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上海急诊专家:重症病人正快速上升,普通型肺炎不用太恐慌
最后更新: 2022-12-30 07:29:29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到来后,重症高峰将紧随其后。肺炎甚至“白肺”患者,情况究竟如何?
12月29日,上海长海医院,急诊大楼。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张呈君 图
“这两天的重症病人一天比一天多,大部分的重症病人是老年人。”12月29日,位于上海东北部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长海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美堂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12月29日,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由于就诊量大,医生被病人包围,经常连续8小时坐着不动接待病人。
最近,长海医院急诊接诊量每天都在创新高。12月26日接诊总数来到1999人次,27日这一数字又上升至2099人次,比平时翻了一番以上。急诊最大的压力在发热门诊和内科,前者主要接诊轻症患者,后者则主要面对重症病人。
重症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一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导致基础疾病加重,另一部分人则由新冠病毒引起肺炎。
“目前来看,肺炎患者占这些重症病人的一大半。”王美堂说,肺炎患者中“白肺”占比约10%-20%。其中,既有病毒性肺炎又有继发细菌性肺炎。
面对巨大的救治压力,长海医院协调医护力量支援急诊,发热门诊目前5套医务人员持续不断地接诊,急诊内科也增加了一套医务人员,正在协调增加第二套。医生一坐下来8小时不吃不喝,全部被病人包围,这是目前的工作状态。
病人源源不断地收进来,如果不能及时分流将会导致急诊“压床”,无法运转。王美堂说,医院几乎每天都在开会协调此事,病房优先开给重症病人。重症病区不断扩容,心脏外科ICU、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和感染科、麻醉科的重症监护病房,均在本周开始加紧改造。粗算下来,长海医院重症床位的储备已超过100张。
“现在病人数量多,我们的原则就是把所有医护人员都扑上去,有多少医疗力量全部上去,能上班的都上班,就是这样。”王美堂说。
12月29日,上海长海医院急诊大厅,由于重症病人多,滞留在急诊一楼的临时留观病人超过100人。
【对话王美堂】
澎湃新闻:急诊和发热门诊现在就诊情况如何?
王美堂:这两天每天都在创新高,急诊日均接诊量超过2000人次,比平时翻了一番还多。急诊的病人又主要集中在急诊内科和发热门诊,这两处每天的就诊量是最大头,比如12月27日,急诊内科接诊982人,发热门诊接诊786人。
现在已经分不出阳性病区和阴性病区,来急诊的病人我们全部接收,一般来说,比较轻症的病人在发热门诊,偏重的病人在急诊内科。
重症病人快速增多是另一大特点,这两天的重症病人一天比一天多。大部分是老年人,特别是合并有基础疾病的老人。病情上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导致内科疾病(基础疾病)加重,二是由新冠病毒引起肺炎。
因为这部分重症病人增多,病程较长,现在滞留在急诊的临时留观病人大幅增加。我们急诊一楼的临时留观病人已经超过100人,2022年四五月上海疫情期间,这一数字最高时是七八十人。
澎湃新闻:这两天各医疗机构的急诊出现排队现象,救治压力一定很大,急诊会增派人手吗?
王美堂:防控政策调整后,我们预想到病人会增多,急诊压力会非常大。实际上感染速度还是要比我们想象得更快。这一周压力是非常大的,就像上面说的,病人非常多。120急救车来到医院后,我们尽快收治,让急救车能够快速运转,但当病人源源不断地送进来时,这个压力可想而知。最近我们每天接收的120急救车大概都在90辆上下,急救车送来的以重症病人为主。
病人排队确实比较多,我们都很着急,换位思考一下,自己如果是病人,排队久了情绪也会急躁,这个心情我们能理解,医生也在尽全力。我们医护人员,现在一上岗就是8小时不吃不喝,医生坐下来动都不动,全部被病人包围,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地接诊,这就是现在的工作状态。因为吃东西要花时间,上厕所也要花时间,所以医生8个小时经常坐下后就不动了。
同时,医院在全力支援急诊。在我们医院,通过院方协调,各科室都抽调人手增援急诊和发热门诊。在发热门诊,现在5套医务人员轮转持续不断接诊患者,急诊内科也增加了一套医务人员轮转,正在协调增加第二套。接诊医生翻倍,可以一定程度确保接诊效率,但实际上由于患者数量太多,急诊内科压力还是很大,患者不免会面临排队,这也是现实。
澎湃新闻:患者数量这么多,急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王美堂:通过医院的协调增援,急诊和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力量更加充足,全力接诊病人,虽然压力还是特别大,但这也是医院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急诊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分流。通过急诊救治,病人病情稳定后,如果不能及时分流出去,就造成病人积压在急诊,将会影响急诊的运转。我们医院最近几乎每天都在开会,协调将急诊病人分流到重症监护室、专科病房等。
目前,医院的病房优先开给重症病人,重症病区也在不断扩容,心脏外科ICU已于12月27日开始收治新冠感染重症患者,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和感染科的重症监护病房也在本周开始加紧改造,麻醉科的24张重症床位也做好了接收准备……粗算下来,长海医院重症床位的储备已超过100张。
另外,当急诊的病人分流到其他科室病房,这些科室的医疗力量也将受到挑战。我们都知道,现在不会有外院支援,每家医院全靠自己优化措施以消化所有病人。这种情况下,医护力量就是一个挑战,而且还有部分医护人员感染新冠后还没有康复。急诊比较特殊,医护人员感染更早,现在急诊的医生、护士全部返岗了,其他科室感染波峰晚一些,还有部分医护人员正在康复,这些医护人员都返岗后,相信能够进一步缓解急诊分流的压力。
澎湃新闻:刚才提到重症病人多,且以老人居多,还有哪些特征?
王美堂:一个特点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甚至呼吸衰竭,这部分病人不在少数,重症病房收治的主要也是这部分病人。
澎湃新闻:急诊收治的重症病人当中,肺炎患者占比有多少,“白肺”又有多少?
王美堂:奥密克戎攻击下呼吸道和肺部的比例其实很少,但要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上海也有两千多万人,再低的重症比例,患者人数的绝对数也不会很小,来到每家三甲医院的患者人数也不会少。
这些重症病人到了急诊,通常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滞留在急诊的留观病人。目前来看,肺炎患者占这些重症病人的一大半。
所谓“白肺”是肺部感染很重的病人,CT拍出来肺部白茫茫一片,基本上这些病人会伴有呼吸衰竭。我们没有统计,估计这部分病人在所有肺炎患者中占10%-20%左右,以老年人为主,特别是体质较差的老人。我们遇到过身体很虚弱的老人,看上去骨瘦如柴,营养不良。
重症病人当中也有中青年人,但很少。比如现在收治的病人中有一名40多岁女性,双肺肺炎,但没有到器官衰竭的程度。
澎湃新闻:这些肺炎患者,究竟是新冠病毒直接引起的病毒性肺炎,还是由于感染新冠病毒后身体虚弱,导致发生细菌性肺炎?
王美堂:这两种情况都有。第一种就是感染病毒后,直接侵犯肺部引起肺炎,我们叫病毒性肺炎,这部分病人是比较典型的,目前肺炎患者以这部分病人为主。第二种就是感染病毒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肺炎,或者原来的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忽然加重引起肺炎,这种情况可能会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叠加细菌感染,这部分患者也是有的。
澎湃新闻:肺炎在治疗上难度大吗?很多人对肺炎很恐慌,担心肺炎特别是“白肺”很难治愈了,是这样吗?
王美堂:大部分病毒引起的肺炎是有自限性的,也就是说,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抵抗力,逐渐会把病毒清除出去,身体逐渐就会恢复。对于新冠患者来说,普通型患者就意味着有肺炎表现。现在大部分肺炎患者就是这部分普通型患者,不用太恐慌,按照医生推荐意见对症治疗,逐渐就能康复。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则会考虑使用治疗方案推荐的抗新冠病毒相关药物。“白肺”等重症患者还有综合性治疗手段,包括氧疗、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绝大部分患者也都是能够恢复的。
澎湃新闻:2022年4、5月上海疫情期间,长海医院急诊通过“气泡式”管理,几套医护人员轮班上岗,保障急诊即使偶有疫情出现也能不受影响持续运转。现在管理上有什么调整吗?
王美堂:上半年我们通过对医护人员的管理优化、病人前筛等措施,保障了急诊高效运转。这次不一样,这些措施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情况,现在病人数量多,我们的原则其实就是把所有医护人员都扑上去,有多少医疗力量全部上去,能上班的都上班,就是这样。
- 原标题:对话上海急诊专家:重症病人正快速上升,普通型肺炎不用太恐慌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新冠病毒突变基本饱和?专家解读
2022-12-30 07:23 抗疫进行时 -
中央决定:金湘军任山西省委副书记
2022-12-30 07:21 高层人事 -
新华社评出2022年国内十大新闻
2022-12-30 07:20 -
我国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项目在四川雅江开建
2022-12-30 07:13 超级工程 -
应急管理部:指导医疗机构加强重症室等安全巡查
2022-12-30 07:09 -
李克强: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加大农民工就业帮扶
2022-12-30 07:06 -
中国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梁万年回应
2022-12-29 22:52 抗疫进行时 -
国产新冠药VV116临床3期试验结果积极,称疗效不劣于辉瑞
2022-12-29 22:30 抗疫进行时 -
中国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数?国家卫健委回应
2022-12-29 22:30 抗疫进行时 -
联防联控机制: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治疗新冠
2022-12-29 20:56 抗疫进行时 -
南京大学通报工作人员周恒被网民举报一事调查结果
2022-12-29 20:10 -
上海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今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陈吉宁龚正会见万敏一行
2022-12-29 20:04 上海观察 -
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严禁养老机构违法违规开展医疗服务
2022-12-29 20:02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存50位
2022-12-29 19:23 -
北京部分社区卫生中心已可开辉瑞新冠药,医保价降至1890元
2022-12-29 19:12 抗疫进行时 -
广东卫健委发布新冠病毒感染重点用药解读
2022-12-29 19:01 抗疫进行时 -
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肖毅一审被控受贿1.25亿余元
2022-12-29 17:13 依法治国 -
工信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日产量1.9亿片,较月初翻了超4倍
2022-12-29 16:16 抗疫进行时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全力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2022-12-29 15:54 -
交通运输部:保障综合运输春运期间运输组织安全有序
2022-12-29 15:35 春运来了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