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库发布首份批驳“中国崛起顶峰论”的研究报告,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美
2023年5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的未来”国际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上发布《过于离谱——“中国崛起顶峰论”批判》报告,多名专家参与研讨,罗马尼亚前总理阿德里安·讷斯塔塞发表特别演讲。
报告封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是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国内外讨论的重点话题。但是,一些西方媒体、智库和政客对中国式现代化、“一带一路”的未来都不太看好。特别是近一年半来,由于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一样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出现明显放缓与动荡。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崛起顶峰论”冒起,宣称40年来中国崛起已经见顶,中国永远也追赶不上美国。鉴于此,总结与梳理“一带一路”十周年来的经验、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国际意义。
作为第一次讲清“一带一路”和中国式现代化关系,首个批驳西方“中国崛起顶峰论”的重要成果,报告一针见血地表示,“中国崛起顶峰论”事实上是20余年来“中国崩溃论”在新形势下的翻版。
报告指出,5月13日《经济学人》杂志“中国崛起顶峰论”的封面故事称,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地缘政治动荡及美国对华科技打压等问题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未来也难以超越美国。而在此之前,美国《外交政策》、《外交事务》两本知名期刊先后发表的文章声称“中国崛起的终结”,2022年12月日本经济研究中心、2023年2月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均发布相关报告称,中国经济总量不可能超过美国。
报告发现,以上三大研究存在重大缺陷。第一,概念定义不清。是增长顶峰还是规模顶峰;是绝对顶峰还是相对顶峰;是放缓还是停滞甚至衰退;是基于名义的以市场汇率计算的GDP还是实际的以购买力评价计算的GDP。这些问题,相关研究都没有明确说明。第二,逻辑上有所欠缺。三大研究的共同毛病是抓住中国经济的一些局部而非主要的矛盾就推断中国的全局。第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高度短视。三大研究都缺乏中长期的基础性分析。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和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主要以短期的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便分别得出中美GDP不会逆转和中国国力无望真正超过美国的结论。布兰茨和贝克利列举的一些负面因素中很多也是短期性的。第四,也是最为重要的,即弱研究导出强结论。三大研究给人的感觉仍局限于观点表达,而非观点论证,离重大经济学课题的科学研究相去甚远。
报告认为,“增速放缓致顶说”有违逻辑、常识和史实。其一,经济学逻辑告诉我们,过去1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经济发展阶段演进的自然结果。根据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起飞阶段经济快速增长,成熟阶段增长放缓,高额大众消费阶段进一步放缓。其二,数学常识指出,增速放缓不说明绝对顶峰,也不意味着相对顶峰。数据表明,过去12年中国经济离放缓至零相去甚远,因而不存在达到绝对顶峰的问题。另外,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速6.6%仍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高,无论相对于美国还是全球,也不存在达到相对顶峰的情况。其三,历史事实是,增速放缓过程中中国经济崛起在绝对和相对意义上都在继续。
报告表示,“疫情冲击致顶说”毫无依据,已经被现实打脸。首先,相关言论既无医学也无历史依据。近代历史上尚无发现任何一个经济体受任何一种流行病疫情重创后一蹶不起的先例。其次,该学说也已经被现实打脸。疫情和经济形势的发展之快和之好再次超过了几乎所有的市场预期,使得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关于中国疫情限制的解除要等到2025年的预测已像天方夜谭。再次,疫情期间中国经济相对于美国经济继续崛起。论相对规模,实际GDP增速中国每年都高于美国,年均则高2.8%;名义GDP增速也年均高1.1%,中美之间的差距实际在缩小。
报告还认为,“美对华出口限制致顶说”将终被证伪。美国针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在于科技打压,关键在芯片领域。但是中国科技正以惊人势头追逐美国,美国的科技打压只能加速追赶的步伐。目前,我国国际期刊热点论文发表数量、科学与工程领域文献数量和研发人员数量均为全球排名第一;研发经费、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在基础研究、前沿科技和工程科技三大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科研突破,工程科技方面尤其出色。报告强调,科技打压的结果必是两败俱伤,对中美两国都是难以承受之灾,两国科技难以完全脱钩。
除驳斥相关谬论外,报告对中国经济形势也进行了预测。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形势将继续崛起,GDP将于2030年超过美国。在科技跃进、结构升级、城市群/都市圈崛起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等四大引擎的驱动下,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将中高速增长,继续明显地快于全球和美国经济。其结果将是,中国GDP的全球占比进一步上升;中国经济相对于全球经济持续崛起。同时,经济质量不断提升,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
报告在最后总结,认为“中国崛起顶峰论”必将破产,且破产的时间会更短且破产得更彻底。报告还指出“中国崩溃论”屡唱屡败的原因:第一,鼓吹者内心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期待动摇全球对中国的信心,阻碍中国崛起;第二,西方的固有偏见相信中国会步苏联后尘,分崩离析;第三,缺乏对中国真实情况的了解,无法以宏观、哲学与历史的视野认识中国崛起的必然性;第四,缺乏正确的研究方法。所以,观念和方法论上站不住脚,屡唱屡败便是无疑的。
- 责任编辑: 小婷 
-
网友建议开通互联网销售彩票,中国福彩中心答复
2023-05-19 15:36 -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将访华
2023-05-19 15:14 中国外交 -
公安部:全面实行错案责任倒查制度!终身负责
2023-05-19 13:57 依法治国 -
广西靖西一载14人车辆翻下悬崖,初步确认11人遇难
2023-05-19 13:29 -
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正式成立,每两年举办一次
2023-05-19 13:09 中国外交 -
维护国家安全!香港特区政府增拨50亿港元
2023-05-19 12:52 香港 -
习近平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签字仪式 会见记者
2023-05-19 12:29 -
习近平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全文)
2023-05-19 11:37 观察者头条 -
国台办:恢复旅行社经营台湾居民来大陆团队游业务
2023-05-19 11:24 台湾 -
习近平将同中亚五国元首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签字仪式并共见记者
2023-05-19 11:12 -
张家胜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2023-05-19 11:11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取名“魔都”:可载客5246人
2023-05-19 10:48 -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领导人拍摄“全家福”
2023-05-19 10:18 -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2023-05-19 10:17 观察者头条 -
中国-中亚峰会将举行圆桌峰会
2023-05-19 09:59 -
习近平将为中亚五国领导人举行迎宾仪式并集体合影
2023-05-19 09:40 -
四川攀枝花警方公开征集违法犯罪线索,最高奖励5万元
2023-05-19 09:27 扫黑除恶 -
这种“保命药”一年涨价超十倍
2023-05-19 09:22 -
李诞已退出董事会,仅是笑果第七大股东
2023-05-19 09:14 -
仅利用太阳能,人造树叶可制成清洁液体燃料
2023-05-19 08:47
相关推荐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115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52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124“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97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8最新闻 Hot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又一位科学家回国!曾供职美顶尖能源实验室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国家发改委干将龚桢梽,“空降”广东
-
广西东兰干旱“农民求雨”?当地回应:视频系摆拍
-
外媒继续紧盯:中国,70天了…
-
中央巡视组刚进驻吉林,正厅级赵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飞机退回美国”
-
巴西毛遂自荐:听说中国停了近400家美国牛肉商…
-
“特朗普破产过6次,想用这样的手段吓中国?”
-
“毛主席总讲,既要看到它是‘纸老虎’,又要看到它是‘真老虎’”
-
泽连斯基猛批美国特使:散布“俄罗斯叙事”
-
就因两张超速罚单,日籍博士被美国吊销签证
-
果然,特朗普对中国船只动手了!
-
“有人觉得需要跪?毛主席曾让国人读不怕鬼的故事”
-
CBA处罚:山西男篮核减15万经费,广东队多人被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