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全国政协委员不约而同提到这一堂“必修课”
最后更新: 2023-03-07 11:05:25
访谈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 钱锋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 曹阿民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 邵志清
推进“数实融合”发展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如何理解数字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点在哪里?
钱锋: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数字化将为行业和企业装上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大脑”,让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健壮和强壮,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金翅膀”。我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着力推进“数实融合”(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这对于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堂“必修课”。
记者:当前推进数实融合现状如何?存在哪些瓶颈?
钱锋:当前,数实融合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由发达国家掌控,导致数字技术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激励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数实融合领军人才和跨界人才缺口较大,影响了数字经济更好赋能实体经济。数字技术尚未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地融入到实体经济中。2021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渗透率为22%,全球平均水平为33%。不少制造企业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仅停留在办公、服务等环节,能够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应用数据资源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消耗等的企业不多。
此外,由于数据基础制度有待完善,目前数据交易不活跃,数据应用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实融合的推进。
记者:需要在哪些方面“破题”?
钱锋:需要全力推进数实融合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建议实施数实融合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加快补齐工业认知智能、大规模异构互联、智能调控等技术以及工业软件短板。前瞻布局重点行业数实融合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及团队引育,加强数实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
要大力推进数实融合应用示范,引导实体企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智造新实体”。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打造“链主”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小快轻准”的数实融合解决方案,有效协同和深度赋能上下游企业,让产业链供应链更具韧性,打造数据驱动的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的产业链新业态。
政府需要出台数实融合发展指导性文件,制定重点产业和领域数实融合分类指导原则,加快构建数据制度体系,以数据要素应用赋能数实深度融合。
赋能城乡社区治理
记者: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共识,如何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曹阿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新科技,正深度融合并推进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健康码与核酸码、行程码、电商、交通大数据、在线支付及即时通讯应用等数字新科技,有力支撑了疫情期间病毒传播追踪、应急医疗资源配置、生产与生活物资保障、志愿者动员及基层政府与城乡社区应急治理,为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有效动员全社会力量取得抗疫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城乡社区是我国基层治理体系的基础单元,进一步运用数字赋能、建设现代化的社区治理体系,对于新征程中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过我们也看到,数字新技术融合社区治理的深度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实有住房、实有人口、教育卫生、为老服务等社区治理信息的数字化动态管理水平。
记者:如何进一步推进数字化治理?
曹阿民:结合现阶段我国城乡社区发展水平,通过立法推动数字赋能建设在线动态管理、培训的综合性、专业性社区志愿者队伍,提升社区志愿者队伍的能级,夯实我国城乡社区积极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的能力。建议相关部门运用数字赋能加强社区基层治理信息管理,进一步按照《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数字法律法规保存、处置抗疫相关生物医学、政法大数据,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
建设新型数字信任体系
记者:数字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数据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邵志清:当前,随着数据开放流动,网络边界日趋模糊,云计算、AI等新技术给数据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数据泄露、网络安全事故、数据篡改、大数据杀熟、恶意软件、个人信息倒卖等乱象频发,公众对企业和机构数据保护能力的信心不足。除了数据安全事件频发,还存在网络信任体系中身份的互操作和监管问题、数据可信流通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有效协同等问题。
信任一直以来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有高度信任的社会才能构筑稳定、规模庞大的现代产业体系。新型的数字信任体系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有必要将数字信任的构建纳入数字政府治理的范畴,建立统一、规范的数字身份和数据安全合规监管体系。要关注数字身份互操作挑战,以人为中心构建有序治理的数字身份体系。
记者:具体操作上有何建议?
邵志清:首先,要建立一致性的监管和治理规则,针对个人身份信息在数据共享流通中的使用,建立授权、救济、问责机制,保护身份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其次,要鼓励各地紧扣“一个码”,有序整合分散的身份信息,推动建立以各地城市码为入口的个人数字身份集约化管理和应用机制,利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加强以人为中心的隐私和安全设计,将身份控制权归还给用户。再次,要探索建立数字身份图谱,强化身份风险评估能力,依据数据确权规则,建立身份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强化身份风险评估、研判能力。
需要强化数据安全合规监管能力,加速数据共享流通信任体系建设。统一拟定数据安全标准规范,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能力的集约化供给,加快构建数据流通监管体系,尽快明确数据要素在流通中的权属认定、安全性、合规性、完整性以及可追溯性等方面的要求,建立数据要素确权、存证等规则体系,运用密码学和区块链等技术实现穿透式、全方位的监管。
标签 2023两会- 原标题: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全国政协委员不约而同提到这一堂“必修课”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两会综述 | 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上海如何探路解难题?
2023-03-07 10:54 2023两会 -
视频 | 稳增长关键之年 扩内需应该怎么干?
2023-03-07 10:50 2023两会 -
上海代表委员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关心与勉励,在每个人心中激起一池春水
2023-03-07 10:48 2023两会 -
上海代表团第二场“云采访”聚焦就业、乡村振兴: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终目的
2023-03-07 10:46 2023两会 -
“服务少数国家、少数人,不是现代化”
2023-03-07 10:33 中国外交 -
直播:外交部长秦刚答中外记者问
2023-03-07 09:55 观察者头条 -
江利平委员:期待坐着高铁去台北
2023-03-07 09:21 2023两会 -
李连柱委员:建议推进实施“共享员工”模式
2023-03-07 09:17 2023两会 -
“有人说我是澳门人、香港人,我说我是大湾区人”
2023-03-07 09:17 2023两会 -
胡开瑞:我坚信,中国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2023-03-07 08:30 老外讲故事 -
《爱上海的理由》第28集丨苏婧萱、徐芸轩、孙可人、王灏然:魔都四小只带你打卡百岁愚园路
2023-03-07 08:21 上海观察 -
《爱上海的理由》第27集 邹雨萱:美丽学校,温暖如家
2023-03-07 08:19 上海观察 -
-
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在广东投入运行
2023-03-07 07:56 能源战略 -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07 07:36 2023两会 -
“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2023-03-07 07:32 2023两会 -
立法法修正草案四大看点
2023-03-07 07:17 2023两会 -
今日两会议程:人代会听取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外长记者会
2023-03-07 06:55 2023两会 -
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侧记
2023-03-07 06:52 2023两会 -
习近平: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2023-03-06 22:53 2023两会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