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领事司:少数国家单独对华入境设限,我们当然不能接受
最后更新: 2023-01-13 16:11:18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月13日(周五)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发布会,介绍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外交部领事司:少数国家枉顾科学和事实,单独对中国采取了入境限制政策,我们当然不能接受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一直是根据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来因时因势动态调整我们的政策,我们对所有的国家都是一视同仁的。
中方宣布“乙类乙管”以后,有很多国家都表示欢迎,泰国、马尔代夫、文莱、俄罗斯、柬埔寨等国都纷纷表示希望尽快恢复更多的直航航班,热切地期盼中国游客到访。1月9日,泰国副总理率政府高官到机场来欢迎我们“乙类乙管”以后第一班到达泰国的旅客,现场还悬挂了“中泰一家亲”等这样的横幅。这样的场面是对我们中国抗疫政策表示了信心和支持,也体现了我们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
但是很遗憾,有少数国家枉顾科学和事实,单独对中国采取了入境限制政策,对此我们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我想世界上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允许其他国家对自己的国家来实施歧视性的政策,我们中方对这些国家采取的对等措施,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国公民的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国家之间人员的正常往来。事实上,我们对有关国家因外交、公务或者紧急商务等事由来华的也作出了妥善安排,我们希望有关国家能够尽早取消专门针对中国的歧视性措施,同中方一道确保双方的人员往来,确保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
在此我也想重申一下,中方是积极支持扩大中外人员往来的,并且将会继续为来华经商等人员提供便利,我们理解各个国家采取合理的防疫措施,我们反对的是采取歧视性的做法或者是把疫情政治化。
1月8日以来日均出入境49万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26.2%
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对优化中外人员往来做出安排以后,国家移民管理局也对此研究制定了优化移民管理的政策措施。1月8日实施以来,从监测情况看,出入境人员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有序恢复的态势。有这样三个特点:
一是总量明显上升。1月8号到12号,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日均检查出入境人员49万人次,较“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前上升了48.9%,是2019年同期的26.2%。
二是海陆空同步恢复。海港、陆路、空港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分别为2.1万、42.4万、4.5万,较实施前各上升了13%、53.3%、33.2%,为2019年同期的36.4%、30.1%、11%。空港口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客流最多,日均1.1万人次,陆路口岸深圳福田口岸增幅最大,日均2.1万人次。
三是入境数量略高于出境数量。日均入境25万人次,较实施前上升了54.7%,日均出境24万人次,较实施前上升了43.3%。
春节假期临近,预计口岸将迎来人员出入境高峰。国家移民管理局已经部署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实施“三个加强”的措施,全力保障通关顺畅。一是加强通关查验组织保障。备足警力、开通通道,优化勤务组织,强化动线管理,提高查验效率,确保人员、车辆顺畅通关,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二是加强引导提示。落实节假日客流高峰“两公布一提示”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及时公布预测春节假期口岸出入境客流高峰情况,及时公布口岸应对客流高峰准备的措施,提示旅客通关注意事项,为广大群众出行提供参考。三是加强通关流量监测。协调民航、交通运输等部门,及时掌握国际航班、水港班轮、陆路客货运调整情况,实时监测出入境流量变化,做好应对预案。
来华人员登机前48小时须核酸检测,乙类乙管不是乙类“不管”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介绍:我国始终本着科学、精准、高效的原则开展疫情防控,动态调整优化防控措施。“乙类乙管”并不是说乙类“不管”或乙类“不防”,要防的是病毒的跨境传播,要使人员跨境流动更便利。
吴玺说,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正在上升,特别是在长途跨境旅行中,乘客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这种情况下感染风险很高。所以,外交部要求来华人员在登机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防止病毒扩散,确保旅客更加安全。为了做到疫情防控的“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旅客落地后,海关会对有症状或申报异常的人员进行抗原检测。如果旅客没有相关症状或没有被病毒感染,这些措施对旅客的旅行不会有过多影响。
标签 抗疫进行时- 原标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 责任编辑: 王濛 
-
光是这一幕,就有网友“暴论”:美国动画连给它提鞋都不配!
2023-01-13 16:08 -
发改委回应部分地区天然气限断供:已立即责成地方政府予以纠正
2023-01-13 15:37 -
海通证券监事会主席童建平:今年券业业绩有望实现较可观增长
2023-01-13 15:36 上海两会 -
东航董事唐兵:今年目标是要实现盈利,亚太区域航线恢复更快
2023-01-13 15:33 上海两会 -
-
共青团赣州市委回应“新常委15岁参加工作”:系在母亲奶茶店帮忙
2023-01-13 13:11 -
两院报告中的“三度空间”
2023-01-13 12:05 上海两会 -
“海派城市考古”入得了政府工作报告,圈得住粉
2023-01-13 12:00 上海两会 -
聚焦“从0到10”创新全过程,培育“核爆点”
2023-01-13 11:49 上海两会 -
透过10大着力点,看今年上海怎样发力
2023-01-13 11:45 上海两会 -
在城市发展新空间打造发展新增长极
2023-01-13 11:43 上海观察 -
以科创赋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助力上海产业链增能级、强韧性
2023-01-13 11:41 上海两会 -
本届人大首部全体代表审议表决的地方立法,展现上海有温度的一面
2023-01-13 11:36 上海两会 -
上海政协委员热议:担当引人注目 信心重于黄金
2023-01-13 11:33 上海两会 -
上海正在力推的这件事,关系到“黑天鹅”世界生存法则
2023-01-13 11:30 上海观察 -
崔硕奎: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我们必将在这里续写发展成就
2023-01-13 10:31 老外讲故事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情况
2023-01-13 10:23 -
超721万元!这位种粮大户给农户的年终奖,够豪横
2023-01-13 09:20 聚焦三农 -
解决紧缺:为农村医疗机构免费配备血氧仪制氧机
2023-01-13 08:55 观察者头条 -
上海市长龚正:把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作为重中之重
2023-01-13 07:13 上海两会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