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视一代”何以自信自强?代表委员说,这是他们的最大底气
最后更新: 2023-03-11 16:17:01访谈嘉宾:
顾祥林: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副校长
陈众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上官剑: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书记
平视的最大底气是实力
记者: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他也曾说过,“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在您看来,“平视一代”的自信从何而来?
上官剑:最大自信来源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如今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走上世界舞台,他们见证了我们的“强国之路”,背后是中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抗疫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青年内心有一种强烈确信: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中国号”巨轮扬帆远航,任何风浪都打不垮我们。
陈众议:说到青年,我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留学生,1978年首次走出国门。当时我不太了解国外的情况,所以刚到北美时真是感觉“两眼一抹黑”。怀着最朴素的家国情怀,我没有被西方物质文明的灯红酒绿淹没,学成以后就义无反顾地回来了。
现在年轻一代眼中的世界,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这种底气建立在我国强大的整体实力、以及悠久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我在跟很多学生交流时发现,他们比我们这一代更有条件融入世界,也更能够平心静气地平视世界。所谓平视,是指我们既不仰视别人,也不妄自尊大,而是坚定“四个自信”,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同时,如海纳百川般吸收人类文明成果,通过文明交流互鉴推动社会进步。
顾祥林:平视的最大底气就是国家实力。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看到我国科研队伍正不断壮大,科技产出量质齐升,成功列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正向世界科技强国阔步前行。
以我所在的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上世纪90年代初南浦大桥的建成,表明中国大跨度桥梁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之后我们建成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并实现恶劣海况环境下桥梁建设,标志着我们在相关领域已实现全球领先。这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高密度、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实践又带动我们在基础研究、设计理论、建造技术等领域实现快速提升。可以自信地说,中国已从建造大国昂首迈入建造强国行列。
培养提升青年鉴别能力
记者:要培养具有“四个自信”的“平视一代”,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顾祥林:我一直提倡“师德高尚、学术精湛、育人有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先要用理想信念和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真正做到坚定“四个自信”,将之融入“大思政”育人体系中,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真正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此外,我们还要努力培养出具有中国视角、全球眼光、掌握本领的年轻人。平视从来不是盲目的自信,没有良好学术基础做支撑,就没有平视别人的底气。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大学生不能钻在狭窄的赛道中“固步自封”,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拓展兴趣融会贯通,开展学科交叉学习,真正成为具有科创能力的人才。
陈众议:教育层面还有关键一点,就是要培养和提升青年的鉴别能力,避免他们被西方的价值体系同化。我想,题中之义还是重视文化养成,建立文化自信。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导青年通过深入阅读,真正了解经史子集、国学经典,从而加强人文素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启发、汲取力量。
说到底,只有通晓我们自己的文化,才能理性地与别人做比较,才不会迷失在别人的评判标准里。最近十多年来,我把更多力气花在传播中国文学上,包括将一些优秀的国外作家请进来,把国内的作家介绍出去。我们研究外国文学,并不是单纯地为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或歌德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让这些西方文化精华为我所用,反哺我们的母体文化,使之更加繁荣。有了文化自信,青年就会有鉴别力。
上官剑:要找准小切口,将大战略、大背景下关于个人衣食住行、关乎个人发展的内容讲透彻,让青年有代入感、认同感。要树立好榜样,选树宣传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等青年典型,立体展现新时代青年自信自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引导广大青年踔厉奋发、见贤思齐。
要结合中与西,帮助青年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文化自信成为内心深处最持久的力量;同时要放眼世界、胸怀天下,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通过国际性的青年文化交流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展现青春风采。
青年是最无悔的奉献者
记者:“平视一代”的青年,应该在国家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上官剑:青年是什么样子,决定着中国未来是什么样子。青年人从来都是推动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发挥着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科技创新领域,“平视一代”以“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锐气,担纲创新翘楚;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广阔天地中,广大青年同样摩拳擦掌、大有可为,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在工作岗位,青年人也在发光发热,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呐喊响彻神州。
我们坚信,当代青年必将带着这份底气,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在接续奋斗中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陈众议:在现实中,我们正感受到越来越多梦想落地成真。我们的文学作品正加速走向世界,极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激励更多国人以平视的目光面对世界。这类现象就是我们培养“平视世界的一代”的契机和路径。
进一步来说,我们培养好现在这一代人,就是为将来铺垫更多的契机和路径。这样一代代人的信心才会越来越足,方方面面的事业才能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跨越。我相信,现在的年轻人就像我们国家一样,基础越来越好,前景也会越来越光明。
顾祥林: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如今我们国家已取得了伟大的发展成就,这不仅是我们平视世界的底气,更是建功立业的巨大动力。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我看来,各行各业的青年都要不断吹响接续奋斗、挺膺担当的冲锋号角,以责任担当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在奋斗与实干中建功立业,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我们已经看见,并有理由相信,新征程上青年仍然是最热忱的奋斗者、最勇敢的冲锋者、最无悔的奉献者。
题图说明:2019年10月29日,在临港新片区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上,世界顶尖科学家、中国两院院士、青年科学家等300余人共聚一堂,分组讨论,碰撞出智慧火花。
标签 两会- 原标题:“平视一代”何以自信自强?代表委员说,这是他们的最大底气
- 责任编辑: 黄涛 
-
两会“申”音 | 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让纸上指尖互为补充、线上线下高效融合
2023-03-11 16:08 2023两会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闭幕
2023-03-11 15:59 2023两会 -
为何立法法修改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2023-03-11 15:57 2023两会 -
为“平视一代”埋下更多自信种子
2023-03-11 15:52 2023两会 -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通过
2023-03-11 15:39 2023两会 -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通过
2023-03-11 15:25 2023两会 -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的决议通过
2023-03-11 15:25 2023两会 -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
2023-03-11 15:16 2023两会 -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通过
2023-03-11 15:16 2023两会 -
习近平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闭幕会
2023-03-11 15:13 2023两会 -
直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闭幕会
2023-03-11 15:01 2023两会 -
开局之年“hui”蓝图丨看未来科技?AIGC提示:输入密码01
2023-03-11 14:40 2023两会 -
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
2023-03-11 14:37 2023两会 -
宋海良委员:去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历史性超过煤电
2023-03-11 14:31 能源战略 -
北京海淀警方通报:3人在圆明园攀爬遗址被行拘
2023-03-11 14:10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
2023-03-11 14:04 2023两会 -
董明珠:大学生去流水线打螺钉没什么不可以,聪明人应该走基层
2023-03-11 14:04 2023两会 -
山东舰舰员能去辽宁舰福建舰学习
2023-03-11 13:13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完整视频!3月11日宪法宣誓仪式
2023-03-11 12:28 -
3月13日上午,李强总理将出席记者会
2023-03-11 12:22 2023两会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