跃升。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前沿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的布局。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脑机接口、量子科技、Web3.0、AI4S和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抢抓布局、加快突破,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是建好用好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好在沪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科技领军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三是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重点是建好用好负责人才遴选管理和跟踪评价的运行管理机构;实施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科学研究的人才计划;提供以五年为周期滚动实施,不进行年度考核的长期稳定支持;营造全社会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将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今年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将达到11%左右。
四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重点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快构建风险和利益共担机制、全链条加速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完善行业、企业出题机制,优化“揭榜挂帅”“赛马”等实施路径,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
五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抓好高质量孵化器建设。今年将围绕人形机器人、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启动新一批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工作。同时将加快设立上海市科创引导基金,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六是加快科创中心承载区建设。推进张江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高标准建设“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
七是构建开放创新协同网络。扎实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推动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发挥上海国际化优势,支持好服务好国际科技组织、各国创新主体来沪在沪发展。
凤凰卫视: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城市更新难度很大,请问上海将如何克服困难,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新的空间?
杭迎伟(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今年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举行的第一个会议是全市城市更新推进大会,对上海的城市更新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作出了全面部署。城市更新的关键是核心功能的更新和提升。因为城市不仅要有高楼大厦,还要重视保护城市的记忆,背街小巷、烟火人家、繁花似锦。城市的更新不仅要强化保护利用,还要创造新空间、新功能、新价值。从上海城市更新的实践中,我感到城市更新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三个注重”:
注重激发城市发展的活力。即功能优先、功能复合、产城融合、绿色生态。上海在推进一江一河(黄浦江、苏州河)贯通开放过程中,周边有许多的老码头、老仓库、老建筑,在这个进程中都注重了保护、利用和功能提升。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黄浦江的两岸,许多老码头、老仓库已经成为了演艺中心、商业中心、创意中心和创新中心。
注重科技创新能力供给。许多城市更新项目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需要我们耐心细心。保护历史建筑和保护风貌肌理,还需要先进的建造技术作为支撑。比如我们在张园石库门建筑群城市更新的项目中,就综合运用了建筑机器人加持的“顺做法”和平移技术加持的“逆做法”,数字化建造全过程赋能,不仅实现了保护,还增加了地下空间和功能空间。
注重便民利民,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城市更新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上海在城市更新中持续地打造“15分钟服务圈”,教育、卫生、养老、交通和市民的“开门七件事”,都努力实现在15分钟可及可达,城市更新让市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光明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并希望上海勇于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深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请问具体有哪些举措和方案?
权衡(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文化建设一直非常关心,亲自为上海提炼了城市精神品格,亲自为上海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去年考察上海时,对文化建设作了突出强调。
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硬实力让一个城市强大,软实力让一个城市伟大。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相得益彰。上海正在推进“五个中心”建设,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也是上海全面提升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人们到上海来不仅感受高楼大厦、地铁高架、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还能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特色。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我们要推动三种文化融合创新和发展,助力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
去年上海率先在全国召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市委专门召开会议,突出把“深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放到上海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高度来谋划、来施策。于此同步,研究制定《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立足全局性、系统性,又聚焦突破性、引领性,设计了9大行动、30项重点工程,覆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
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将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和具体行动上付出最大努力,争取最佳效果,在最大程度上彰显上海的独特优势,发挥独特作用,全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为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出更大贡献。
解放日报:上海高校很多,怎么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更好地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丁奎岭(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我用“跟跑”“并跑”“领跑”三个词来回答。
“跟跑”指的是高校科研经费,特别是稳定性经费的增长速度,要跟上当前科技的发展速度和方式。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稳定性科研经费增长相对缓慢和竞争性科研经费比例过高的问题。过多的竞争性经费,势必会让科研从“目标导向”往“项目导向”转变,因此,高校应进一步统筹中央、地方、企业等多元化资源,构建一个涵盖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稳定资助体系。比如说,上海市支持交大开展的“基础研究特区”和“基础研究先行区”计划,就是对稳定性经费一个很好的补充。
“并跑”指的是高校要和企业深度融合、并肩作战,形成“强耦合”,手拉手并肩前行,跑出加速度。我们总结了四点经验:一要找准切入点,对目标要有高度的共识;二要突破传统的人事机制,让老师能够兼顾前沿研究与产业落地;三要各展其长,老师负责解决科学问题,企业负责工程验证与迭代,缩短创新周期,提升创新效率;四要有较为弹性的成果共享机制,充分激发双方的活力。
“领跑”指的是要准确定位科技制高点,合理布局引领科技创新进程。找制高点不仅要盯着全球科技领域的热点与空白点,也要结合国情,关注冷门与短板。另外,高校还要持续加强人才引育,形成涵盖战略科学家、顶尖科学家、青年科学家的人才梯队。同时,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顺应科技发展的趋势。例如,近期上海交大正推进建设的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智慧能源学院等等,这些都对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创新的支撑。
总得来讲,希望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前瞻部署,通过“跟跑”“并跑”“领跑”的实践探索,能够跑出科技创新的加速度,能够推动高质量发展。
- 原标题:对境内外媒体开放!上海团代表回答了这些热点问题
- 责任编辑: 林琛力 
-
习近平看望全国政协委员
2024-03-06 21:26 2024两会 -
泉州市长回应金门恶性撞船事件:极其愤慨
2024-03-06 19:38 两岸关系 -
上海往返西安,东航C919第三条航线即将开通!
2024-03-06 19:38 中国大飞机 -
全国人大代表袁国华:推动临港跨境数据的开放、开发和使用
2024-03-06 19:35 2024两会 -
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回答提问:跟跑、并跑、领跑跑出加速度
2024-03-06 19:35 2024两会 -
上海市副市长刘多代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今年将做这“七件事”
2024-03-06 19:35 2024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顾军:这一区域以3.7%国土面积,贡献24.4%地区生产总值
2024-03-06 19:35 2024两会 -
习近平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祝贺和美好祝福
2024-03-06 19:24 2024两会 -
国家发改委: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
2024-03-06 17:16 2024两会 -
上海市市长龚正:大力清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隐性门槛壁垒
2024-03-06 17:10 2024两会 -
商务部部长:今年外贸形势还是十分严峻,“新三样”预判稳步发展
2024-03-06 17:05 2024两会 -
如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发改委详解
2024-03-06 16:52 2024两会 -
贵州省长谈政府投资:全省现在“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2024-03-06 16:48 2024两会 -
财政部长谈“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这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
2024-03-06 16:40 2024两会 -
“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最重要核心任务”
2024-03-06 16:35 2024两会 -
央行:后续仍有降准空间
2024-03-06 15:58 2024两会 -
习近平看望全国政协委员
2024-03-06 15:53 2024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
2024-03-06 15:00 2024两会 -
青海省委书记公开回应“六名干部喝死一人”
2024-03-06 14:51 2024两会 -
“绝大部分香港市民支持基本法第23条立法”
2024-03-06 14:49 香港
相关推荐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501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40“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6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