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连庆委员:建议为三孩家庭颁发“光荣证”
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各地陆续出台多种支持生育措施。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祝连庆注意到,当前各种举措主要聚焦于延长产假、发放育儿补贴等看得见的方面,忽略了年轻人生育观念已经改变这一看不见的原因。
祝连庆向界面新闻表示,2023年全国两会,他已经提交了《关于设立“生育文化节”、加强生育观念引导的提案》,呼吁在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时,补上“新生育观念引导”这一短板。
202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总人口比2021年减少了85万人。这是中国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是人口形势发生变化的标志性事件,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根据“七普”数据,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进入低生育陷阱。
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很多,“不敢生、不愿多生”已成普遍观念,但当前出台的各种支持生育政策中,却没有新生育观念引导的举措,这一短板的缺失,可能导致支持生育政策效果欠佳。
此前在2023年2月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上,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在提及中国女性终身无孩率接近10%时指出,“在我国生育保障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婚育观念的引导,生育水平的提升将异常艰难。”
也有一些人口学专家注意到生育观念对生育行为影响的重要性。知名人口学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生育成本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当前的舆论环境普遍制造生育焦虑。现在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特别是短视频里,一说到生育基本上都是讨论生育之苦、养育之难。过去那种天伦之乐、儿女绕膝的情景再也没有了,现在宣传不是天伦之乐,而是“天伦之苦”。此外,一些不利于生育的价值观的扩散,又加剧了年轻人对生育的焦虑。
原新认为,要塑造新的生育文化,公众舆论环境和家庭教育都需要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潜移默化,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才能改变。这方面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家庭,都有许多工作要做。
祝连庆表示,缺乏生育观念引导这一短板,将制约其他支持生育措施发挥积极效果。相反,如果生育观念的引导产生作用,生育观念有所转变,将会成为提高生育率的有效“增长点”,为应对人口负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追溯历史,祝连庆注意到,中国在推行计划生育的过程中,一直重视生育观念的塑造,也积累了一定经验。比如,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为了配合当时的生育政策在全国城乡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虽然当时宣传的内容现在看来已经过时,但积累的工作方法、经验对今天加强生育观念引导仍具有借鉴意义。
祝连庆注意到,在独生子女时代,关于政策的宣传遍布公共空间,但三孩政策出台后,不管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大众媒体上,都很少见到对新生育观念的宣传引导,友好生育环境的舆论氛围尚未形成。相反,据健康时报报道,目前一些省份多个地方还存留着限制生育的标语。
结合过往经验和当前社会环境,在加强新时期生育观念引导工作方面,
祝连庆建议制定生育宣传活动顶层设计。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卫建委等相关部委牵头,在全国范围定期开展“新时代、新生育”宣传活动。在全国范围设立“生育文化节”,弘扬传统的“多子多福”“儿女绕膝”等正向生育观。具体开展形式支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创新。
此外,应发挥多子女家庭榜样作用。参照过去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形式,在全国范围为三孩家庭颁发“三孩家庭光荣证”,并遴选“三孩榜样家庭”,组织力量广泛介绍他们的生育故事,传播多子女家庭的生育经验,减轻人们的生育焦虑。
他提到,机构媒体也应该发挥独特的优势。人口负增长影响深远,具有官方背景、掌握话语权的机构媒体应该体现担当,开辟专门的版面、专题、栏目,及时传递人口资讯、解读国家政策、引导生育观念向多生转变。根据媒体的属性,制作适宜传播的公益短片、海报等,营造支持生育的社会氛围。
在媒体多样化的时代,祝连庆还建议扶持一批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有效利用短视频、视频直播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生育新观念;鼓励媒体平台制定相应激励机制,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潜移默化塑造生育新观念。
(界面新闻记者 赵孟)
- 原标题:委员建议为三孩家庭颁发“光荣证” | 两会·最热烈
- 责任编辑: 王沫初 
-
秀凯:中国将朝着更人性化、更现代化和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2023-03-06 09:02 老外讲故事 -
确诊即晚期?李为民委员:建议肺癌筛查进医保
2023-03-06 08:44 2023两会 -
江苏省委原书记吴政隆已任国务院机关党组副书记
2023-03-06 08:28 2023两会 -
为提高周转率,患者15天必须出院?国家医保局回复
2023-03-06 07:51 养老与社保 -
吴尊友:我们判断的疫情拐点,和老百姓理解的可能还不一样
2023-03-06 07:51 抗疫进行时 -
十四届全国人大设立10个专门委员会
2023-03-06 07:49 2023两会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2023-03-06 07:48 2023两会 -
习近平: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2023-03-06 07:26 2023两会 -
胡和平任中宣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长
2023-03-06 07:17 2023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采访报道通知
2023-03-06 06:58 2023两会 -
今日两会议程: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人代会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2023-03-06 06:57 2023两会 -
陈吉宁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新篇章
2023-03-05 21:34 2023两会 -
中年危机、年龄焦虑……代表委员们呼吁:35岁职场门槛该打破了
2023-03-05 21:25 2023两会 -
新一届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主席集体亮相
2023-03-05 20:15 2023两会 -
甲午沉舰“靖远”舰遗址水下考古发现大口径炮弹
2023-03-05 19:54 考古 -
阮诗玮委员:建议六三三学制改为五二三
2023-03-05 19:26 中西教育 -
生态环境部部长:我国是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2023-03-05 18:0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新一届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主席集体亮相
2023-03-05 17:22 观察者头条 -
习近平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2023-03-05 16:03 2023两会 -
3月7日10时,外交部长秦刚将出席记者会
2023-03-05 15:37 2023两会
相关推荐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081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11“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30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辛杜尔”是什么意思?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
结巴、颤抖、不知所云…美财长被彻底问崩了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
“形势变了,加拿大过去那么对中国,太蠢”
-
巴西豆农笑了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