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省市返沪市民反映无法进小区,上海卫健委回应
最后更新: 2022-05-27 11:10:09今天(5月27日)上午10:00,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6场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赖晓宜、崇明区副区长徐慧泉、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总经理阮前途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主持新闻发布会。
澎湃新闻发布会视频截图 下同
赵丹丹:5月26日,我市新增45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21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5例本土确诊病例中,12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33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21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
截至5月26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119例、危重型33例。
5月26日,本市新增1例本土死亡病例,女性,87岁,合并有冠心病、急性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死亡原因为基础疾病。该病例未曾接种过新冠疫苗。
截至5月27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959879人,均已落实管控。
近阶段,我们持续开展了基于三区划分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根据筛查结果,5月26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1276个,涉及人口数约32万人;管控区7274个,涉及人口数约112万人;防范区61972个,涉及人口数约2177万人。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128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903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这里再次提醒: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治愈出院、出舱后,一是继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居家健康监测6天内无需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第7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由属地安排专车将其转至公立医疗机构检测,或由医务人员上门采样送公立医疗机构检测;
二是居家健康监测后3个月内,不纳入社区筛查,如需出入公共场所,应遵守场所要求的有关规定,如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按照“愿检尽检”原则,如无发热等不适症状,可自行前往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凭《解除隔离医学证明》,明确提出核酸检测采用“单人单管检测”。
尹欣:谢谢赵丹丹副主任。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请提问的记者先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凤凰卫视:有一个问题想提问上海市卫健委,近期有一些从外省市返沪市民反映,在回沪的时候遇到难题,属地不让他们进小区,请问现在对来沪返沪人员有什么防疫要求?
赵丹丹:谢谢您的提问。根据本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来沪返沪人员须持有抵沪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对来自或途径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应在抵沪后尽快且不得超过12小时向所在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
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赋“红码”,并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相应频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隔离期满且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转赋“绿码”。
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赋“黄码”,并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行相应频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社区健康管理期满且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转赋“绿码”。
同时提醒广大市民,非必要不离沪,非必要不出境。出行时,做好个人防护、手部消毒等,开展每日自主健康监测。在来沪返沪后开展7天的自主健康监测,其间每天早晚两次自测体温,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活动,规范佩戴口罩。
继续加强自我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防护五还要”:要继续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及时就近选择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和相关人员接触史。
市防控办要求,各区要指导督促街镇加强对接,做好政策解释疏导,不得阻拦、拒绝有关人员返回社区。
- 原标题: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一男子因120延迟救治身亡?北京顺义:相关责任人被停职调查
2022-05-27 10:18 -
31省份新增本土80+274
2022-05-27 09:13 抗疫进行时 -
图书《流汗啦!》插图引争议,编辑部回应:已下架处理
2022-05-27 08:49 中西教育 -
北京新增本土22+7,涉及7个区
2022-05-27 08:14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45+219,死亡1例
2022-05-27 07:49 抗疫进行时 -
才让太、王林虎等5人新当选青海省委常委
2022-05-27 07:47 高层人事 -
李克强:各地不得以任何名义违规私设关卡,影响夏收
2022-05-27 07:39 -
远望3号船赴太平洋执行第100次海上测控任务
2022-05-27 07:09 -
圆明园回应“黑天鹅蛋和小鹅丢失”
2022-05-27 07:07 -
美方讨论对台“战略模糊”,秦刚:浪费时间
2022-05-27 06:52 中美关系 -
最高每人50万元!北京推出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意外险
2022-05-26 22:40 抗疫进行时 -
“台湾的武器,大陆的玩具…”
2022-05-26 18:35 -
港媒:港警购入内地“剑齿虎”装甲车,预计下月投入使用
2022-05-26 18:16 香港 -
台媒炒作武直10越过“海峡中线”,国防部回应:就是针对“台独”
2022-05-26 17:57 台湾 -
王毅同所罗门群岛外长马内莱举行会谈
2022-05-26 17:22 中国外交 -
国家医保局: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
2022-05-26 16:15 抗疫进行时 -
重庆城口:巴山原乡“一片林”实现多重增值
2022-05-26 16:10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22-05-26 16:02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晋北“风光”满眼新——古都大同发展转型新观察
2022-05-26 15:56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绿媒炒作他俩反告大陆部门,用心险恶…
2022-05-26 15:24
相关推荐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评论 113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评论 111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评论 401“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