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每日新增感染者达25-30万,请多理解一线医护
最后更新: 2022-12-24 16:43:22据微信公众号“东莞市卫生健康局”23日消息,12月22日晚,“东莞发布”推送的一则小视频让很多人热泪盈眶,视频讲述的是一名东莞医生连续多日出诊到晚上十一二点,这一天问诊16小时后,他实在太累了,趴在桌子上不到1分钟就睡着了。
新冠感染高峰日益逼近,根据数字模型预测结合专家评估判断,眼下,东莞感染者正以每天25万~30万人的规模增长,且增速越来越快,众多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承受着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
医护人员也是凡胎肉身,他们也会疲惫难受;可只因白衣加身,便只能义无反顾。
有一项统计数据此前从未对外公布:截至12月22日,全市公立医院、社卫机构新冠核酸或者抗原阳性,或者发烧(体温≥37.5℃)的情况下带病坚持上岗的医护人员达到了2528人。
这个数据仅仅只能作为参考,真实状况肯定远比这个数据要更为严重。由于目前医疗机构提倡医护人员非必要不测核酸,非必要不测抗原,很多人哪怕出现了新冠症状,只要没有倒下就坚持工作。
市人民医院3000多名在岗职工中,目前近一半已经被感染;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所在的虎门镇人口超过100万,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层出不穷;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被感染的医护也是与日俱增……
清溪社卫中心副主任钱隽已被感染,他说,“从医近三十年,从未经历如此惨烈之形势,即使非典也没今日之严峻”。清溪社卫中心270名员工,病倒了超过100人,“现在是最困难最艰巨的时刻了。”
南城社卫中心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共221人,截至目前,有新冠“十大症状”暂无法返岗的达65人,另有后勤、保洁等其他非专业技术人员9人,还有很多医护人员长时间工作,随时可能被感染。
长安镇GDP总量位居东莞所有镇街(园区)首位,人口超过100万,由于辖区内医疗资源相对不足,长安社卫中心的压力如山,其1个中心19个站点全部启用发热诊室,个别站点整体转为发热诊室。
从12月14日启用发热诊室,短短一周内,长安社卫中心接诊的发热病人数量呈现几何级增长:50、211、719、1261、2376、2862、3104。12月20日的发热病人接诊量已是12月14日的60多倍。
东莞市“最美医生”、长安社卫中心主任助理刘汉海说,“这3000多患者是纯发热的,还不包括咳嗽、鼻塞、咽痛的。很多医护人员病倒了,每天增多的病人,日渐减少的药物,压力山大。”
寮步社卫1个中心20个站点的发热门诊接诊人次也在每天创新纪录。12月22日,这个数字已经突破6000大关。中心主任汪应涛说,近170名医护人员中近两成病倒了居家休息,还有很多人轻伤不下火线。
东莞市“最美护士”、南城医院护士长陈利芳这几天每天都会收到护士因为反复发热而要请假的消息。有护士因为不得不请假而感觉羞愧,对她说,“对不起,让你为难了!”短短一句话击中了陈利芳的泪窝。
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学科主任郭素峡博士上周就感觉身体不舒服,一测抗原显示阳了,怕科室医护人员人心不稳,她就没有告诉同事,12月23日上午,她在科室群里说,“我会一直在班上,也恳请大家保重身体。”
作为具有国家级水平的心内科专家,郭素峡及其团队能实施心内科领域所有高精尖手术。
如今,在医护人员不断感染的状况下,郭素峡带领团队始终坚守,“冬天胸痛病人更多,很多急诊手术都是救命,耽误不得。”哪怕患者是阳性病例,郭素峡和团队也必须迎难而上,无惧风险。
可到了12月23日晚上,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几乎“全军覆没”。晚上7点多郭素峡收到一名医生的微信,看着看着就落泪了,“主任,我周二出现高热,体温达40.4℃,周三坚持上夜班,夜班后到现在一直咳嗽不止,吃了很多止咳药都没有效果,咳的连睡觉都没法睡,一说话就咳嗽,刚才做了一个胸部CT看到右肺毛玻璃样改变。我恳请您批准我休息一下,我也很想很想坚持住,但是目前剧烈咳嗽,整个人都不好受。”
市儿童医院住院部13楼现在是专门的阳性患儿病区,截至12月21日共收治了93名阳性患儿,每天接触这些孩子,10个医生已经病倒4人,18个护士病倒了4个,剩下的医护人员如何排班成了难题。
东莞市“最美医生”、市儿童医院儿科主任刘国军几天前出现感染症状,他的妻子、儿科医生邓燕早已被感染。刘国军坚持上班,发热门诊人手不足,他还去顶班,“这个时候每个医生都在拼命。”
市松山湖中心医院霍志荣医生连续奋战48小时。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一名医生,昨天体温40度畏寒,回医院查房;今天体温39度,继续回医院查房。他的妻子周景桦心疼地问:“究竟是谁叫你当医生的?”
“放开前最难的是医护,放开后最难的还是医护。即便医护自己都在淋雨,可依然想为你撑一把伞……”12月23日上午,石碣医院医生韦磊这样说,这一回,他和同为医生的妻子都上了发热门诊。
不是每个患者都能理解,也不强求每个患者都能体谅。毕竟作为家长,看着孩子发烧难受,早已焦虑万分,候诊时间一长,稍有不满情绪崩溃亦属正常。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谁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可是,很多医生发烧了还要上24小时的班,有些患者排队等候时间长一点就大吵大闹要投诉,真让人痛心……”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口腔科负责人蔡树玉博士想到这些潸然泪下,是医护就得承受被误解。
市人民医院红楼院区检验科副主任罗北京12月22日深夜也落泪了。这段时间,核酸检测工作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一个带病上班的同事,上了12小时班,深夜去停车场的路上呕吐难受哭了。”得知消息,罗北京也不好受。
第一波感染的医护近期已经陆续重回岗位,这也许算是个好消息。12月22日,市儿童医院儿科医生吕雅玲退热返岗第一天,“水泥封鼻+N95”让她有窒息感。她期盼着,现在复活了,应该可以活到全剧终。
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医生王义烔也回到了工作岗位,“没发热,没有咽痛,但仍觉容易疲倦,咳嗽有痰、鼻塞流涕症状还是比较明显。”他说,近期越来越多同事感染了,发烧的难受的短暂调休,稍微症状轻一点马上回到科室,医护人员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病痛等多重考验。
每一个卫生健康人都在拼命,多些理解,少些责骂,这一关肯定会过去的。
- 责任编辑: 王沫初 
-
倒卖防疫物资的县委书记,出镜忏悔
2022-12-24 16:12 廉政风暴 -
各地方舱医院现在怎么样了?
2022-12-24 15:39 抗疫进行时 -
宁都起义最后一位亲历者,109岁老红军赵世新逝世
2022-12-24 15:11 -
今日14时开始售票!新成昆铁路12月26日全线贯通运营
2022-12-24 13:26 高铁世纪 -
全球首架C919自12月26日起开始100小时验证飞行
2022-12-24 12:48 中国大飞机 -
中央财办副主任:我国经济已挺过了最困难时刻
2022-12-24 11:04 观察者头条 -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天开考,报考人数474万
2022-12-24 08:51 中西教育 -
呼和浩特医疗机构全面取消查验核酸结果
2022-12-24 08:08 抗疫进行时 -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今日开考
2022-12-24 07:56 中西教育 -
国家邮政局:各寄递企业不得在部分地区停止服务
2022-12-24 07:45 -
民政部要求做好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医药保障工作
2022-12-24 07:37 抗疫进行时 -
春运火车票今起开售,这些规定有变!
2022-12-24 07:28 春运来了 -
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逝世,终年57岁
2022-12-24 07:19 -
昆明:明年起不再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
2022-12-23 22:57 抗疫进行时 -
“有关方面要抓紧沟通协调,推动香港与内地人员往来逐步恢复正常 ”
2022-12-23 21:01 香港 -
上海:阳性感染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可结束居家隔离
2022-12-23 20:40 抗疫进行时 -
习近平会见来京述职的贺一诚
2022-12-23 19:57 -
习近平会见来京述职的李家超
2022-12-23 19:25 香港 -
中国铁路:学生优惠购票不限于寒暑假,一学年内可购4次
2022-12-23 18:56 -
国务院紧急向云南调运抗原100万人份
2022-12-23 15:52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3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19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3“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