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布会(实录)
最后更新: 2022-10-15 20:11:56主持人刘思扬: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本人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在去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请问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小康的成色如何?另外,党的十九大提出,分两个阶段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围绕这一目标二十大将作出哪些新部署?
孙业礼:
建设一个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来的战略目标,最初的设想,“小康”也就是不穷不富,日子好过一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至1000美元,就算是小康了。
发言人孙业礼 图源:新华社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发展不断加快,“小康”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我们党对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对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作出了新的描绘,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决战决胜,我们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
现在看,我们已经建成的小康社会远远超出了改革开放之初的预想,达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要求,这个小康社会的成色应该说是十足的。比如,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我国进入中等收入的人口超过4亿人,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29.2%、32.7%,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小康不小康,不只是看经济总量,不只是看平均数字,不只是看中等收入人口的生活状况,关键要看贫困人口的生活改善状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在过去长期扶贫工作基础上,对剩余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贫困问题发起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到2020年底,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在人类减贫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还应当看到,我们的小康是全面的小康,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就,经得起检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站到了新的起点上。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将在十九大基础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面向未来,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创造新的更大奇迹。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稳步放缓。今后五年中国还会把回到高速增长作为目标吗?如果是的话,如何实现?或者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结束了吗?
孙业礼:
大家都很关心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我先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据统计,2013年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拥有这么大体量之后,在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也是非常难得的。
增长速度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着眼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这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同时应当看到,受到新冠疫情和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我们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稳住了经济大盘,巩固了企稳向好趋势。相比而言,中国经济发展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处于较好水平,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综合判断,中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有利条件,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下一阶段,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确定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切实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持续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谢谢!
人民日报社记者: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目前各项改革任务进展如何?还有哪些难啃的硬骨头?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孙业礼:
的确,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我们都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就赴广东考察,鲜明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013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
十年来,我们共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涵盖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总体完成,十九大以后部署的新的改革任务接续推进。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都是系统性、重塑性的。比如,国企改革,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这些改革取得的成效我们都是有切身感受,老百姓有实实在在获得感的。还比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经过新时代的改革,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深刻认识到,改革还有不少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在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保障粮食、能源和资源安全,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方面,还面临很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我们将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保持改革的定力,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谢谢!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记者: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已有近三年的时间,世卫组织也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结束“在望”。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已经选择开放,中国仍坚定不移地贯彻“动态清零”方针。中国是否担心在经济面临挑战时会被孤立?哪些因素有利于中国放宽部分措施并进一步开放?
孙业礼:
这场世纪疫情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冲击,我们大家都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但是,我们看到的是疫情仍然存在,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一切防控举措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动态清零”是立足中国国情、遵循科学规律制定的防疫方针,核心是快速反应、精准防控,力求以最低社会成本、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
我国是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正是因为坚持动态清零,才保证了极低的感染率、病亡率。正是因为坚持动态清零,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才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运行。如果算总账,我们的防疫措施是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
按照“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我们不断完善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和对病毒认识的深化,我们已经先后公布了九版疫情防控方案,我们的防控策略和举措会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精准、越来越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我们坚信,曙光就在前头,坚持就是胜利。谢谢!
古巴拉美通讯社记者:
我的问题有关全球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如何评价近年来与其他国家共产党的互动?未来有哪些发展这些关系的计划?
孙业礼:
朋友越多越好。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友好政党和政治力量广泛交往,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
比如说,近年来,我们举办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高层对话会,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以及超过万名政党代表出席了会议。截至目前,中国共产党与17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政党关系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国家关系发展,增进了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这位记者朋友来自古巴,我想说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同世界其他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交往,通过理论交流和政策对话,共同探索适合各自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的各自实现路径。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各国各类政党,无论其秉持何种意识形态,只要对华友好并愿意与我们党开展往来,中国共产党都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谢谢!
- 原标题: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布会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二十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名单
2022-10-15 20:07 喜迎二十大 -
二十大主席团成员名单
2022-10-15 19:58 喜迎二十大 -
二十大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名单
2022-10-15 19:40 喜迎二十大 -
二十大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2022-10-15 19:13 喜迎二十大 -
“我们不欺负别人,但也不允许别人欺负我们”
2022-10-15 18:45 喜迎二十大 -
二十大发言人回应非和平方式统一
2022-10-15 18:38 喜迎二十大 -
党的二十大举行预备会议,习近平主持
2022-10-15 18:15 喜迎二十大 -
二十大发言人回应疫情防控
2022-10-15 18:12 喜迎二十大 -
关于党章修改,二十大新闻发言人这么说
2022-10-15 17:18 喜迎二十大 -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将同中外记者见面
2022-10-15 17:06 喜迎二十大 -
二十大会期:10月16日至10月22日
2022-10-15 16:45 喜迎二十大 -
《求是》发表习近平重要文章《坚持人民至上》
2022-10-15 15:11 -
长知识!3分钟看懂二十大怎么开
2022-10-15 14:52 喜迎二十大 -
罗伯特:这些年,越来越多用户看到了中国产品的高价值和高质量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39)
2022-10-15 14:10 老外话中国 -
“我常跟朋友们说,这个时代最大的势能就是重仓中国”
2022-10-15 13:14 中国这十年 -
二十大新闻中心将举办5场记者招待会、5场集体采访
2022-10-15 12:17 喜迎二十大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291+900
2022-10-15 09:28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昨新增本土4+38
2022-10-15 08:06 抗疫进行时 -
新冠病毒持续变异,防疫“躺平”不可取
2022-10-15 07:54 抗疫进行时 -
人民日报任仲平:十年砥砺奋进,绘写壮美画卷
2022-10-15 07:54 喜迎二十大
相关推荐 -
美企急电:快取消越南、印尼订单,转回中国 评论 17“无论承认与否,硅谷精英变成‘中国必胜论’拥趸” 评论 66拿中国说事,美高官想拦下这笔交易 评论 90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 评论 58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评论 232最新闻 Hot
-
美企急电:快取消越南、印尼订单,转回中国
-
“无论承认与否,硅谷精英变成‘中国必胜论’拥趸”
-
9500车位、全球最大!首航赴欧洲,“彰显中国雄心”
-
黄杨钿甜佩戴高价耳环引网友质疑,经纪公司回应
-
枪杀安倍嫌犯将于10月首次公审
-
俄乌土耳其谈判将安排两轮对话:土美乌先聊,土俄乌再谈
-
特朗普:给F-35加个引擎,叫F-55
-
拿中国说事,美高官想拦下这笔交易
-
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
-
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
特朗普点名库克:忍了苹果在中国很多年,你居然又往印度跑?!
-
美政府有人不满:又想拉黑中企,还要不要跟中国谈了?
-
“10名干部违规吃喝1人酒后死亡”被通报,信阳市委表态
-
欧阳娜娜遭台当局点名
-
宁波象山县政府大院“门面寒碜”,网友:这才是应该有的本色
-
“中国伙伴可以用我们的工厂,英国再不支持就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