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万人大数据研究:“二阳”发生危重症风险减少86%
最后更新: 2023-05-20 09:11:20“我们进行了一个全球数据的大样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原发新冠病毒感染相比,重复感染更易表现为轻症病例,发生危重症的风险减少86%。”5月17日,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研究员刘珏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此次研究是基于全球文献的汇总分析结果,样本量合计为530万人。研究结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环境研究和公共健康》上。
“第一次感染提供了一些防止再次感染的保护和抵抗力,降低了感染的风险和感染者转变为重症的概率。根据全球大样本数据来看,再次感染不会增加额外风险住院、重症监护室或死亡。”刘珏教授表示,但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需要更加注意。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再次感染的合并病死率为2.95%,若再次感染,老年人可能会面临更高的不良风险。预防新冠病毒再次感染,对老年人来说很重要。
当前“二阳”、感染人群均有所上升。刘珏解释,首先由于人体中和抗体水平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衰减,对个体的保护力下降;其次是因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人群中依然处于散发流行状态,并没有消失,传染源依然存在。
高福院士提醒: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
5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上表示,“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所以病人该诊断要诊断,该用药要用药。”
高福指出,一直以来,关于“长新冠”是否存在都有较多争议。高福认为,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不要因为长新冠可能对人类有影响就不敢讲,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他进一步指出,但我们不能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还是应该把钱放到基础研究上,开发一些新的抗病毒药物。以阿兹夫定为例,第十版诊疗方案就把阿兹夫定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款药是我们国家自有知识产权的。”
高福表示,要号召临床专家在临床发现问题后,和制药公司以及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大家合作,早有布局,中国也会走在世界前列。
张文宏:“第二波”是科学规律,不应对经济生活造成影响!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一月份的时候,我们就说过“第二波”可能出现在五六月份。
他表示,“第二波”是科学规律,全世界只要对疫情进行监控的国家是毫无例外的,随着免疫力的降低和病毒的变异,它就会出现。但是,这一波的波幅要低,症状更轻,医疗资源的应对也更有效。
他表示,我们虽然仍处于病毒感染的一个时间节点内,有很长的拖尾效应,但是它不应该对我们整体的经济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我们也不应该过度采取防疫措施。
张文宏表示,最近大家会看到出现“二阳”的现象,大多数人的症状比去年年底这波要轻,尤其是已经感染过的人群,发烧的时间更短,获得药物的便捷性更快。对于这波的应对,会远远优于第一波,所以大家不要过于担心。
“二阳”后该怎么办?怎么治?
至于再次感染后症状如何,哪些人要特别注意防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无论是初次感染还是二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表现均集中在上呼吸道。我国当前大量人群体内还存有保护抗体,即使二次感染,症状普遍较轻,病程相对较短,重症病例也很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也表示,根据临床观察,二次感染的人群总体比第一次感染表现的症状要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
脆弱人群如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肾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或者患有血液病、淋巴瘤等疾病的人群,容易二次感染,感染后容易重症化。因此,这类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尤其是家庭成员或周边人群已经明确新冠感染,要及时做核酸或抗原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 原标题:530万人研究发现二阳多为轻症!高福院士提醒: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太原中院:态度恶劣,解聘!
2023-05-20 08:39 -
国台办:“尽台湾之物力,讨外国之欢心”可耻行径注定失败
2023-05-20 07:56 台湾 -
男子在高速服务区被撞身亡 济南交警通报
2023-05-19 23:09 -
秦刚就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接受采访
2023-05-19 22:30 中国外交 -
陈吉宁今天会见英中贸易协会主席古沛勤爵士
2023-05-19 21:52 上海观察 -
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专家:毫无依据,再感染普遍症状轻
2023-05-19 21:51 -
陈吉宁深入中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为先导产业发展划了这些重点
2023-05-19 20:31 上海观察 -
惠州一楼盘备案价1.47万,开发商卖7000?房管局回应
2023-05-19 20:29 观网财经-房产 -
国常会:研究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总体工作方案和近期举措
2023-05-19 20:28 -
数字赋能,金山这样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
2023-05-19 19:34 上海观察 -
广西再通报:9名遇难者为越南籍,初判为涉嫌偷越边境事件
2023-05-19 19:17 -
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全文)
2023-05-19 18:14 中国外交 -
国开行原副行长周清玉被查
2023-05-19 17:16 廉政风暴 -
哈萨克斯坦驻西安总领事馆今日开馆,托卡耶夫、秦刚出席
2023-05-19 16:54 -
李云泽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
2023-05-19 16:16 高层人事 -
网友建议开通互联网销售彩票,中国福彩中心答复
2023-05-19 15:36 -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将访华,外交部介绍情况
2023-05-19 15:14 中国外交 -
公安部:全面实行错案责任倒查制度!终身负责
2023-05-19 13:57 依法治国 -
广西靖西一载14人车辆翻下悬崖,初步确认11人遇难
2023-05-19 13:29 -
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正式成立,每两年举办一次
2023-05-19 13:09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