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之一
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将风险区调整为“高、低”两类,纠正核酸检测“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二十条优化措施公布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各地相继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风险区如何划定?密接、时空伴随等怎样判定?坚持做核酸有无必要?聚焦落实过程中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作出权威回应。
问题一: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否意味着放松防控?是否会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
答: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这些调整,是基于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评估数据作出的。近三年来,我国根据全球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实践经验,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每一次调整优化,都经过反复研判、科学论证,确保积极稳妥、风险可控。
二十条优化措施是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符合我国国情、更加科学精准的举措。这些调整要求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防控,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
问题二:有群众反映,其所在地方提出“社区暴发地区”“社区传播明显地区”等,二十条优化措施提出后,风险区如何划定?
答:二十条优化措施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在科学精准管控风险区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管控范围和人员。
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实践应用以及今年7、8月份的评估,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约为3/10万,风险极低。为尽可能减少管控区域和人员,取消了中风险区的划定。
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问题三:有群众反映,目前有密接、时空伴随等多种判定。不同判定应采取什么样的防疫措施?
答:密接是密切接触者的简称,一般指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第九版防控方案共列举了9种密接人员类型,包括共同居住人员等。
二十条优化措施中明确,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同时要求,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时空伴随人员是涉疫场所的暴露人员。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对于这类人员要求在流调以后进行“三天两检”,及时排查。
不论是哪种管控方式,管控时间都是以人员末次暴露的时间开始计算。对于管控的时间,起始时间应该以判定为末次暴露的时间为准,而不应该以追踪到这个密接的时间开始算起。
问题四:当前,有的城市减少核酸检测点位的同时,要求出入公共场所出具核酸阴性证明。不少群众关心:是否需要坚持做核酸检测?
答: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发生疫情以后,基于流调研判,明确传播链清晰,没有发生社区传播,无须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只需对风险区域和重点有感染风险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开展快速疫情处置。
二十条优化措施进一步强调,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二十条优化措施还要求,制定规范核酸检测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申和细化有关要求,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标签 抗疫进行时- 原标题: 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之一
- 责任编辑: 王沫初 
-
成人口水歌,真的适合儿童吗?
2022-11-17 10:36 -
教育部:及时淘汰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
2022-11-17 10:24 -
超28个省份优化调整防疫措施,六地取消全员核酸检测
2022-11-17 09:33 抗疫进行时 -
卫健委:昨新增本土2328+20804,其中广东1246+8576
2022-11-17 09:11 抗疫进行时 -
人民日报仲音:算大账、看优势,我国防疫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
2022-11-17 09:09 抗疫进行时 -
北京、重庆、广州等地披露本轮疫情重症数据
2022-11-17 08:5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2+11
2022-11-17 08:00 抗疫进行时 -
一民企被“挂案”2年经营困难,检察机关监督撤案
2022-11-17 07:43 -
江歌母亲诉刘鑫案二审将在11月22日第二次开庭
2022-11-17 07:34 疑案追踪 -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
2022-11-17 07:22 科技前沿 -
蔡英文办公室发言人阳了,近期与蔡英文开会跑行程
2022-11-16 22:05 台湾 -
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卫健委回应
2022-11-16 20:04 抗疫进行时 -
赖媛玲:上汽通用五菱产品备受认可,让印尼人民用上了最好的出行工具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71)
2022-11-16 19:24 老外话中国 -
国家网信办修订《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发布施行
2022-11-16 18:29 -
贵州毕节一女孩疑因被指偷文具跳楼自证清白,官方通报
2022-11-16 16:35 -
如何判断四季度经济走势?国家发改委回应
2022-11-16 15:44 观网财经-宏观 -
水利部:今年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45项,创历史新高
2022-11-16 15:21 超级工程 -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纪国刚被查
2022-11-16 15:15 廉政风暴 -
兴建厦金大桥呼声再起,国台办:在做各种准备
2022-11-16 14:24 两岸关系 -
台湾经济对大陆的倚靠程度降低?国台办回应
2022-11-16 14:17 两岸关系
相关推荐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0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18“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3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9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