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丨安徽黄山:生态“高颜值”淬炼发展“好气质”
最后更新: 2023-05-21 10:49:24新华网合肥5月19日电(李东标)初夏的安徽省黄山市,粉墙黛瓦掩映在满目青绿中,潺潺的新安江水蜿蜒流淌,星罗棋布的古村落如一颗颗璀璨明珠点缀在阡陌交错间,呈现出“一半烟火一半诗”的迷人景致。
黄山市因山水奇秀闻名于世,美丽的“画里乡村”更是享誉世界。近年来,当地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切实加强传统村落和古民居、古建筑保护,深入挖掘、传承、活化徽文化,推动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以生态“高颜值”淬炼发展“好气质”,努力走出一条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游客在呈坎古村落游览。新华网李东标摄
开启“美颜”模式乡村处处皆风景
清晨,当缕缕晨曦洒满大地,千年古村落呈坎村开始了新的一天。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青石板巷……走进呈坎,一幅美丽乡村图景映入眼帘,一步一景皆成诗,处处流淌着江南风韵。
“这里真的太美了!”在声声惊叹中,如织的游人徜徉在“水墨江南”之中,观景拍照,流连忘返。
呈坎村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拥有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古建筑、古遗址180多处,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之一。作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重要组成部分,呈坎景区凭借独特的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成功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获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安徽省十大旅游古村镇、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
呈坎村风光如画。新华网李东标摄
在呈坎,一座座古宅鳞次栉比,经过微改造后成了精致的民宿,备受游客青睐。以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为主线,呈坎村依托“乡村”和“乡愁”等要素,通过回购、租赁、置换、退出等模式,有序盘活农户闲置房,通过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村民入股等方式整村连片发展乡村民宿。目前,呈坎民宿旅游集群片区现有民宿88家,客房700余间,床位数1700余个。
为提升人居环境及游览品质,近年来呈坎村将美丽乡村、重点项目与全域旅游有机结合,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建成旅游集散中心、宝纶路旅游步道、众川河水土治理等一系列涉旅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村级基础设施。
推窗见绿、开门见景的“美颜”模式,既为村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让这里成为吸引游客的“强磁场”。今年4月份,呈坎游客接待量超过12万人次,环比增幅超60%,越来越多的游客将这里定格在相册里。
如今的呈坎村,不仅环境更美,村民腰包也更鼓了。2022年,呈坎村通过门票收入分成、资产盘活、出资入股等方式,村集体经营收入达148万元。
夜幕下的新安江畔。新华网李东标摄
保护利用发展并重传统村落焕发生机
黄山之美,秀在山水,美在人文。游走于黄山的乡间,随处可以看到造型别致的徽派古民居、古牌坊群和古祠堂。
据统计,黄山市现有310个中国传统村落、492个省级传统村落、4700多处古民居、千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千处历史文化遗存、百万件文书文献,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安徽首位。
散落在徽州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遗存,构筑起一座“没有屋顶的博物馆”,彰显出徽文化的深厚底蕴。
保护好传统村落,留住悠悠乡愁。“十三五”以来,黄山市徽州区全面加强文物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各级文物保护项目,总投资达1.6亿元。相继实施了潜口民宅古建筑群修缮、岩寺文峰塔维修、唐模檀干园修缮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一大批文物本体得到有效保护。
呈坎村美景。新华网李东标摄
“我们通过积极探索‘保护+传承+展示’等模式,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创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古建筑保护修缮模式,重焕百年徽州古建筑生机活力。”黄山市徽州区文物局副局长吴青介绍,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徽州区聚焦传统村落特点,促进文化旅游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努力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为了让传统村落“活起来”,近年来徽州区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呈坎村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徽州古村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基地+田园综合体+旅居休闲养生”四位一体的保护利用新模式。西溪南村在注重保护好村落水系、湿地、古民居的同时,强化创意产业业态的植入,形成了特色创意产业集群。
“黄山是海内外驰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徽州文化的核心发祥地。如何平衡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推进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黄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一方面要基于徽州村落的独特文化价值,不搞大拆大建和形象工程,以最小干预保护徽州文脉、保留村庄肌理、保住乡土特色;另一方面要结合旅游城市特点,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进村景一体,发展全域旅游,探索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呈坎村风景秀丽。新华网李东标摄
激发人才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就只看了你一眼,就已确定了永远。”几年前,李莉来到位于黄山市休宁县的齐云山脚下,开了这家名为“云归里”的民宿。
“2018年,我来到齐云山旅游,站在登封桥上,内心觉得特别平静,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当时就决定留在这里,开一间民宿。”当初的那份怦然心动,李莉至今难以忘怀。
李莉年轻时跟戏曲结缘,曾就职于媒体,闯荡过商海,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最终选择齐云山下的小镇作为心灵的栖息地,成为了一名“新齐云山人”。
与她一起留在这里的,还有来自上海、北京、香港等地的艺术家、企业家等,大家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反哺社会,为这片土地的振兴默默贡献力量。除了开办文化艺术沙龙、捐建云山书院,还义务当起老师,让当地孩子接受艺术熏陶,感受人文气息。
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新华网李东标摄
“我们与当地人相处融洽,我总是不自觉地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李莉说,她希望这家民宿能成为外界了解齐云山的一扇窗口,吸引更多人来这里投资兴业,将这里建设得更加美好。
努力让“归雁”成为乡村振兴“头雁”,在示范村落保护利用建设中,黄山市还积极鼓励当地能人回乡创业,村民回乡创业热情高涨,近年来呈坎、潜口、西溪南等古村落涌现出一大批乡村民宿,社会投资累计5000余万元,回乡创业村民达320人。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解决‘政府干、农民看’的难题。”黄山市委农办负责人说,该市把美丽乡村“建什么、怎么建”的选择权交给群众,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一批“新黄山人”成为最美乡村推介官、最美乡村规划师、首席乡村运营师、旅行管家、民宿管家,有效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标签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原标题: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丨安徽黄山:生态“高颜值”淬炼发展“好气质”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多地警方密集提醒:检查孩子手机是否有这些软件
2023-05-21 10:32 -
-
两人给博览会花车巡游视频配哀乐,河南警方:行拘并罚款
2023-05-20 20:38 -
分享前沿信息、激发创意灵感,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举行
2023-05-20 19:25 上海观察 -
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举行
2023-05-20 19:18 上海观察 -
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城与青年彼此成就
2023-05-20 19:13 上海观察 -
复旦、同济等上海多所高校陆续恢复对公众开放
2023-05-20 18:30 中西教育 -
广西一法院与特定企业合作?省级政法委书记牵头调查
2023-05-20 17:47 基层治理 -
沪宁沿江高速铁路今日全线铺轨完成,预计今年8月底通车
2023-05-20 15:39 高铁世纪 -
厦航通报“男飞行学员女厕偷拍女空乘”:开除并解除合同
2023-05-20 15:25 -
张军领衔“构建经济发展的国家理论”出阶段性成果
2023-05-20 13:58 -
上海科技节开幕,“科研工匠”首次亮相红毯
2023-05-20 13:56 科技前沿 -
三部门:开展为期半年打击整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2023-05-20 13:54 -
李家超:港深创科园将成为香港最大创科平台
2023-05-20 13:03 台湾 -
万达集团:网传大规模裁员消息不实
2023-05-20 10:13 -
太原中院:态度恶劣,解聘!
2023-05-20 08:39 -
530万人大数据研究:二阳发生危重症风险减少86%
2023-05-20 08:07 抗疫进行时 -
国台办:“尽台湾之物力,讨外国之欢心”可耻行径注定失败
2023-05-20 07:56 台湾 -
男子在高速服务区被撞身亡 济南交警通报
2023-05-19 23:09 -
秦刚就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接受采访
2023-05-19 22:30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05“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78“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76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