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卫健委:有地方认为奥密克戎流感化,有歇歇脚心态
最后更新: 2022-03-18 16:43:28实践研究证明,在恢复期的患者,Ct值≥35的时候,样本中是分离不出活病毒的,这意味着这样一些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了。所以,像这样的患者,就可以出院,可以回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医疗资源能够更加充分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我们能够把这些真正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例集中收治到医院里面来,保证医疗救治的效果。
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有更加充足的医疗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正常的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作出这个调整,也可以说是更加全面地落实和体现了我们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的原则。
出院以后的管理,我们从过去的14天集中隔离或者说居家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的居家医学监测、医学观察的措施。所以,我们九版的诊疗方案的调整,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放松,而是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有针对性。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提问
彭博新闻社记者:在中国采取的“动态清零”政策下,经济由于工厂的关闭和群众长时间地居家受到很大影响。第一个问题是政府如何减少这些影响?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在下一步是否会引入更多的外国研发的疫苗和药物?谢谢。
王贺胜:我来回答一下,首先谢谢这位记者的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指导各地加强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动摇。随着对新冠病毒认识的不断深入,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防控工作的实际需要,防控的政策措施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不断地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在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后,我们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提升疫情防控和早发现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突出防,在外防输入上上水平。我们印发了《关于加强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从完善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机制、健全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陆海边境管控、落实高风险岗位人员个人防护和闭环管理、加强冷链各环节防控、规范开展口岸高风险物品和环境的监测消毒处置、提升疫情防控和处置能力、做好民生保障等多个方面来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理顺机制、分清责任。
二是突出早,在早发现上上水平。进一步加固“应检尽检”防线,落实好入境口岸通道、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等这些重点人员加密核酸检测的频次和健康监测的要求,充分发挥发热门诊哨点作用,落实首诊负责制,规范个体诊所、基层医疗机构等发热患者的接诊处置流程。建立药店、教育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等多渠道的疫情多点触发机制。
三是突出实,在疫情处置的准备上上水平。要求各地提前建立并保持平急一体化的突发疫情应急指挥机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在国家层面上,我们组建了16支国家流调专家队,对口包干全国8个片区。要求各地建立卫生健康、疾控、公安、工信等多部门组成、数量充足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开展实战化演练培训,切实提升疫情流调的处置能力。我们还要求各地切实提升核酸检测队伍储备能力,统筹调配资源,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员的核酸检测任务。
四是突出快,在疫情早期处置上上水平。把握住发现疫情后的“黄金24小时”的重要窗口期,按照“逢阳必报、逢阳即报、接报即查、先管后筛”的原则,在组织初筛阳性标本复核的同时,同步启动流调、核酸检测、隔离点安排、社区管控等应急处置准备,确保指挥体系建设、核酸检测、隔离、医疗救治、新闻发布等工作都能够同步推进。
五是突出严,在定点医院设置管理和在院感防控上上水平。加强发热门诊的设置管理,硬件设施要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要求。接诊入境、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以及集中隔离点发热患者等高风险人群的发热门诊工作人员,严格闭环管理。加强定点医院的设置管理,加强院内感染防控人员配备和培训,加强对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前的筛查,切实抓好院内的感染防控措施落实。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和多部门协同的实战能力,强化重点环节的风险监测与排查。在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的同时,防止个别地方在政策执行中出现走样变形、“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至于这位记者刚才问到的问题,是不是会引进更多的外国研发的疫苗和药物,我想你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咨询。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刚才焦局长也提到了九版诊疗方案里面把“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改成了“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请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修改的依据是什么?
焦雅辉:谢谢您的提问。刚才也提到了,有关研究证实,在恢复期患者的Ct值≥35以后,样本内分离不出活病毒,所以作出这样一个调整,首先是它不具有传染性了,就是在Ct值≥35以后已经不具有传染性了。另外,基于我们国内对于复阳患者的研究,流调的资料显示,复阳的这些患者也没有再造成疫情的传播和传染。所以,我们对于这些患者在Ct值达到35以后,可以让他们出院了,这是基于第一点的考虑。
第二点考虑,就是对于这样一些患者,原先我们是基于更多的经验,14天是要进行隔离管理,或者说要收治到康复医院。现在证实他没有传染性以后,可以把隔离管理改变成居家,居家进行健康监测。再一个调整,从14天缩短到7天,我们也对之前所有这些德尔塔毒株的恢复期患者,也包括奥密克戎的恢复期患者在康复医院的观察情况来看,基本上在7天之内整个身体机能都恢复到正常状态,所以我们把14天的时间缩短到7天,也是基于我们观察到的情况和实证病例研究和分析,我们把时间进行了缩短,把隔离管理的要求调整为居家。但是这里面强调,即便是居家,也要严格做好健康监测。谢谢。
纽约时报记者提问
纽约时报记者:大家都知道,老年人在疫情面前是非常脆弱的,我们也从其他地方看到,为老年人接种疫苗非常重要。因此我想问,中国在8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接种过一针、两针或第三针疫苗?以及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鼓励老年人接种疫苗?谢谢。
曾益新:这个问题非常关键、非常重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一直高度重视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多次对老年人接种进行了部署安排,各个地方也在积极组织协调,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老年人的接种率。截至3月17日,你刚才说是关注80岁以上的,我把60岁以上的都一起介绍一下。60-69岁,接种一剂次的比例是88.8%,完成全程基础免疫的比例是86.6%,完成加强免疫的比例是56.4%。70-79岁,这三个数字分别是86.1%、81.7%和48.4%。您关心的80岁以上的,这三个数字分别是58.8%、50.7%和19.7%。所以总的来看,60岁以上有2.64亿人口,其中有2.2亿1176万老年人完成了全程接种,这也意味着还有520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完成全程接种,其中占的比例最大的是80岁以上的,刚才谈到80岁以上完成全程接种才50.7%,完成加强免疫的才19.7%,这个比例还是比较低的。而对于老年人来讲,全程接种、加强免疫接种对于老年人特别是对于高龄老年人是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力度来推进这项工作。
老年人本身的免疫功能就相对于年轻人要弱一些,而且大多有各种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远远高于年轻人。大家都知道,去年以来我们境内发生了多起聚集性疫情,但是重症的人很少,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疫情,重症的比例更是少。
但是在去年8月份扬州为主的疫情里面,是以德尔塔引起的疫情,而且这次是老年人占比很高,所以重症比例比较多。扬州这次疫情总共有1388例感染者,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里面出现了67例重症,因为老年人多,所以重症的出现率也比较高。这1388例里面,全程接种疫苗的占比是38%,67例重症中,65例是没有接种或者没有完成全程接种的。
近期的香港疫情,大家也看到报道,接种疫苗者的病亡率是0.04%,没有接种或者没有全程接种的,病亡率是1.25%,这个比例是相差很大的,几十倍的差距。并且香港这次疫情中,病亡者中90%都是老年人。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疫苗接种对于预防重症、预防死亡是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我们知道,在扬州,肯定接种的是大陆生产的疫苗,在香港主要是mRNA疫苗和灭活疫苗,占比大约是60%和40%。第二个问题,我们的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最需要保护的,也是最需要接种疫苗的。我想从这两个例子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结论。
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接种率,下一步,一是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这个宣传动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从理念上,我们既要强调自愿接种的原则,同时也要强调责任意识。我们经常讲,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接种疫苗就不光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家人,更是为社会做贡献。
其次,我们还要积极回应老年人所关心关切的问题,为什么老年人有这么多顾虑,有这么多关切?为什么积极性不高?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把原因搞清楚,对他们关心、关切的问题,应该予以回答。比如说,老年人关心的疫苗的安全性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副作用,有效性指标如何?对老年人的保护效果是多少?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基础疾病?
有很多老年人都有基础疾病,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也有老年人认为,我外出活动很少,都在家里,有没有必要接种?我们把大家的关心、顾虑给消除了,大家接种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起来。所以我们的有关单位和专家都要高度重视科普宣传,我们做工作要做,同时也要把这些数据进行广泛的科普宣传,要多公布数据。我们的媒体,也用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广为传播,这样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个有利于提高老年人接种疫苗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充分发挥属地和有关主管部门的作用。属地可以用网格化的方式,做好老年人接种的组织实施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在系统内也可以针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积极开展动员,做到条块结合,来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
三是应该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接种安全。接种单位应该安排熟悉老年人身体状况和疾病诊治的医务人员做好医疗保障,在老年人接种前做好健康状况评估,接种后要做好现场观察,尤其是要做好应急抢救的准备工作。因为老年人有各种基础疾病,所以我们应急救治工作一定要做好,一旦有意外情况,能够及时科学地处理。
四是要继续做好便民措施,为老年人接种提供便利。可以利用流动接种车等设备,设立临时接种点,减少老年人往返的路程。因为老年人有的时候行走不便,所以我们可以上门服务,多开设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减少等候的时间,根据老年人的需要,来做好各种场所布置,为老年人接种尽可能提供便利。通过这样一些措施,我们相信,我们在未来会很快提升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
封面新闻记者:近日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文件,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居民自购抗原检测产品是否需要备案?如果出现阳性结果不上报的情况,是否有相应的监管措施?谢谢。
焦雅辉:谢谢您的提问。首先,居民购买自测抗原检测的产品不需要备案,一旦自测发现阳性以后,我们在抗原检测的方案里面也作出了规定,就是如果自测阳性,要及时向属地的社区来报告,社区要安排专门的车辆将其转运到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进一步做确认。整个处理要进行一个闭环,并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对于各地细化本地的报告、发现、闭环管理作出详细规定,对各个省也提出了相应要求,要明确各省份的细化方案。
刚才您提到关于自测阳性报告是不是需要监管的问题,这里面我还是要提醒广大群众,一方面,刚才曾主任也提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既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也是为了家人的健康。同时,疫情防控也强调“四方”责任,这“四方”责任当中有一方就是强调个人的责任。所以,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强烈呼吁自测居民一旦发现抗原阳性,一定要履行报告的职责。另外,从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讲,在《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当中也明确提出公民有履行传染病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因为没有履行这个责任和义务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我们的疫情防控实践当中,大家也看到了,有多个地方对于这些人追究了法律责任。所以,也提醒广大群众,一旦抗原检测发现阳性,一定要按要求报告。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近期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多个省份也出现了本土聚集性疫情,请问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对于普通公众做好防护,我们有哪些建议?谢谢。
王贺胜: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是非常愿意给您回答。我觉得,不仅仅是像您提到的,在当前疫情比较严峻的时候提醒大家做好个人防护,而是在防控的各个阶段,包括防控处于平缓阶段、普通阶段,也仍然要做好个人防护。我想提这么几条建议:
第一点,我想就刚才曾主任对于老年人接种疫苗这个话题接着讲,我觉得第一位的是大家应该要积极推动疫苗的接种,做好自身防护。因为传染病经典理论就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而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疫苗接种。而且我们的疫苗接种,通过疫情防控实践经验的积累,应该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老年人,这次香港的疫情给我们一个特别深刻的教训,也是一个例证,就是老年人如果接种率低,那么重症病亡率就会很高。
刚才一位记者也问到这个问题,有些老年人觉得我们平时也不太出去,在老人院,不方便,就不去接种。但是别忘了,一旦感染了以后,接种和不接种疫苗,差别非常大,这次香港就是一个例证。
所以,我们大家都是敬老的,努力做敬老的模范,我们一定要动员家里的老人积极接种疫苗,这些老人是最需要做好自身防护和保护的。我们国家提供了这么好的疫苗和接种的服务,各个部门都在积极配合做这项工作。我得知我们民政部门对养老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搞好养老院自身的集体防护,因为有很多的老人也明白这样的道理,也在积极地申请接种,这是需要我们疫苗接种的部门和民政部门紧密配合,可以按照要求,规范地为这些老人做好服务。我想多说几句,是我的切身体会,首先我们要很好地利用疫苗的效果,做好这样的防护。
第二点,要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大家经过了这些日子疫情的过程,都有体会了,居家的时候,要加强通风换气,做好清洁消毒,注意个人卫生。外出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而且还要加强手卫生,保持安全距离,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参加聚会、聚餐活动。
第三点,要配合落实防疫要求,积极配合流行病学的调查、核酸筛查等措施,特别是要配合好公共场所的防控要求。我们公共场所有很多的防控要求,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做一些小聪明的事,不愿意去扫码,不愿意按照规定办。配合防疫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对大家好,对我们自己都有好处。
再有,要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发热、干咳等症状,一定要主动就医,并及时向社区报告。所以我建议,让我们大家共同行动起来,一起努力,筑起坚实的群防群控防线。谢谢。
标签 新冠肺炎-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全国超12.3亿人全程接种疫苗,占比87.85%
2022-03-18 16:08 抗疫进行时 -
李嘉诚长子:内地及香港是集团的家乡,不存在撤资
2022-03-18 16:00 观网财经-宏观 -
广东公安厅原副厅长何广平被开除党籍:对抗组织审查
2022-03-18 15:41 廉政风暴 -
北京冬奥医疗保障中心转为急症救治中心
2022-03-18 15:36 -
全国首批进口抗新冠药物顺利通关
2022-03-18 15:03 抗疫进行时 -
南昌辟谣“核酸检测打架致2死”:正对造谣传谣者深入调查
2022-03-18 14:58 抗疫进行时 -
驻国家发改委纪检组: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仍较突出
2022-03-18 14:40 廉政风暴 -
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超龄农民工路在何方?
2022-03-18 14:21 农民工 -
陕西发改委:有人冒充我们向基层发书籍征订通知
2022-03-18 14:10 -
药监局:已批准14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2022-03-18 13:39 抗疫进行时 -
吉林省专家:抗原检测主要适用于三种人群
2022-03-18 13:07 抗疫进行时 -
中国考古的当代故事——走进三星堆博物馆
2022-03-18 11:16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
2022-03-18 11:12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盯完军机盯军舰?台军称将“适时”发布解放军军舰台海动态
2022-03-18 10:30 台湾 -
上海将对非重点区域内人员免费核酸检测一次
2022-03-18 10:14 抗疫进行时 -
吉林省纪委:严肃追责问责防疫中失职渎职问题
2022-03-18 09:54 抗疫进行时 -
31省份新增本土2388+1742例
2022-03-18 09:19 抗疫进行时 -
河北新增本土24+193,其中廊坊24+185
2022-03-18 08:58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确诊57例、无症状感染者203例
2022-03-18 08:00 抗疫进行时 -
网传泉州即将“封城”,官方回应
2022-03-18 07:17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