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一季度发债已超2万亿元,钱花哪儿了?
最后更新: 2023-04-04 08:41:28为了稳经济,一季度地方政府举债已经超过2万亿元。
目前,地方政府唯一合法举债渠道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根据公开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2.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5.6%。
“这表明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还是比较快的,这也反映了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告诉第一财经。
地方政府债券按用途分为新增债券和再融资债券。新增债券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民生项目等建设,今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以新增债券为主。
根据公开数据,今年一季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约1.6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3%。其中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专项债”)发行约1.36万亿元,同比增长约4.5%。
专项债是投向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一般来说收益能够偿还本息。目前专项债是政府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近些年专项债发行规模快速攀升,2020年以来新增专项债规模均保持在3万亿元以上高位。今年新增专项债规模约3.8万亿元,目前一季度实际发行进度(实际发债额度占总规模)约36%,进度较快。
那么今年一季度的1.36万亿元新增专项债资金花在哪了?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大头。
目前,财政部公开了前两个月的新增专项债资金投向。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前两个月新增专项债分别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2757亿元(占新增专项债发行总额比重约33%),社会事业1538亿元(占比约19%),交通基础设施1320亿元(占比约16%),保障性安居工程1271亿元(占比约15%),农林水利753亿元(占比约9%)。另外,新增专项债资金还投向生态环保、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等领域。
中泰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3月份的新增专项债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
温来成表示,从一季度新增专项债投向来看,跟近些年相似,主要聚焦在市政和产业园、交通、社会事业(医疗、教育等)等领域。
此外,与往年不同,今年专项债新增了两大细分投向领域,分别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领域。前者主要是指云计算、数据中心、传统基建智能化改造、国家和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和数字化转型平台,后者主要包括公共领域充换电基础设施、大型风电基地等绿色低碳能源基地。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新增专项债新型基础设施68亿元(占比约0.8%),新能源项目14亿元(占比约0.2%)。
温来成认为,目前专项债投向新基建、新能源项目资金相对比较少,占比比较低。这一方面是因为新基建里有部分项目适合企业投资,有部分适合政府投资,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因此政府会比较慎重。而新能源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项目比较复杂,而且像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还有弃电等风险,因此项目不成熟的话,地方不敢轻易发债。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未来应优化债务的投向结构。目前投向新能源、新基建的专项债占比非常低,而增加这些领域的投向,一方面能够满足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整个项目的收益。
除了新增专项债之外,一季度地方发行了3100多亿元新增一般债券。一般债券主要是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筹资,资金主要投向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农林水利等领域。
为了尽快发挥债券资金效应,不少地方也要求加快新增债券尤其是专项债发行使用。
比如广西财政厅要求,2022年发行的专项债要确保在2023年一季度使用完毕,2023年一季度发行的专项债要确保在上半年使用完毕,尽早发挥专项债资金促投资、稳增长作用。
专项债加快发行,叠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为重大基建项目筹资,推动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9.0%。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7.8%,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1.2%。
除了新增债券之外,根据公开数据,今年一季度发行再融资债券约4400亿元,同比增长约73%。再融资债券主要是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或存量债务,即“借新还旧”。
“这反映今年到期债券偿还本金压力比较大。”温来成说。
中诚信国际研报称,今年将有3.65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到期,预计再融资债发行规模在3.2万亿元左右。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地方债专家认为,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预计达到4.52万亿元,因此今年内还将有约2.8万亿元新增债券待发行,预计在今年前三季度基本完成发行,以尽早实现实物工作量,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随着近些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快速攀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也明显增加,不过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6.2万亿元。
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债务风险,今年财政部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比如今年预算报告要求,做好专项债项目前期准备,提高项目储备质量,适当提高资金使用集中度,优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加强专项债投后管理,严禁“以拨代支”“一拨了之”等行为,健全项目管理机制,按时足额还本付息,确保法定债券不出任何风险。
(作者:陈益刊)
- 原标题:地方一季度发债已超2万亿元,钱花哪儿了?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重庆市委书记会见马英九
2023-04-04 07:58 两岸关系 -
60岁男子在大唐不夜城猥亵他人,西安警方:拘留十五天
2023-04-04 07:10 -
海南舰已具备更精准两栖投送能力
2023-04-04 07:10 中国海军 -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一般到偏差
2023-04-04 06:48 -
陈吉宁今天会见国际航运公会主席伊曼纽尔·格里马尔迪
2023-04-03 21:27 上海观察 -
孙国友女儿回应相关争议:每年从矿场得到1000万不属实
2023-04-03 19:40 -
世界顶级公路自行车赛回归长三角,Ride Like A Pro览尽江南春色
2023-04-03 19:28 -
吉林省吉林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孙维国被"双开"
2023-04-03 18:44 廉政风暴 -
西藏米林、错那撤县设市
2023-04-03 18:33 -
外交部回应蔡英文窜访中美洲:希望有关国家认清大势
2023-04-03 16:22 台湾 -
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最新消息:锚定2025年9月开学招生
2023-04-03 15:23 中俄关系 -
“你骂我妈干嘛”!员工回怼客户被解雇,法院判了
2023-04-03 14:14 -
卫安娜: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我对中国的未来非常看好
2023-04-03 14:07 老外讲故事 -
上药康希诺新冠疫苗将停产?记者实地探访
2023-04-03 14:06 抗疫进行时 -
上海警方:一男子因家庭矛盾将妻子杀害,已被刑拘
2023-04-03 13:30 依法治国 -
公安部:2022年全国因公牺牲民警308名、辅警179名
2023-04-03 13:17 -
专家:今年考研报名人数474万,录取率不超两成
2023-04-03 10:33 最难就业季 -
男子在大唐不夜城骚扰女性?西安警方回应
2023-04-03 10:11 -
体育总局紧急组“工作组”进驻足协
2023-04-03 09:39 中国足球 -
中国华融北京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黄宪辉被查
2023-04-03 09:15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