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今天新增3例社会面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最后更新: 2022-07-25 18:04:3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此前宝山隔离点的疫情,除了已通报的还有没有感染其他人?请问基因测序结果出来了吗,是不是BA.5变异株?
孙晓冬:截至目前除了已通报的一名隔离点工作人员及其同住的两名家属外,还未发现其他与宝山区隔离点相关的阳性感染者。
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宝山区隔离点涉及人员感染的病毒为奥密克戎BA.5.2.1变异株。
新民晚报:近期,国内本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的态势,上海如何做好来沪返沪人员的疫情防控?昨天发布的随申码提示对高中风险区来沪返沪人员延缓展码,是否包括本市中高风险区人员?外地低风险区返沪人员的随申码会有类似提示吗?
赵丹丹:近日,市防控办已下发通知,进一步强化来沪返沪人员的防控工作。一是在机场、火车站、省际客运码头开展查验。对通过飞机、铁路、水路等方式来沪返沪的人员,开展全员随申码、健康码、72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报告查验。
二是在公路道口实施抽查。对通过高速公路、地面道口来沪返沪的人员,在保障道路畅通,不发生拥堵的前提下,对来自中高风险区的车辆,在高速公路、地面道口等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一定强度的不定点、不定时的抽查。
三是严格落实货运码头上岸作业。对于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区的船舶,严禁人员登陆上岸作业;对于来自国内非中高风险地区的船舶,人员凭72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登陆上岸作业。
四是加强入境人员管控。按照现有工作机制,加强口岸区域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国际航班入境人员监测、健康申明核验、流调、采样、检测等措施要求。严格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
在这里,提醒7日内有高中低风险区旅居史的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应尽快且不得超过12小时向所在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我市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其中对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抵沪后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相应频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有中风险区旅居史的,抵沪后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和相应频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有低风险区即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旅居史的,抵沪后3天内应完成2次核酸检测,做好健康监测。
关于您提到的随申码提示对中高风险区来沪返沪人员延缓展码,目前仅针对外省市中高风险区来沪返沪的人员,不包含外省市低风险区来沪返沪人员和本市中高风险区人员。
全国高中低风险区可在国务院客户端或者随申办的微信、支付宝小程序上查询。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一些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不想接种新冠疫苗,还有的老人觉得自己不太出门没必要接种,能否回应一下?
孙晓冬: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如果又是老年人的话,他们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会增加的。我记得之前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大家介绍过,相比较没有接种过疫苗的老年人,接种全程基础免疫的老年人,他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发展成重症的风险会降低60%,如果他又接种了加强剂次,他的风险可以降低90%。
7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的专家已对上海疫情数字进行了分析,并对外公布。对上海疫情数据的分析发现,未接种疫苗者发生死亡的风险分别是已接种1剂、2剂、3剂疫苗者的6倍、17倍、53倍。新冠疫苗对老年人的保护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接种加强剂次以后。而且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相对来讲抵抗力会比较弱,更应该接种新冠疫苗。
现在我们国家对于肿瘤、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都不作为接种新冠疫苗禁忌症,这些人是完全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有的老年人觉得不出去不会被感染,大家知道,现在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国外疫情对我们来讲,防范输入风险很大,国内疫情反弹风险同样巨大,疫情时有发生就是例证。加上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不管身处何处,老年人依然会被感染。即便待在家里,家人如果被感染,或者待在养老院,护理人员被感染,同样会把病毒带给老年人,他们同样会被感染。
由于现在奥密克戎毒株隐匿性传播很强,它导致无症状感染者很多,这些人往往是难以觉察,特别是在家人和朋友当中,如果有无症状感染者,一旦回家或者去探视老人,也会把感染病毒的风险带给老年人。我们还是主张,在病情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老年人还是“应接尽接”,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基础针次,如果接种完基础免疫的人,满六个月以上,应尽快完成加强免疫剂次的接种。
- 原标题:7月25日上海社会面新增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上海宝山隔离点疫情为奥密克戎BA.5.2.1
2022-07-25 17:56 抗疫进行时 -
巨资批发东南亚博士,四线城市高校走不出的怪圈?
2022-07-25 16:28 中西教育 -
又一起!邢台学院选聘13名韩国博士,起底“速成博士”产业链
2022-07-25 16:27 -
台湾新增2例BA.5本土病例
2022-07-25 16:26 台湾 -
男子核酸检测不戴口罩自称“政府的”,沈阳回应
2022-07-25 16:08 抗疫进行时 -
历经三年、杜富国康复出院
2022-07-25 15:34 -
公安部:十年来共3700余名民警因公牺牲
2022-07-25 14:35 -
兰州城关区本轮疫情已处理37名干部
2022-07-25 14:07 抗疫进行时 -
杭州灵隐寺:深刻吸取南京玄奘寺事件教训
2022-07-25 13:29 依法治国 -
海关总署: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人员,入境时应主动申报
2022-07-25 12:04 -
公安部:电信网络诈骗境外作案占比八成,大量涉诈重点人员滞留境外
2022-07-25 11:56 中国这十年 -
公安部回应唐山打人事件:一定会彻底查清全案
2022-07-25 11:07 -
-
多地佛协通知:佛教活动场所自查供奉牌位
2022-07-25 10:42 -
大连市委常委、副市长曾兵突发疾病去世,享年52岁
2022-07-25 10:42 -
接待吴啊萍的僧人灵松初中辍学,曾因撞死人被判刑
2022-07-25 10:33 -
“南京女大学生遇害案”主犯提出无罪上诉
2022-07-25 10:28 -
疫情过后,房租“补涨”了?
2022-07-25 09:22 -
31省份新增本土“101+579”
2022-07-25 09:10 抗疫进行时 -
广西新增本土22+210,其中北海22+205
2022-07-25 08:46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31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5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2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